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兩種思維阻礙了我們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一種是過度自信,一個是以自我為中心。過度自信是根植於人類最為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特徵,它是由三個盲點導致的,一個是認知盲點、情感盲點和行動盲點。而以自我為中心,隨著現在移動網際網路和網路技術的發展,這種心理特徵越來越普遍,而且逐漸演變為自戀甚至自負的心理,從而也進一步導致了我們無法正確認識自己。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以自我為中心的種種表現。
在瞭解自我認知之前,讓我們來看看自我認知的發展過程。儘管每個人都具有或多或少的認知能力,但我們都一定承認,認知能力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小習得的。從剛生下來的時候,只要我們一啼哭,我們的需求總會得到滿足,我們會認為,這個世界是因我們而存在的,全世界都應該圍著我們轉。
而當我們2歲多的時候,我們能自己站立起來,在鏡子中看到自己,我們開始明白,鏡子中的那個人就是自己,我們不是整個世界,只是生活在世界上的很多人之一,這個時候,我們會感到有點失望,隨之而來會產生一些不安的情緒,比如嫉妒、難堪等等,我們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但認為意識的成長是緩慢的,研究發現,在青少年時期,孩子評價自己在學校的表現時,會遠遠好於老師們對他們的評價。
而進入青春期,懵懂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我們開始嘗試以別人的眼光來看待自己,可以體驗到一種更加均衡的自我,很快我意識到自己可能真的擁有一些不那麼理想的性格特徵,於是我們開始耗費大量的時間來琢磨別人眼中的自己。我們的兩個角度的自我認知開始出現矛盾和衝突,這個時期的我們變得更加焦慮、不安、暴躁和衝動。到20歲左右時,理性的大腦逐漸發育完全,理性的力量開始影響我們的情緒,相互矛盾的自我認知,開始逐漸形成統一,我們開始理解和接受自己的個性、價值和信仰。但我們的自我認知依然是不準確的,更準確地說,我們依然是以自我為中心來看待這個世界。
我們來看看兩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第一個實驗,你找一個你的好朋友過來,再找一首你們兩個人都非常熟悉的歌曲,比如《歌唱祖國》。你用手指在桌子上擊打出《歌唱祖國》的節拍,你可以猜一下,你的朋友有多大的機率能聽出來,你所擊打的節拍究竟是哪首歌曲?在實驗之前調查,人們會認為自己的朋友有超過80%的機率能聽出來,而真實的結果呢?是0%。沒有任何人,能聽出你擊打的這個節拍究竟對應什麼樣的歌曲。我們以為別人瞭解自己,而實際上大機率不是。
第二個實驗:假設我給你一件顏色特別奇怪的T恤穿在身上,比如說上面大紅,下面大綠,然後讓你到一群人裡面去走一圈。你認為,會有多少人會注意到你穿了一件顏色奇怪的 T 恤呢?實驗表明,人們認為會有超過50%的人注意到自己穿著奇怪的衣服,而真實的結果是,只有不到20%的人會注意到你這件衣服。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中稱為“聚光燈效應”,也就是說無論在哪兒,你都會認為聚光燈是永遠打在你自己身上的。你認為你就是世界的中心,而實際上並不是。很多情況下,我們也會天真地以為,我們的觀點也必然是別人的觀點,這就是典型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
其實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其實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並深深地植入了我們的思維模式中,很難改變,如果你找來一個兩歲的小孩,在一張卡片的一面畫上一隻小鳥,在卡片的另外一面畫上一輛卡車。你坐在這個兩歲小朋友的對面,你給他看這兩幅圖,確信他知道卡片的一面是小鳥、另一面是卡車。
當你把小鳥的這一面對著這個小朋友,他會告訴你,他看見了小鳥。但有趣的是,當你問他“我看見的是什麼”的時候,這個小朋友會告訴你,你看見的也是隻小鳥。雖然你坐在他的對面,你看見的是一輛卡車,但是對這個兩歲的小孩來講,他認為自己看見的這個世界,也就是你看見的世界。他看見了小鳥,所以說你也應該看見小鳥,這就是小孩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導致的。
你可能覺得小孩的思維並不成熟,但其實在成年人中,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有非常嚴重,而且隨著網際網路和科技的發展,這種情況正在變得越來越糟糕。因為網路時代,讓我們可以更方便快捷地展示自己,而自拍就是一種方式。看看我們朋友圈和社交媒體中,那些天天曬自拍照、沉迷於各種修圖、美圖的人就知道,在他們眼裡,這是一種自我展示的方式,但他們很難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引起別人的反感甚至厭惡。而且有調查顯示,在我們使用社交工具溝通時,80%的時間是在談論與自己相關的話題,而只有20%的時間才沒有關注自己。網際網路和網路技術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便捷,讓我們有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同時,也讓我們在“自我為中心”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