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識
意識是人類大腦所特有的反映功能,是人的心理和動物心理的根本分別。
(思維是人的心理和動物心理的本質分別)
是物質發展到最高階段的產物,也是自然進化的最高產物。
生理學上,意識腦區指可以獲得其它各腦區資訊的意識腦區(在前額葉周邊)。
意識腦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辨識真偽,即它可以辨識自己腦區中的表象是來自於外部感官還是來自於想像或回憶。這種辨識真偽的能力,其它任何腦區都沒有。當人在睡眠時,意識腦區的興奮度降至最低,此時無法辨別腦中意像的真偽,意像基於記憶中的認知,這就是所謂的“夢境”。
意識腦區沒有自己的記憶,它的儲存區域稱作“暫存區”,如同計算機的記憶體一樣,只能暫時儲存所察覺的資訊。意識還是“永動”的,你可以試一下使腦中的意像停止下來,就會發現這種嘗試的徒勞。
有研究認為,意識腦區其實沒有思維能力,真正的思維都發生在潛意識的諸腦區中,我們所感知到的思維,其實是潛意識將其思維呈現於意識腦區的結果。
一種更一般的定義將意識視為一種特殊而複雜的運動,可以反映(對映)真實世界以及非實有意識自身的運動,可以正確對映真實和意識本身規律,也可不正確或歪曲反映。一般意識需要真實物質媒介才能對真實和意識本身產生作用。
它的存在可以分為靜態和能動兩種狀態,靜態意識一般以編碼形式存在,比如語言文字、聲音、影象、軟體或其它靜態物質載體,意識能動態可以繼承靜態形式而提升意識範圍和水平。
意識的靜態和能動態互相作用是新意識產生的重要源泉之一。這種定義的出發點源自於物質永恆運動絕對性和靜止的相對性。
意識是在覺醒狀態下的覺知。
覺知就是覺察。
意識既包括對外界事物的覺知,也包括對自身內部狀態的覺知;既涉及覺知時刻的各種直接經驗,如知覺、思維、情感和慾望,也包括對這些內容和自身行為的評價。
意識具有重要的心理機能,它對人的身心繫統起著統合、管理和調節的作用。例如,人們可以有選擇地注意,以適應感覺通道的容量;可以利用過去的經驗,對現在輸入的資訊作出最佳的判斷和解釋,從而指導行為。
二、無意識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中將人的精神意識分為意識、前意識、無意識三層。
無意識成份是指那些在通常情況下根本不會進入意識層面的東西,比如,內心深處被壓抑而無從意識到的慾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懼等。
主要的無意識情況有:
①確實沒有意識到,如視而不見,聽而未聞;
②曾有所意識但沒有與別的意識片段聯絡起來,因而一過去就喪失了;
無意識:人的心理活動按有意識和無意識分類.
有意識比較容易理解,比如,有意識地去看,去聽,去注意,去思考,去想象,這是人們在學習,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存在的心理活動.
人還有一種無意識的心理活動.比如,小時候爸媽常帶著你上街玩,總會耐心地教你怎麼記住回家的路,你自己也會用忙碌 地去記住沿途的一些標誌性的東西,如電線杆,商店,招牌,十字路口的樣子情況.可是等到你稍大一點的時候,不論是去學校還是回家,你再也不會邊走邊用心去記沿途的標誌,兩條腿彷彿長上了眼睛似的,到了該拐彎時便拐彎,不知不覺就到了學校或家裡了.這種不知不覺識別回家或到學校路線的心理學活動,就是一種無意識的心理活動.
它的另一個名字就叫"下意識"或"潛意識".
無意識的心理活動普遍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因為人們不必為它作出努力,所以能緩解心理活動而帶來的疲勞,使人們的心理活動變得輕鬆.
