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提起心理學,除了解夢的費羅伊德,還有一個與他齊名的心理學大師,阿德勒。

在《自卑與超越》中,阿德勒提到:自卑,有可能摧毀一個人,使人自甘墮落或發生精神病;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使人發憤圖強,力求振作,以補償自己的弱點。

有趣的是,這本書就是他的真實寫照,阿德勒就是一個從自卑中獲得超越的人。

從小患有佝僂病的阿德勒,覺得自己又小又醜,事事都比不上他的哥哥。

3歲那邊,弟弟在他身邊死去;五歲那年,他患了一場幾乎致命的重病,從小就嚐到死亡的滋味,讓他立志成為一名醫生。

後來,他終於實現了自己兒時的夢想,進入維也納醫學院,成為一名醫生。後來又進去心理學領域,成為一個世界著名的心理學家。

你肯定也希望像阿德勒一樣,面對自卑,能夠鼓起面對自卑的勇氣,最終戰勝它,而不是被自卑打敗。具體該如何做呢?

1、認識自卑

關於自卑,作者給出一個“自卑情節”的定義:當個人面對一個他無法應付的問題時,他表示他絕對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此時出現的情緒便是自卑情緒。

當你面對一個問題,你認為自己完全做不到的無力感。

2、人生的三大問題

那我們在面對哪些問題的時候,會覺得難以做到呢?

人這一生面對的問題無非三個,第一個就是職業問題,第二個是與他人相處及合作問題,第三個是兩性關係問題。

幾乎我們面臨的所有問題,都是這三個問題的分支。同時這3個問題又是不可分割,相互依賴。

透過職業,我們保障自己的生存危機;而要解決好職業的問題,就必須要學會與他人合作,最後透過婚姻,人類的生命得以延續。少了哪一個,人類的生命都無法獨立存在。

哪一個的缺失都會影響你克服問題,產生自卑。所以這些問題,都得認真面對。

3、“合作型”人格

小時候,我每次都很喜歡守在電視機前,看一檔電視節目,叫做《今日說法》。提到窮兇惡極的罪犯,我總能想到一句話:你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可在書裡作者提到說,犯罪的人和普通人其實並沒有太大差距。

犯罪的人只是在面對問題失敗後,徹底地沉在失敗裡,失去了與社會合作的興趣,他們只是沉浸在自我的世界裡,覺得別人無關緊要,所以才犯罪。

人,是生活的與他人的聯絡中。整個社會也是在分工合作,每個人透過自己的職業,為他人提供價值,人類因此生活地更好。

當你認識到這一點,溝通和合作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我們生活在與他人的聯絡之中,假如我們因自卑而將自己孤立,我們必將自取滅亡。我們必須超越自卑。”

每個人都會有自卑的瞬間,我們要做的就是認識到自卑,在解決人生的三大問題中,不斷磨練自己的“合作型”人格。

當你樂於與人合作,為他人創造價值時,你就能擁有超越自卑的力量!

6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我的假期系列(三十)-假期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