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我比你們都強…”

在一個課外培訓班上,小朋友A說家住六樓,旁邊的小朋友B聽到之後,立刻說“你家才住六樓呀,我家住18樓呢。”其實,老師知道,小朋友B家根本不住18樓。

還有一次,我乘坐電梯,同行的有個阿姨,牽著一個小女孩。電梯在上行過程中到了某一層就停下來,這個小女孩子就跟著大人一起出去。當她走出電梯的時候,特意回頭看著我們,自豪地說:“你看,我是第一名!”

在我們看來,這兩個案例中的小朋友都特別天真可愛,當然這裡面其實也有“攀比”的成分,他們認為“我的數字比你大,我比你快,我比你們都強。”

一個小朋友說“我媽說了,暑假要帶我去四川看大熊貓,那可是國寶呀,你們之前都是在動物園裡看到的吧?”

旁邊的小朋友很可能是這樣一個反應:“大熊貓誰沒看過呀?有什麼了不起啊?!我還要出國呢,你們沒去過吧。”

不斷有小朋友加入進來,有的說要去非洲,有的說要去歐洲,還有的說他要去南極……

這些都是幼兒園小朋友或者小學低年級學生中非常普遍的表現。

為什麼孩子愛攀比?

聽到上述對話,家長就有很多困惑:

“這孩子怎麼這麼愛吹牛呀?”

“這孩子太好強了吧?”

“孩子居然說謊,回來好好教育。”

“孩子虛榮心太強了,也不知道像誰?”

那麼,孩子為什麼愛攀比呢?

第一,吸引注意,得到“自我肯定”。

對低年齡段的孩子來說,他們的思維帶有“自我中心”性質,所以攀比是一種吸引他人注意的方式,並透過這樣一種方式得到“自我肯定”。

美國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曾提出過一個“社會比較理論”。他認為,一個人只有在社會中不斷地和他人進行比較,才能去真正的認識自己和他人。社會比較能夠幫助個體發現自己的長處,找到自己的不足。

這種比較分兩種,一個是向上比較,一個是向下比較。向上比較就是去跟那些比自己優秀的人比較,它的好處是有利於發現自身的不足。向下比較就是去跟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比較,它的優勢是有利於提高我們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當然,社會比較並不全是有益的,也存在一定問題。

如果一個人總是向上比較,拿自己去和比自己強的人比較,他可能會多次體驗到一種挫敗感和自卑感,不利於建立自信。

如果總是向下比較,去跟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比較,他就會過分自我樂觀,容易迷失自己,不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不僅不利於提高自己,還容易讓他人覺得這個人自負、傲慢,影響人際關係。

所以,比較合適的一種社會比較模式應該是,在“向上比較”和“向下比較”之間尋找到一個平衡點,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

我記得,在我小時候,我母親常說“咱們家的家庭條件,大概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

第二,與家庭的教養方式直接相關。

作為父母,如果我們來反觀一下,就會發現,我們自己有時也會存在一些攀比的心理和行為,只不過成人的這種攀比行為不像小朋友那樣明顯地表達出來,可能隱藏得更深一點,或者更含蓄一些。

現在有個流行語叫“凡爾賽”,就是一種表面上聽起來是謙虛,但實際上在炫耀的一種行為。

有的父母經常在單位裡和同事比較,在家裡拿自己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這種思維模式或者行為模式,在無形當中就也傳承給了孩子。

父母需要反思自己,在生活當中,我們是不是過於愛攀比孩子了?

有的家長容易向上比較,經常說“你看看人家誰,再看看你。”這種比較讓父母自己心情不快,孩子也深受打擊。

還有些父母喜歡在別人面前炫耀自己孩子比別人做得好的部分,“我家孩子特別優秀,又得獎了;我家孩子就是聰明,又考了全班第一;我家孩子最有教養,比外面那些熊孩子強多了……”

這種向下比較容易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缺點,“我是最棒的”,這其實不利於孩子形成客觀的自我評價,較難面對挫折,同時也不利於他們的人際交往。

父母為什麼愛攀比孩子?