此內容是百度百科過來了的,課本上的還沒有說到這麼多,不過不可偏聽偏信,感興趣的可以找神經分析相關書籍看。
也有說弗洛伊德是反對潛意識=前意識的。
個體無意識
個體無意識是一個容器,蘊含和容納著所有與意識的個體化機能不相一致的心靈活動和種種曾經一時是意識經驗,不過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受到壓抑或遭到忽視的內容,如令人痛苦的思想、懸而未決的問題、人際間衝突和道德焦慮等等。
還有一些經驗,它們與人們不甚相干或顯得無足輕重,由於本身強度太弱,當人們經歷它們時達不到意識層,或者不能留駐在意識之中,因而都被貯藏在個體無意識裡。
所有這些構成了個人無意識的內容,當需要時,這些內容通常會很容易地到達意識層面。
榮格透過詞語聯想測試發現,在無意識之中存在著與情感、思維、記憶相互關聯的種種族叢,他稱其為情結,任何觸及到這些情結的詞都會引起不自覺的拖延反應,表明情結是一種自主結構,具有自身的內驅力,宛如總體人格之中獨立存在的、較小的人格結構。
這些情結在控制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方面產生著極為強大的影響。
對榮格而言,自我構成了意識領域的核心,是個體一切意識行為的主體,表現出高度的連續性和同一性。
但自我絕不是人格整體,它只是一種觀念情結,與其他情結相併列,它們彼此聯絡而又相對獨立,某些情結甚至根本不會同自我發生聯絡,或者說這種聯絡極其罕見。
自我情結產生的精神緊密交織作用保證了人格的統一,由此維繫著人類心理健康。只要意識自我同其他情結構成的無意識背景相融洽,它就會繼續保持其人格中心特徵而發揮作用,但如果自我情結同無意識基礎相分離,結果就會導致一個或更多分裂情結的發展,也就是說,自我情結不再是人格的中心,同它並列存在著另一個或多個情結中心,它們自行其是地活動,追求自己的目的,同自我情結的意向競爭,妨礙自我目標和物件的實現,打擾自我的發展。
這時,神經症或精神分裂的症狀便出現了。
從這種意義上說,分裂傾向其實是一種普遍的精神性質,它在健康者以及病人中都有可能出現。 因此,所謂人格先天統一乃指這種統一作為一種意象(即自我原型)只是潛在的存在於人的精神中,絕不是從生命之初就已完滿地實現了,倒不如說它是個體發展的目標。
《圖騰與禁忌》榮格
後來發現,情結還具有更積極的意義,任何苦惱的情感經驗、精神創傷以及其他導致情結產生的個人生活經歷,都可以當作有利條件來加深個人見識,使之更清醒,人格更充實。
情結常常是人類靈感和內驅力的源泉,對偉大的藝術家而言,為了取得卓越輝煌的成就,這些靈感和驅力是必不可少的:凡高、畢加索為繪畫之境癲狂,莎士比亞、郭沫若為文學之美著魔,偉大的藝術作品莫不由藝術家內心情結的驅使噴薄而出。
集體無意識
在人類心靈最深處,擁有一個超越所有文化和意識的共同基底,這個基底就是集體無意識,所有意識和無意識現象都從集體無意識中生髮出來。
集體無意識內容不像個體無意識那樣由本人曾經感受的經驗構成,在個體的整個生命過程中它們從未被感知。
那麼,提出集體無意識的根據又何在呢?
榮格說,集體無意識對個人而言,是比經驗更深的一種本能性的東西,它的存在與人類生理結構的存在同樣古老。
榮格不同意將本能的範圍僅限於人體的幾項生理功能上,他認為,“本能是典型的行為模式,任何時候,當我們面對普遍一致、反覆發生的行為和反應模式時,我們就是在與本能打交道,而無論它是否與自覺的動機聯絡在一起”。
如同蜜蜂憑藉本能構築起高度複雜完美的蜂巢一樣,人類諸多被文飾的複雜行為背後,往往是本能在發揮作用,儘管人們並不自知。
本能定義範圍的擴大,使榮格發現了一個普遍規律,即本能活動會帶來對自身的感知――這就是直覺。本能作為“執行某種高度複雜的行動時的合目的衝動”,直覺則是對其“高度複雜的情境的無意識的、合目的的領悟”。
所以,直覺是本能的另一面體現,與本能同屬一個充滿生氣的活動過程,並無先後之分:它們是同一過程的兩面。
榮格還發現,人類存在一些先天固有的“直覺”形式,即知覺和領悟的原型,或可稱為原始意象。它們“是一切心理過程必需事先具有的決定性因素”。
