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性格過於自卑的人,總是在關係中壓抑自己的敵意。

有這樣一種人,他們在與他人交往時總是壓抑內心的敵意。人與人交往原本應該各抒己見,可是有些人潛意識裡害怕暴露內心的真實想法。在他們看來,發表同他人不一樣的看法好像是釋放敵意一樣,他們害怕這種敵意會造成關係上的破裂。心理學家認為,正是因為這類人過分壓抑內心的“敵意”,所以他們才會顯得特別的自卑。他們無論在何種關係之中,總是將自己放在從屬的位置上。這也使得他們特別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對自己卻從沒有過絲毫肯定。

※基本敵意:卡倫·霍妮提出的理論,因為個體缺乏父母或者他人真正的關心、照顧、認同、理解和愛,被傷害的個體會產生一種敵意感,即對他人產生排斥、嫉妒、對立甚至攻擊行為。

為什麼有些人會壓抑自己的敵意?

因為對他人的依賴

當個體過於依賴某人時,就會刻意壓抑內心的敵意。在他們看來,因為需要某個人給予自己某種好處,一旦暴露自己的敵意可能會導致自己失去這些好處。所以,他們不得不壓抑內心對某人的敵意。無論是子女對父母,學生對老師,還是員工對老闆,戀人之間都存在某種依賴關係。處在這種依賴關係中的人,認為應該無條件地順從別人,哪怕自己認知上不認同別人的想法,但是為了保持這種依賴關係,也必須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久而久之,這樣的人就會越來越自卑。

因為內心的害怕

當個體過於害怕某些人的時候,內心也會壓抑敵意。在他們看來,由於自己能力不足、位卑言輕,不足以與某個人平起平坐的交流,不得不壓抑內心的敵意。他們會因為害怕、恐懼,不得不學會隱忍。與依賴情感不同的是,害怕心理是擔心自己受到傷害或者某些需求被剝奪。害怕心理要比依賴心理更加廣泛,它不僅包含了子女對父母、學生對老師、員工對老闆、戀人之間,還有對陌生人的,對身邊一些不友好的人的情況。長期因為害怕而壓抑敵意的人,也會變得越來越自卑。

因為愛的需要

當個體因為愛某個人的時候,哪怕原本不喜歡、不認同的信念、態度、價值觀,也會因為愛而壓抑這些敵意。在他們的認知中,如果因為信念、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不同而去批評、指責他人,他們可能會失去所愛的人。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在利用情感來掌控他人的時候會得手了。不僅僅是戀人之間,還有父母同子女之間也同樣如是。孩子會擔心得不到父母的愛而壓抑內心的敵意,年邁的父母也同樣會擔心失去孩子的照顧而壓抑敵意。

因為維護自我形象

個體因為維護自我完美形象,也會刻意壓抑內心的敵意。在一些“半生不熟”的關係中,個體為了展示一個相對完美、溫和、謙遜的形象,會刻意壓抑內心的敵意。因為在他們的認知中,由於和對方不是太熟,如果有些話說得太過可能會給人不好的印象。如何他們渴望關係進一步發展,甚至會完全壓抑內心的敵意,表現出同他人一致的一面。這類人過分低估了自己對他人的吸引力,認為自己只有無比順從別人才會得到認同,久而久之也會變得過於自卑。

如何處理關係中的“敵意”?

合理表達自己的不滿

當你在一段關係中對他人產生敵意,即對他人的行為、信念、態度產生不滿時,要尋求合理的方式來表達不滿。作為子女,如果你不滿意父母對你的做法,你要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和父母談一談,把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告訴父母。作為員工,你同樣可以私下和老闆進行溝通,把對公司的不滿表達出來,也許規則會為你改變,也許你會站在另一個角度理解老闆的做法。總而言之,壓抑自己內心的敵意最終受傷害的是自己。只有大膽的、勇敢地和他人平等對話,你才會活得灑脫、自在。

不必刻意苟同他人的想法

要理解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就好像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每個人在思想、信念、態度、價值觀、人格特質、生活目的等方面都是不同的,既不要刻意苟同他人的想法,也不要非得讓別人接受自己的想法。當你這樣想時,你就不會過分壓抑自我的想法,也更不會太在意別人的想法了。既然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所以也就無所謂誰對誰錯,也就不必因為自己和他人的不同而自卑了。久而久之,你會越來越自信,你的言談舉止、氣質也會上升一大格。

適當地反思自我

儘管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但是你也要明白人不是聖賢,不是一下子就是成熟的人。所以人一定會犯錯,也要允許自己犯錯。當你對他人產生敵意後,會因為諸多原因壓抑自己的敵意,本質上你並不會認為自己錯了。坦然地承認自己的錯誤,跟壓抑自己的想法是截然不同的。當你壓抑自己認為不對的行為和想法時,你總的需要這麼一股勁兒來壓抑著,這樣很容易造成內耗甚至自我失控。可是如果你能夠透過反思自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時,你就不會過分壓抑自我了。

總而言之,在一段關係中出現敵意和不滿的時候,要及時透過適當的方式來解決掉,否則對你、對關係的發展都不好。

9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心理醫生一定可以阻止自殺的發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