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在心理學上看來,潛意識一直是一種比較強大的力量,潛意識改變我們的人生,潛意識能讓一個人從弱小的我,透過心理的暗示慢慢變得強大。同樣潛意識也可以讓我們從自信的人變得自卑。

人的潛意識是一種內在操控系統,讓我們的人生髮生改變。這告訴我們,去注意內在的潛意識,並透過積極的信念塑造自己,會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的輝煌。尤其重複性暗示可成為利器。

01

當你在傾聽朋友的談話時,適當地重複對方的話語,能夠讓對方覺得你是在很認真地聽他講話。對你的喜愛度也會增加。

下面幾個例子使我們認識到思想重複的可怕力量,它是統治者鼓吹超級喇叭,很多民眾被迷惑被利用,還絕然不到危害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希特勒運用完全相同的力量和技巧煽動德國人打仗,他寫的《我的奮鬥》一書。

著名的法國心理學家尼?福韋爾的解釋,即希特勒對心理暗示定律及其不同形式的應用有著非凡的理解,而且他運用不可思議的技巧和巧妙嫻熟的演技動員一切宣傳工具來宣傳他那充滿心理暗示的強有力的政治運動。希特勒公開聲明暗示心理學是掌握在任何知道如何使用它的人手中的可怕武器。

讓我們看看他是如何利用暗示心理來使德國人相信他想要他們相信的東西。在當時的德國,口號、傳單、巨大的標語牌、聚集的旗幟到處都有,希特勒的畫像無處不在。

演講時的希特勒表情豐富、情緒激昂、金句爆棚、肢體誇張,其演講的洗腦能力堪稱一流,很快就讓幾乎所有的德國人在瘋狂中失去了理智。

入黨不到一年時間,“德國就是希特勒,希特勒就是德國”在德國民眾中瘋傳,希特勒成為工人黨真正的領袖。他按照自己意志,將這個激進的團體改造成後來的德國納粹黨。

那我們來看一下當年希特勒那些極具煽動性和感染力的演講金句:

“寧願做最成功的失敗者,也不做最失敗的成功者。”

“我會讓世界記住我一千年!”

“不能用和平解決的東西,就用拳頭來取。要麼敵人踏著我們的屍體過去,要麼我們踏著敵人的屍體過去。我們必須咬緊牙關,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情,否則,我們將來一事無成。”

“德國要麼成為世界強國,要麼不復存在。我們的戰爭,只有兩種結果,不是敵人從我們身上踏過,就是我們從敵人身上踏過。”

正是最後這句話,徹底激發了德軍的鬥志。“德意志等待的時間已經足夠久了”。

這些口號一天24小時不間斷地從廣告牌、大樓側面、廣播、報刊中冒出來轟擊人們的大腦。人們只要一移動、一轉身或者和另一個人講話,就會有自己是優等人種的念頭,而一旦被這種信念所控制,它們就發動了恐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它的催眠作用和重複性暗示的加強鞏固下,德國人開始踐行這一信念。對他們來說不幸的是,其他民族同樣也有強大的民族信念,也正是這些信念最終導致了德國人的失敗。

歷史學家諾曼•卡曾斯指出,平均而論,《我的奮鬥》裡每一個字,使125人喪失了生命;每一頁,使4700人喪失了生命;每一章,使120萬人喪失了生命。

墨索里尼也一樣,他運用同樣的心理暗示定律試圖使義大利處於世界的統治地位。他創出的口號有:

“相信,服從,戰鬥”;

“義大利在世界上必須佔有崇高的一席之地”;

“我們有若干舊賬和新賬要算”。

諸如此類的標語和口號佈滿了數千座的大樓的牆上,類似的觀念經由廣播和一切其他傳播手段沒完沒了地被灌輸到人們的腦子裡。

日本的軍閥運用此法從平民中打造出狂熱的戰士。日本的孩子們從出生之日起,就被灌輸著這樣的思想暗示,即他們是神的嫡親後裔,命中註定是要統治世界的,於是他們祈禱它、吟誦它、相信它。但是在這裡,暗示又一次被錯誤地利用了。

02

心理學家赫洛克做過一個實驗。

他找了試驗人員,分為4組,在4種不同誘因的前提下完成任務。

第一組為表揚組,每次工作後給予肯定和表揚;

第二組為訓斥組,每次工作後都被訓斥;

第三組為被忽視組,不予評價,不給表揚,也不批評;

