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預測的非理性這本書中,作者在本書中從以下八大方面探索了人類“非理性行為”背後的心理原理以及規律,以期對傳統經濟學進行修正,使它脫離經受不住推理、內省,尤其是經不起實驗檢驗的真空狀態。
一、人性相對論:人腦思維總是靠觀察周圍的事物以確定彼此的關係,無論是有形的實物還是無形的觀念。人們需要透過對事物進行比較來獲得體驗和判斷,然後在此基礎上做出決策。在沒有參照物的對比下人們很難產生相關的心理和行為反應。所以,當需要引導人們做出某種選擇時,提供一個容易比對的選項(哪怕僅僅是毫無實際價值的誘餌選項),也會使這種選擇的傾向大大提高。
錨定效應:關於判斷、推理和決策,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錨定啟發式”,是指個體做判斷時的一種偏向,會從一個起始值開始向上或者向下做不充分的調整。錨的力量非常強大,在經濟生活領域,你第一次對某種商品產生的價格印象(不管是真實的價格反映還是完全無關的一個數字印象),對你最終願意以多少價格接受該商品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即便是懂得此原理的心理學家在現實生活中也很難逃過這種人性的固有效應。聯絡“人性相對論”理論,我的理解是,這個錨就是作為心理參照物的一個價格參考值,是人們評判商品價格的重要指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沒有了這個參照,人們就只能無所適從茫然無措。當然,如果這點被有心人惡意利用,後果真的很可怕。
羊群效應和自我羊群效應:羊群效應指的是基於他人的行為來推斷事物的好壞,以決定自己是否要效仿的這種行為。比如,奶茶店門口開始排長隊的話,隊伍就會越排越長。羊群效應是從眾心理的一種表現,以“人性相對論”的眼光來看,在這裡作為參照物的就是他人的行為。還有自我羊群效應指的是人的某些行為發生了一次以後(比如喝過一次某品牌的奶茶,用過一次某品牌的牙膏等),便會不斷重複這一行為,逐漸形成習慣。在這裡,我可以把自身的行為當作“人性相對論”裡的參照物來看待。在我看來,以他人的行為和自身的行為作為參照物來指導我們未來的生活,完全是人類心理進化的一大成功。如果拋棄從眾心理,事事都要親自驗證後才做出所謂的理性決策,那麼人們不被累死也會焦慮而死。雖然堅持一個行為習慣,有可能失去某些更好的選擇,但考慮到改變的結果有更好和更差兩種,而更差往往會佔到結果的80%,就不能不說“人性相對論”並非非理性而是更高層次的一種理性。
二、免費的代價:即便是壓根不想買的東西,一旦免費了,就會具有難以置信的吸引力。面對1分錢的價格和不要錢的免費,人腦呼叫的是完全不同的心理處理機制。只要看到免費,人們就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不惜代價也要伸手拿過來的衝動。是的,在這種衝動的支配下,我們往往會為這種免費支付額外的代價。比如,滿XX元包郵的網購策略,會讓人們乖乖地選些可有可無的東西來湊單;免費的東西原價只值1分錢也比打折節約金額不菲的商品更有魔力(在這種情況下,購買打折商品的潛在受益>免費商品)。作者認為因為人類本能地懼怕損失,所以“免費的真正誘惑力是與這種懼怕心理聯絡在一起的。我們選擇某一免費的物品不會有顯而易見的損失,但是假如我們選擇的物品是不免費的,那就會有風險,可能做出錯誤決定蒙受損失。於是,如果能夠選擇我們就會盡量朝免費的方向去尋找。”
三、社會規範與市場規範的碰撞:在社會規範下,人們考慮更多的是互助、人情、尊重、成就等道德層面的感受,很多例子都表明人們在對待事業比對待金錢時更加努力,對待家人朋友比對待客戶更不計代價。但是,一旦金錢作為市場規範下價值體現的介質進入人們的考量,以社會規範為背景那套心理感受就會立刻煙消雲散。受到市場規範衝擊後的關係想要恢復到社會規範下的美好和諧,就像破鏡重圓一般難之又難,即使勉強修復也是傷痕難掩。社會規範與市場規範之間的微妙平衡極易被打破,所以,在流行打親情牌的今天,那些要以大家庭為企業文化理念的公司高層領導們,一定要小心翼翼地維護這層社會規範下的溫馨體驗,才能使員工真正的以公司為家,對待工作盡心盡力。
四、衝動是魔鬼:不管多“善良”的人都會低估激情對自己行為的影響。即使是最聰明、最理性的人,在激情燃燒時,似乎也徹底地與他認為的“自我”判若兩人。作者透過性興奮狀態下人們做出決定的過程來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當參與者處於非興奮狀態下時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在興奮狀態下會怎樣,他們沒有能力預測激情會把他們改變到何種程度。這些結果最直接地適用於性興奮狀態及其對我們自我識別的影響,但也可以假定對其他情緒狀態(如憤怒、飢餓、激動、嫉妒等)也有同樣作用,能使我們難以識別自我。
