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也是個很磨蹭的孩子,不管做什麼事情都習慣拖延,就連上學也經常遲到。一天早晨,可樂在衛生間已經磨蹭了二十分鐘,眼看就沒有時間吃早飯了。媽媽幾經催促也沒有效果,無奈之下脫口而出:"可樂,限你五分鐘之內吃完飯出門,如果做到就獎勵一個玩具!"果然,聽到這句話,可樂歡呼雀躍起來,馬上就從衛生間裡出來,而且三分鐘就吃完了早餐。媽媽驚訝地看著可樂,嗔怪地說:"你完全可以很快搞定呀!"可樂高興地對媽媽說:"我要一個托馬斯小火車,您今天就要兌現承諾哦。"
原本媽媽以為可樂得到獎勵之後拖延的情況會有所好轉,可樂在得到獎勵之後的幾天裡做事速度也確實加快了,但是一個星期之後可樂的老毛病又犯了。
星期一的早晨學校要升旗,需要提前到校,但是可樂又磨蹭起來了,眼看著就要遲到了還沒出門。媽媽很納悶:可樂前幾天的動作明明已經變快了呀,怎麼突然間又這麼磨蹭呢?媽媽側耳傾聽,發現可樂在衛生間裡沒什麼動靜,因而拉開門看,可樂趕緊說:"媽媽,我好了,我好了!"沒過多久,這樣的情況又重演了一次,媽媽意識到也許可樂是因為上次磨蹭後加快速度得到禮物,這次還想用同樣的方法得到禮物。
果不其然,有一天媽媽要帶著可樂去喝喜酒,可樂又開始磨蹭了,媽媽急得不停地催促可樂,可樂慢慢吞吞地說:"媽媽,再獎勵我個小禮物吧!"這恰恰印證了媽媽的猜想。媽媽當即一本正經地說:"可樂,你必須自己承擔遲到的責任,你要是不想被批評,那就抓緊時間加快速度,媽媽可以給你買禮物,但是以後不會在你磨蹭的時候再用禮物激勵你了,否則你就會像現在這樣!"媽媽的話讓可樂感到很羞愧,他什麼也沒說,只是動作快了起來。
孩子是很會察言觀色的。幾個月的孩子就會看父母的臉色,更何況已經讀一年級的可樂呢?在得到媽媽一次額外的獎勵之後,可樂就記住了,也因此動起小心思,想要媽媽再次給他獎勵。雖說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善用激勵的手段,父母可以透過讚美、鼓勵甚至給予勞動報酬的方式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但需要明白的一點是,在心理學中,激勵是指持續激發人的動機的心理過程。
在教育中要使激勵產生正面效果,就必須把外在的利益轉化為孩子內在的驅動力。如果像事例中可樂媽媽的獎勵行為一樣,僅僅停留在交換層面,那麼非但不能加強孩子的主動性,反而會讓他們養成沒有好處就不做事的壞習慣,變得越來越拖延。
當面對孩子的拖延行為時,父母不要隨意給孩子物質獎勵,而是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責任觀念,分清哪些是自己應該做好的,從而讓孩子端正態度,不再動"小心思"。明智的父母會知道,對孩子講道理、以身示範、讓孩子切身感受浪費時間的後果等方式,比獎勵更加理性、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