一、有些父母自身從小就是被比較著長大的,所以從思維和行為上將這種“攀比”傳承了下來。

二、有些父母需要透過比較來獲得一個評價。表面上攀比的是孩子,從深層次原因來分析的話,實際上是在比自己,把孩子的表現作為衡量自我價值的標準之一。

從文化環境角度來說,也是如此。我們經常說,一個孩子優不優秀,背後反映的是父母的水平和教養。這無形當中給父母帶來了很多壓力。

在“從前慢”的傳統生活方式中,一個家庭當中往往有多個孩子,我們說“龍生九子,子子不同。”

大家都能理解每個孩子各有所長,個性不同。

現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或者兩個孩子。對於家長來說,壓力在於:如果孩子培養得好,那就是100%成功;如果孩子沒培養好,就是100%失敗。

尤其是在孩子工作以前,最簡單粗暴的衡量標準就是學習成績。

其實,家庭環境固然重要,但是我們也要知道:未來孩子發展成什麼樣,影響因素不僅僅是父母的教養方式,還跟社會環境,學校環境,人際關係,很多偶然因素有關。

孩子愛攀比,家長應該怎麼辦?

第一、分析孩子攀比行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比如說,有些孩子常在物質方面進行攀比,這也許是因為父母常常提到“名牌”,也許是因為曾經受到同學的嘲諷,也許是曾經跟父母提出過物質上的一些要求,可是父母嚴辭拒絕…等等,家長要去了解背後的原因,然後才能相應地引導。

第二、引導孩子多方面、較客觀地評價自己和別人。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正在逐步認識“我是誰”。

客觀來說,我們每個人既有自己的優勢,也有自己的侷限,我們帶著自己最獨特的特徵性去不斷髮展自己,充分享受我們自己的生活。

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列表,分別寫出孩子自己的若干優點和弱點。然後,父母也可以寫上對孩子比較認可的方面,以及期待孩子做得更好的方面。

第三、父母以身作則,減少自己的攀比行為。

首先,減少自己與同事、朋友在工作業績、物質生活等方面攀比的語言和行為。其次,少拿自家孩子去跟別人家孩子比較的語言和行為。

這方面我們要向孩子學習。年齡較小的孩子們很少對我們說“別人家的父母”,反而都認為自己的父母是最好的。

當然,隨著年齡增長,有些孩子更可能說出“如果你們像某某一樣,我的生活會更好。”這樣的話。一方面這是孩子習得了家長的語言模式,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孩子受挫時一種推卸責任的說辭。

當我們對孩子說,“你看人家誰,別人家的孩子……”雖然父母本意是希望孩子能夠多向別人學習,但孩子其實非常反感,他會覺得“父母不認可我”,或者有的孩子將父母的評價內化成“我不行,我就是不如別人好。”所以,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盧勤在《把孩子培養成財富》一書中提到,她的兒子剛上初中的時候成績不太穩定。

有一天,孩子放學剛一回家就馬上就去寫作業了,盧琴就知道“孩子表現這麼乖,肯定有情況啊。”

果然,臨睡前,兒子送給了盧勤一個通知:明天要開家長會。盧勤猜測,這次兒子肯定是沒考好呀,但她什麼也沒說。

第二天的家長會上,班主任給大家分析了考試成績,並將孩子們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是成績優秀的,第二類是進步很大的,第三類是最有潛力的。盧勤的兒子被老師分到了第三組。

我們看到,這位班主任非常有教育藝術,她沒有傷害到任何一個學生,也讓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非常有信心。盧勤的兒子雖然成績不好,但被老師歸入了“很有潛力”一組,他認為自己是非常被老師肯定的。他回來還跟媽媽說,“雖然我現在成績不是很好,但是我很有潛力,將來我會越來越好。”

正因為孩子抱著這樣一個信念,後來的學習成績果然上來了。

現實是,我們很多家長,最擅長批評、指責、嘲諷,而在挖苦諷刺打擊當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就很容易消極和退縮,一想到學習,他就會建立一種消極的條件反射。

結束語

盧勤說,“一個孩子的長大要經受人們無數次的評價,不管別人說什麼,父母的評價永遠是基石。家長一定要記得,孩子的成長比分數更重要。”

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也告誡過父母,他說,“我們不要讓孩子成為人上人,不要讓孩子成為人下人,不要讓孩子成為人外人,我們要讓孩子成為人中人。”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我想提醒家長:想要孩子不攀比,我們自己先要做好表率,更要為孩子的心理成長保駕護航,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積極樂觀、平和友好、心理健康的人。

-----------------------------------

參考書目:《兒童心理十萬個為什麼》、 《 把孩子培養成財富》。

作者簡介:大魚老師,70後,兩娃媽媽;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APPC少兒心理諮詢師;繪畫心理分析師;從業12年。大魚工作室創始人,明日生涯教育研究院研究員,市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心理輔導老師,上海鵬菲智心簽約心理諮詢師,東方教育時報專欄作者。

5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要警惕季節性抑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