情緒的兩面性:情緒具有冷靜與激情的兩面性,在一種情緒狀態中觀察另一種狀態是困難的。為了做出明智的決定,我們需要對可能的經歷親身體驗一下,對可能的某種情緒狀態有所瞭解。學會如何彌合情緒兩面性之間的差距,對生活中的重要決策具有重大的意義。
拖沓惡習與自我控制:拖沓就是為了眼前的滿足而放棄長遠的目標,它也是非理性情緒的一種表現形式。我們在清醒狀態下做出的決定,在面對誘惑時往往一觸即潰。抵禦誘惑、灌輸自制意識是人類總體的目標,為自我控制進行的鬥爭處處都有,但一再失敗、少有成功則是我們很多苦難的來源之一。作者建議的解決辦法是藉助外部的“專制”力量,強制執行我們在冷靜狀態下預先做出的決定。
五、所有權依戀:對待所有權,人類本性中有三大非理性的怪癖。第一種是我們對已經擁有的東西迷戀到不能自拔,因為它身上附著我們個人的經歷和感情。第二種是我們總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會失去什麼而不是會得到什麼上,對於損失我們總是有一種強烈恐懼。第三種是我們經常假定別人看待交易的角度和我們一樣,期望買家和我們有同樣的情緒和回憶,對交易物有同樣的看法和評價。另外,所有權還包含一些“獨特個性”的東西,比如我們在某種事物上投入的勞動越多,對它的感情就越深。當然,所有權也不僅侷限於物質,它對人的觀點、看法也同樣適用,一旦擁有了一種觀念就很容易轉變成僵化而且頑固的意識形態。“所有權依戀症”是人類的一項天生痼疾,幾乎沒有什麼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是認識到這一點可以提醒我們抵制那些隨處可見的誘惑,以“非擁有心態”來看待世間萬物,儘量以平常心待之。
六、多種選擇的困境:自古至今,人們都會竭力為自己留有後路,也就是儘量保留各種選擇的餘地,即使保留這些選擇要付出非常高的代價也在所不惜。但我們往往認識不到,保留餘地的同時,我們也在無形中放棄了別的東西。在吸引力大致相同的兩種選擇中做取捨是最難的,因為在這種情形下,問題不僅在於保留選擇時間的長短,還在於到頭來我們要為自己的猶豫不決付出代價。法國邏輯學家、哲學家讓·布里丹有個著名的“布里丹之驢”的故事描述了這種現象:一頭餓得發昏的驢子站在大小差不多的兩堆穀子之間,不知道該去吃哪一堆。時間一點一點過去,它卻始終拿不定主意,最後餓死在了兩堆穀子之間。雖然與生俱來的本性讓我們都有種這種非理性的衝動,要讓所有的選擇都保留著,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應該放棄掉那些幾乎消逝的或不再有價值的機會。
七、預期效應:如果我們事先相信某種東西好,那它一般就會好;我們認為它不好,它也就會不好。因為事先預期而產生的印象,不僅會改變我們的信念,甚至連實際體驗的心理也會一起被改變。
成見:預期形成成見,成見是人們用預測體驗來對資訊進行分類的一種方式,是大腦理解複雜環境的一條捷徑,對每一種新環境的理解,它必須建立在以前收集的資訊基礎上。但是成見給我們提供了特定的預期,因而它也可能對我們的認識與行為產生不利影響。這種偏見化思維,實際上是絕大多數國家民族衝突升級的主要根源,在所有的衝突中,雙方對“事實真相”很少持有相同看法。瞭解人類在這方面上的非理性,我們即使不能完全消除固有觀念和現有認識,但起碼可以承認人人都存在偏見。
安慰劑效應中的價格偏見:我們都知道“安慰療法”具有神奇的效力,實施得當能與真實治療具有完全相同的效果。它靠暗示的力量讓人們形成信任的預期,不僅會讓我們精神上感覺好一些,還會透過條件反射真的啟用我們體內的康復功能。作者透過醫藥實驗發現藥品價格也能驅動安慰療效,價格高的藥品能比價格低的讓人們感覺更有效。我們依賴自己非理性的直覺,看到半價商品就本能地斷定它的質量就比全價的差,然後預期效應發生作用,我們把它看得差了,它也就真的變差了。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平靜地考慮價格與質量的關係,就能破除“便宜沒好貨”這種對低價的無意識反應。
八、生活中不誠實行為:生活中有這樣一種不誠實行為,實施者一般是自認為誠實之人,他們不過是“借用”了會議室的一支筆;拿著私人餐飲發票當作業務招待費報銷等等。實驗證明了這種行為的普遍性,只要有機會人們就會作弊,但即使沒有被發現的風險,作弊的程度也並不高。西蒙德·弗洛伊德這樣解釋說,社會美德的內化引導我們發展到超我境界,當我們的所作所為符合社會倫理時,超我就感到愉悅;否則就會感到不快。但問題在於,我們內心的誠實尺度只有在考慮重大越軌行為時才會被啟用,我們不會去想瑣碎小事與誠實有什麼關聯。然後作者探尋了糾正不誠實現象的辦法,他發現透過職業誓言等引發對某種道德準則的深思可以提高大眾的誠實水平,但是回想誓詞和規則只能在受到誘惑時或在那之前的一刻有效。更重要的是作者還發現現金可以阻止作弊,只要與現金打交道甚至只是有價格標示的提醒,我們就能受到啟發,檢點自己的行為。一旦沒有現金的直接提醒,我們就有作弊的可能,因為我們擅長把自己細微的不誠實想法和做法合理化,所以很難清楚地確定非現金事物對作弊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