《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Siker本人作品(第一人稱口述):
我覺得這篇文章就像第一次流產的時候,我看得《遇見最好的自己》《誰能告訴你答案》似地直接剖析到了自己的心靈,無限吻合!但是我越看越慌,因為必須直面那個最真實的自己,無論好壞。裡面說得很清楚,無論自己高興還是悲傷,其實都不是別人給你帶來的,而是自己的選擇。從小到大,自己做的每個選擇和現狀都是糅合了三種情況:
第一, 兒童的自我狀態:兒童時期經歷的事情和受到的教育。
有兩種,一種是自然型兒童,另外一種是適應性兒童。這兩種兒童的狀態叫做兒童自我狀態。
適應性兒童:比如採用哪種狀態能夠避免自我傷害,比如面對父母的打罵,是躲閃還是迎合還是硬懟。
第二, 父母自我狀態:每個人都有這個狀態,源自於幼時父母的言行舉止等。
我們喜歡說教,希望對方能採納自己的想法。為什麼有些人遇到一些事情會擰巴糾結一蹶不振,但有些人又願意指責別人,這些都源於父母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就是說小時候父母對你的言辭的教育。每個人都有,但存在方式不一樣,對內還是對外。對內就體現於自責就是自我否定,對外就體現在指責、責備等。
第三,成人的自我狀態
這本書我還有兩章沒有看完,但我看得很辛苦也很細緻。我要把自己這半年的事情帶進去,包括我不開心難過反常的事情,但都讓我找到了一些答案。一邊看一邊剖析自己的時候,就會很難過。因為這勢必會喚起自己很多記憶,而且痛苦是很多的。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