像本能把一個人強行逼入特定的生存模式一樣,它們“把人的知覺和領悟方式強行納入特定的人類範型”。這些原型是本能的自畫像,“是典型的領悟模式。無論什麼時候,只要我們遇見普遍一致和反覆發生的領悟模式,我們就是在與原型打交道”。“在最深的深處,本能和原型彼此決定”,每一種本能都有一種原型與之相對應,本能與原型共同構成了集體無意識。
《夢的解析》(弗洛伊德)
從生理基礎看,人類意識現象對應於身體的中樞神經系統和運動神經,集體無意識對應於自主的植物神經系統。
植物神經系統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經,它們的功能不受意識支配,自行調節人體內臟的基本生理活動,如呼吸、心跳等,可謂維持生命最基本的本能。
榮格稱集體“無意識是深入到長期被稱為交感性神經系統中的精神”,“儘管它不用感官的輔助以行使其功能,它還是保持著生活的平衡,並透過交感神經興奮的神秘路徑向我們提供他人內心生活的知識,同時對他們施行內在的影響”。
也就是說,人類本能的生命活動,其實都會透過交感神經興奮,產生一種與之相對應的直覺領悟原型存在於人的精神世界當中,影響著人類心理過程。
因此榮格提出,在集體無意識的內容中包含了人類往昔歲月的所有生活經歷和生命進化的漫長曆程。
他說,精神的個人層終結於嬰兒最早記憶,而它的集體層卻包含著前嬰兒前期,即祖先生活的殘餘。
作為祖先生活的一種貯藏,集體無意識所隱藏的父親、母親、孩子、男人、妻子的個體經驗,以及在本能(尤其是飢餓和性慾)影響下產生的整個精神痕跡,都作為原始意象和本能預先形成於大腦及神經系統中,成為個人存在的原基和通道。
就此而言,集體無意識既是人類經驗的貯蓄所,又是這一經驗的先天條件;既是驅力和本能之源,同時也是將創造性衝動和集體原始意象結合起來的人類思想感情的基本形式之源,它們的表現形式就是集體無意識原型。
在世界各民族的宗教、神話、童話、傳說中,榮格找到了大量這樣的原型,包括出生原型、再生原型、死亡原型、兒童原型、英雄原型、騙子原型、上帝原型、魔鬼原型、智者原型、大地原型、母親原型、巨人原型,自然物原型(如樹林、太陽)、人造物原型(如圓圈、武器)等等,每一原型對所有人都具有普遍一致性,宛如磁石一般吸引著與之相關的各種生活經驗,形成影響個人發展的情結,進而在生活中表現出來。
由於集體無意識原型的作用,甚至在個人出生之前,他將要“出生在其中的世界的形態業已作為一種虛象誕生於他的心間”;出生後,這種虛象透過與現實世界中與之相對應的關係的認同方式轉化為意識的事實,由此個體被施加一種預先形成的行為模式。
所以,從集體無意識角度看,世界不過是一種內在精神世界的顯現,是一個意象的世界,它同時作為外在的誘惑和內在的驅力,吸引並推動著人們去認識、創造、生活。
首先是人格面具,又稱從眾求同原型,它是個人在公眾場合為求得社會悅納展現出的面貌,彷彿演員戴的面具,使得一個人去扮演並不是自己本人的角色。
人格面具能夠使我們與他人和睦相處,滿足彼此的需要,從而成為社會和團體生活的基礎。但當自我被人格面具主宰,將自己與面具完全等同時,則會產生妄自尊大的誇張或自我貶抑的折磨,導致心理衝突,帶來人際關係緊張。
與人格面具相對立的是陰影原型,它深深根植於生物進化的歷史中,包含了在社會生活中無法完全表現出的人的基本動物性。
作為人類心靈中一切本然的高尚與優美、醜惡與卑鄙的源泉,陰影在一切原型中能量最大,潛在最危險。社會透過發展人格面具馴化個人,抑制陰影顯現,這種維護文明的代價便是降低並削弱了人類本能的創造力,使生命變得貧乏沒有活力。
但陰影從不會因為社會的壓抑而消失,當這種抑制過於嚴厲,沒有為它提供適當的發洩途徑時,陰影就會以戰爭等災難形式爆發出來。
最佳的處理方式是疏導而非阻礙本能釋放出的能量,使意識自我與陰影和諧緊密地互相配合工作,將個體投入到更令人舒心愜意、更富於創造性的活動中去。事實上,富於創造性的人身上往往溢滿了動物性。
對陰影進行更深入的考察會發現,在男性身上它以被稱做阿尼瑪的一個女性原始意象集中表現出來,在女性則相反,它表現為一個男性意象――阿尼姆斯。
