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我們來到解決畏難情緒的最後一步,攻克畏難。
畏,就是害怕,是自己潛意識中的不自信,我們在之前的兩篇文章中已經充分梳理瞭解決思路。有空的時候,我們還可以看看金庸的小說《鹿鼎記》,從韋小寶那裡吸收一些營養。
難,就是感覺事情做起來很困難。
下面我寫出幾種解決方法。
1、這件事情我們認為難,別人可能也認為難。難做的事情,大家要求就比較低,只要能做成,就能會獲得很高的讚許。比如普通人跑馬拉松,只要跑下來,就已經超過絕大多數人了。
2、有的時候,我們認為難的事情,別人不一定覺得難。這時候,我們可以誠心請別人幫忙一起做,很可能還會因此得到一個要好的朋友呢。當然切記不忘初心,我們最初的目的是把事情做成。千萬不能等事情做成了去跟朋友爭功,這是大忌。
3、學習相關知識,現在網路這麼方便,在網上搜索一些建議,可能讓我們茅塞頓開,把難事變成普通事情了。
4、把這件難做的事情拆分成若干件小事情,這一招叫複雜問題簡單化。是我在為企業制定工作流程的時候最喜歡使用的辦法。越是大公司,越是多部門協調合作,越需要把複雜的事情拆分成一個一個小部分,然後一部分一部分地解決掉。才能讓以後的工作流程順暢,職責清晰,提高工作效率。
總結一下解決畏難情緒和拖延症問題的思路。
首先要解決動機不足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問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這件事對於自己達到目標有沒有幫助。
其次就是解決自信心的問題,主動尋找自己的進步,主動發現自己的優勢,主動給自己建立信心。
最後,就是解決具體問題,無外乎幾種方式:1、拿出我們的誠意向外界尋求幫助,包括向同事、朋友、網路、書籍等。2、靜下心來,向內挖掘潛能。告訴自己,別人能做好的我們也能做好,別人做不好的,我們做好了,我們就成為那個想要成為的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