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心理學家阿德勒,創立了《個體心理學》,他主要的理論,用通俗的話來理解,大概就是“人生的意義,就是要不斷的追求卓越”。人本主義心理學著名的“馬斯洛心理需求層次”理論,也提出了“人生最高境界,是自我實現”。

如果心理學家們的假設全部成立,我們彷彿出生就站在了起跑線上,要努力的向前,在路上,我們或獨自一人,或結伴同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克服成長的煩惱,收穫成長的快樂。。。。。

既然在路上,每個人都想力爭上游,希望自己變得更好。但有的人如果在早年經歷裡,沒能形成穩定自我價值的認同,在這個過程裡,會不自覺的想讓自己跑得最快,最好能超過所有一起起跑的人,希望自己的姿態最優美,希望自己助跑的裝備最精良,否則就會有很強的挫敗感、失控感,從而引發自責、自我否定,這是更糟糕的心理體驗。出於對這種不好體驗的恐懼,人們就會產生焦慮,什麼是焦慮,通俗的說,就是對未來不可控的一種恐懼和緊張。

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什麼樣的早年經歷,可能讓有的人欠缺自我價值的感知認同?成因很多,其中很常見的一個關鍵詞是“期待”。

傳統的觀念中,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父母對孩子抱有期待及付出是孩子上進的一種動力和支援,但要小心“過度期待”。如果家人的要求超過孩子的承受能力,孩子就會有焦慮感的體驗。

還有一種情況,是“過度”不期待。傳統觀念中的“重男輕女”思想和“挫折性”等不良教育方式,會讓孩子感受到不被“期待”,不被認可,從而動搖自身價值感,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在心理諮詢的經驗中,發現有孩子將自我價值的體驗轉變成滿足(有的是被迫滿足)家人的期待上,或是為了向別人證明自己,所以,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形成一種自我失控的模式,從追求家人認可,泛化成追求世人的認可,所以非常在意外界的評價,不自覺讓自己各種比較,永不滿足,“焦慮”也就如影隨形......

朋友推薦一首歌,《只要平凡》,這歌的名字就很觸動我,我們能接受自己的“平凡”嗎?小時候,老師說“不想當元帥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人類文明的進步,就是在全人類不斷的追求卓越中實現的,所以追求卓越是我們的人生動力之一,而在人生之旅中,即使我們自我感覺良好,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可能被焦慮困擾過。

毛主席說過,“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引申到我們的現實,似乎也是一個抗焦慮的思路,把“戰略”引喻成不可控的未來和外界,把“戰術”引喻成當下和可改變的自我,我們是否可以從容接納外界對自己的評定及未來的不可測,我們是否可以對當下的自我進行掌控管理,努力的重視並發展我們的“卓越”,在每一個“今天”裡進行“自我實現”?

我們都知道,今天的後面是明天,而最遙遠的“明天”,那是或近或遠的人生終點,在那裡,眾生平等,無一例外,我們畢竟是“凡”人,不是“神”。

7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智商缺陷自閉症兒童的康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