它們源於由遺傳獲得的關於異性的集體形象,在生活中與異性接觸獲得的經驗和自身潛在的生物性異性本源,具體則表現為男性身上的女性特徵和女性身上的男性特徵以及最初投射到父母身上的對特定異性形象的迷戀(或憎惡)。
阿尼瑪讓男人多愁善感、孤弱無力,對異性充滿邪惡瘋狂毀滅性的慾念,不停地在每一位女性身上尋找自己心中的理想形象。
阿尼姆斯則使女性崇拜權威、專橫好鬥,也更具有自主性。
較之人格面具與陰影原型,阿尼瑪和阿尼姆斯隱藏得更深,更難於把握。
就一個女人而言,即使她變得敢做敢為,能發揮個人的思想,她也不敢把這種男性精神視為自己的精神財富。因為這種精神表現已超越了作為個人的東西,而屬於集體的無意識的深層。
無意識
集體無意識的中心原型是“自性”,或稱為無意識自我,它是秩序、組織和統一的原型,猶如太陽系的中心――太陽一樣,吸引著所有原型到它身邊,使所有的原型和諧一致,也使在意識和無意識情結中的原型顯現和諧一致。
它是意識自我得以維持人格外在統一的基礎和根據,就此而言,只有獲得關於自性的認識後,整體性人格才能真正實現。
在此之前,自我的一致性、統一性不過是一個空殼或幻象,不堪一擊。榮格說,自性是我們稱之為個性的聯合體的命中註定最為完整的表現,達到這種自我圓滿與自我實現之境,應當是我們生活的目的,但它必須以對無意識內容的認識和感知為前提,即以情結、原型被充分意識化、個體化為前提。
三、幾種不同的意識狀態
意識的形態可以分為好幾種層次和水平,因為從無意識到意識是一個連續體,而且一種意識形態也為轉化為其它形態。
(一)睡眠
睡眠是生命的需要,所以人不能沒有睡眠,而且每天缺少的睡眠還要補上,否則會受到懲罰,很像欠債一定要還一樣。
從睡眠儀的檢查結果來看,正常人在睡眠時有時眼球不活動或者只有很慢的浮動,這段時間比較長;但有時眼球很快地來回活動,這段時間比較短,與眼球慢動或快動的同時,腦電圖出現不同的變化。由此,科學家把睡眠分成非快速眼動相睡眠和快速眼動相睡眠兩部分,為書寫方便起見,在文獻中都用英文縮寫的第一個大寫字母來表示,非快速眼動相睡眠寫作NREM,而快速眼動相睡眠寫作REM。
正常睡眠時的基本規律是,正常成年人在睡眠一開始先進入NREM,由淺入深,大概經過60~90分鐘後,轉成REM,REM持續時間只有10~15分鐘左右,然後又轉成NREM,就這樣週期性地交替出現NREM和REM,一夜出現4~6次,直到清醒為止。
睡眠存在一個生物節律,即大約在90~100分鐘的時間內經歷一個有5個不同階段的週期,國際睡眠醫學將睡眠階段分為五期:入睡期、淺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眼動期。
入睡期階段1是睡眠的開始,昏昏欲睡的感覺就屬於這一階段。此時腦波開始變化,頻率漸緩,振幅漸小。 淺睡期階段2開始正式睡眠,屬於淺睡階段。此時腦波漸呈不規律進行,頻率與振幅忽大忽小,其中偶爾會出現被稱為“睡眠錠”的高頻、大波幅腦波,以及被稱為“K結”的低頻、很大波幅腦波。 熟睡期和深睡期階段3和階段4是沉睡階段,被試不易被叫醒。此時腦波變化很大,頻率只有每秒1~2周,但振幅增加較大,呈現變化緩慢的曲線。這四個階段的睡眠共要經過約60~90分鐘,而且均不出現眼球快速跳動現象,故統稱為非快速眼動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簡稱non-REMs)。快速眼動期在階段5,腦波迅速改變,出現與清醒狀態時的腦波相似的高頻率、低波幅腦波,但其中會有特點鮮明的鋸齒狀波。睡眠者通常會有翻身的動作,並很容易驚醒,似乎又進入階段1的睡眠,但實際是進入了一個被稱為快速眼動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簡稱REMs)的睡眠階段。因為,此時除了腦波的改變之外,被試的眼球會呈現快速跳動現象。如果此時將其喚醒,大部分人報告說正在做夢。因此,REM就成為睡眠第五個階段的重要特徵,也成為心理學家研究做夢的重要根據。科學睡眠
