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因為在我們決策中,過度自信是決策中最普遍的問題,帶來的潛在破壞力最大。雖然破壞力很大,但是因為平均信心沒有超過準確度的10-20%,所以當我們對自己的判斷不是很確定時,過度自信不會成為一場災難。

雖然過度自信是壞事,但是自信是好事。自信有利於克服困難、促進身心健康、獲得更好的財富和地位等等。

所以我們真正做決策時,表面上一定要極端自信,但是心底裡卻要對自己的判斷打折扣。Ⅰ實驗等得出的結論一、其他人的結論實驗11、資訊隨著被閱讀資訊量而增加,但準確度卻並未增加

2、後續別人的研究:當人們難以做出準確的判斷時,會對判斷過於自信

實驗2

1、準確度達到機遇水平時,過度自信達到最大

2、準確度達80%時,此時自信心和準確度差距最小,最相匹配。從50%增到80%時,過度自信反而減少。到達80%時,過度自信最小,然後又隨之上升。【和鄧論克魯格效應差不多】

在實驗中,出現過度自信現象的被試,80%都是30歲以上的男性。

3、準確度和資訊之間的分離和智商無關

實驗3

人們不總是過度自信的。當收到有規律的反饋時,可能會比較正確

實驗4

過度自信的原因是:希望表現越出色的動機越強,過度自信會隨之增長

二、作者的結論

1、人們的信心實際上和他們的準確些無關,只有很小的關聯,幾乎為0

2、校準:判斷正確的比例和判斷正確的期望效果一致時,決策得到最佳校正

Ⅱ 解決方案《決策和判斷》:停下來思考下為什麼我的判斷可能是錯誤的

《思考得快與慢》:事前驗屍——設想失敗,以及為什麼會失敗

《決策的藝術》:預測或判斷機率時,考慮最高或最低

28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我強我願意,逞強變示弱,非暴力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