第四組為控制組,讓他們與前三組隔離。

最終的結果是,控制組表現最劣,其次是被忽視組,接著是被訓斥組,最好的,是被表揚組。

結果呈現符合結論:持續不斷地重複給自己正向反饋,你的人生會由此慢慢變好。

你也可以做到,你也可以每天做一件小事,重複做,例如早起,例如堅持閱讀,給自己正向的反饋,你的生活,真的會因此而改變。

美國心理學家博恩·崔西有一句話:“潛意識可以產生三萬倍的力量。”潛意識是什麼呢?是你意識不到的地方,是信仰之根基所在的領域。

激發潛意識最好的辦法,是心理暗示。尤其重複性心理暗示的微妙力量直接作用於我們的情感和知覺,最終滲透到我們的潛意識深處,從而戰勝了我們的理性,成為成功的利器。

拳王阿里大家都知道,從12歲開始拳擊,一直打到死。他告訴眾人他成功的秘訣,第一是每一拳打出去,都要更有力;第二是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他也是這麼做的。

在訓練時,不管用任何訓練方法,任何理念,他都告訴自己,一定要做到一點:“每一拳打出去,都要更有力。”

在比賽時,每次比賽之前,他都會對著鏡頭大喊:“我是最棒的,我是不可戰勝的,我是冠軍。”

他的成績,也證明了這一點。

投資大師芒格對自己的要求是:“每天早上起來,一定要比睡覺前,聰明一點點。”

每天聰明一點點,日積月累,你和別人的差距,會如同巨大的地表裂縫一般大。

來看看本傑明·富蘭克林的故事。

他是科學家,發明了避雷針,是作家與思想家,參與起草了美國《獨立宣言》,也是畫家與哲學家。

他是公認的偉人。

這麼一名偉大的人,怎麼培養出來的呢?

說起來,其實很簡單,如果你看過他的自傳,你會發現,他終此一生,一直在重複一件事:自我教育。

怎麼做呢?

富蘭克林認為,成功取決於好習慣,他為自己例舉了必須要培養的幾項好習慣,包括有:

節制、寡言、秩序、果斷、節儉、勤奮、勤懇、公正、適度、清潔、鎮靜、貞潔、謙遜。

他做了一個本子,每天記錄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習慣。

如果做到了,就給自己打勾;如果沒有做到,就打叉。

他不斷地重複性暗示自己:“我能做到。”

所有的偉大,拆解下來,都是一點一滴地修正;所有更好的自己,拆解下來,都是由之前的自己,一點一點變換而成。

03

在生活中可以看到不少人喜歡吃維生素等各種

“天然的”、“有機的”食品,那是因為他們受到了這些食品廣告的不斷重複性誘導,從而失去了自己的理性去瘋狂購買。

練習,尤其是刻意地重複性練習,對於成功掌握一門技能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環節。10年內,每週練習20小時,大概每天3小時。

加起來,差不多一萬個小時,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一個領域的頂尖天才。

這就是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

沒有人可以輕易地成功,但成功也並非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它需要你的堅持、毅力、耐心、重複一次又一次動作,以此獲得一門技能,並把技術提高到世界級的水準。

重複,而得專注,心無旁騖,乃成其大,成其精。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他來到了一所普通中學,在一個班裡隨便地走了一趟,然後就在學生名單上圈了幾個名字,告訴他們的老師說,這幾個學生智商很高,很聰明。

過了一段時間,教授又來到這所中學,奇蹟發生了,那幾個被他選出的學生現在真的成為了班上的佼佼者。

這正是"暗示"這一神奇的魔力在發揮作用。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接受這樣或那樣的心理暗示,這些暗示有的是積極的,有的是消極的。

比如,媽媽是孩子最愛、最信任和最依賴的人,同時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

如果是長期的消極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會使孩子的情緒受到影響。相反,如果媽媽對孩子寄予厚望、積極肯定,透過期待的眼神、讚許的笑容、激勵的語言來滋潤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

心理暗示的作用就是如此!

心理暗示就是改變我們對自己內在狀態,強化自信,最佳化情緒,自我減壓,喚醒我們內在的潛能,從而塑造一個積極陽光的自己。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孩子、暗示孩子,孩子就可能朝著積極的方向前進;相反,如果對孩子存在偏見,或者總是說些負面的話,孩子就很可能會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人生是一個探索與尋找的過程,積極的心理暗示,就是告訴自己, 不要為一時的成敗否定自己,而是相信自我的價值,只要你願意去持續探索,你就會變得越發的優秀起來。

人生成長的路上,我們一定要善於運用積極的心理暗示,迭代自己底盤系統,你才會在成長的路上越走越遠。

11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人真的會喜新厭舊嗎?馬什麼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