一般而言,合理的睡眠應該是每晚7~9小時,這是睡眠質量的保證。每晚睡7~9小時,恰好是由入睡到睡醒需要的有規律的睡眠時間。成年人入睡後,首先是腦垂體增加分泌生長激素,促使細胞新陳代謝,使體力得到恢復,儲存體能。這一過程大約需要80~90分鐘,屬於“身體的睡眠”階段。
研究證明,與經常熬夜的人相比,早睡早起的人精神壓力較小,其精神健康程度較高。科學入睡時間是22點~22點30分,半小時或一小時後進入深度睡眠,而且午夜12點到凌晨3點是人體自然進入深度睡眠的最佳時間,這樣才能保證第二天工作精神百倍。
(二)夢
做夢是人體一種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現象。
夢的產生:人在睡眠時,腦細胞也進入放鬆和休息狀態,但有些腦細胞沒有完全休息,微弱的刺激就會引起他們的活動,從而引發夢境。
比如,白天有一件事令你特別興奮,臨睡前你還在想著這件事,當大腦其他的神經細胞都休息了,這一部分神經細胞還在興奮, 你就會做一個內容相似的夢,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動畫中發夢的情形
絕大部分的科學家相信所有人類都會做夢,並且在每次睡眠中都會有相同的頻率。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夢是有意識看無意識的一扇窗子。
弗洛伊德與榮格是夢解析的開山鼻祖。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夢是潛意識慾望的滿足,人在清醒的狀態中可以有效地壓抑潛意識,使那些違背道德習俗的慾望不能為所欲為。
但當人進入睡眠狀態或放鬆狀態時,有些慾望就會避開潛意識的檢查作用,偷偷地浮出意識層面,以各種各樣的形象表現自己,這就是夢的形成。
夢是人的慾望的替代物,它是釋放壓抑的主要途徑,以一種幻想的形式,體驗到這種夢寐以求的本能的滿足。
隱藏在潛意識中的慾望之火由於現實的原因遭受壓抑不能滿足,而潛意識中的衝動與壓抑不斷鬥爭,形成一對矛盾,進而形成一種動力。
這種動力使慾望尋找另外一種途徑或滿足,這就是夢。
著名心理專家郝濱老師認為,夢在某些情況下是心理衝突的顯現。
郝濱先生在其著作《催眠與心理壓力釋放》中闡述:“夢中會出現慾望、情緒等各種感受,雖然這些都是你的神經系統產生的,但並不能完全代表你,不能說夢中出現的需求就是你的本質所在。
很多的時候理性需求與感受類需求是相互矛盾的,他們並存在你的意識中,並相互爭鬥伴隨你的一生。
這些需求之間的衝突可能使你無所適從,而導致心理障礙。
但是,假如你擁有了足夠強大的自我功能而很好的協調這些衝突,他們反而會使你獲得更好的成長。
其實這也就是很多人接受釋夢、催眠等技術手段進行心理治療獲得個人成長的主要目的之一。”
人入睡後,一小部分腦細胞仍在活動,這就是夢的基礎。人為什麼做夢,不做夢會有什麼反應呢?
科學工作者做了一些阻斷人做夢的試驗。
即當睡眠者一出現做夢的腦電波時,就立刻被喚醒,不讓其夢境繼續,如此反覆進行,結果發現對夢的剝奪,會導致人體一系列生理異常,如血壓、脈搏、體溫以及面板的點反應能力均有提高的趨勢,植物神經系統機能有所減弱,同時還會引起人的一系列不良心理反應,如出現焦慮不安、緊張、易怒、感知幻覺、記憶障礙、定向障礙等。
顯而易見,正常的夢境活動,是保證機體正常活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於人在夢中以右大腦半球活動佔優勢,而覺醒後則左側大腦半球佔優勢,在機體24小時晝夜活動過程中,使醒與夢交替出現,可以達到神經調節和精神活動的動態平衡。
因此,夢是協調人體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種方式,特別是對人的注意力、情緒和認識活動有較明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