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會社交焦慮?
-要點-
一.社交焦慮的幾個核心原因及對應建議
1. 社交處境
2. 性格特徵
3. 失態經歷
4. 負性信念
5. 社交技能
二.深呼吸放鬆訓練
為什麼你會社交焦慮?有的人覺得,我是天生的,從小就膽小害怕。
有的人是有過尷尬的社交經歷,然後就開始害怕社交了。
也可能,你也說不清自己是為什麼。
我們來從相對專業的角度和大家探討一下,幫助你找到你的癥結所在,以便能更好地擺脫它。
我們之所以害怕社交,很顯而易見的一點就是,我們渴望在別人心目中留下好印象。如果無論對方怎麼看你,你都毫不在乎,那自然不會緊張害怕。
所以說,第一個影響因素就是我們的社交處境。
我們的緊張程度,很多時候取決於交往的物件和當時的情境。
比如跟異性交往,對方越是優秀越是漂亮,你越是喜歡TA,也就越容易緊張。
如果這次社交很重要,比如面試,對方掌握著“生殺大權”,那自然也更容易緊張。
很多人在第一次跟人見面時會緊張,這也是因為太在意給別人的第一印象。
針對這一點,我想提醒你,如果你只是對某些人或者某些場合有社交焦慮,留意這個人或者這個場合,對你有什麼特殊的意義,不要把這種感覺泛化。
有些朋友會因為焦慮感太強烈,於是過度地責備自己,而對更多的社交情境感到戒備和警惕,結果害怕的情況越來越多。
當然,社交處境只是非常表面的原因,它的背後是性格因素。我們都有這樣的認識,內向、膽小和完美主義的人,更容易社交焦慮。
你可能比較謹慎,怕出錯;也可能爭強好勝,對自己要求很高。
所以在腦子裡常常有這樣的信念:“我一定要讓對方滿意”、“我的表現很重要”、“我不能做不好”。
帶著這樣的想法,很容易誇大社交中的挑戰,一個小危機也會放大幾倍去看,焦慮感自然會提高。
也可能,你總是要為一次談話做好充足的準備,才願意開始,比如為一次約會提前準備好話題,為一次5分鐘的發言提前練習1個多小時。
很多朋友害怕突如其來的社交場合,感覺毫無準備,就會很擔心很焦慮。
還有一些朋友會有電話焦慮,就是接聽電話會發慌,因為不知道對方是什麼狀態,感覺心裡沒底。
這些都跟完美主義的性格有關係。
這裡需要糾正大家的一個認知,就是關於內向和社交焦慮的關係。
很多人都覺得內向就是不敢社交,但其實這是誤解了內向的朋友,他們只是更偏愛獨處,不喜歡主動社交而已。
有些內向的人在需要的時候,是非常善於社交的。
正是因為大家常常給內向貼上“不善社交”的標籤,內向的人自己也這麼看自己,所以才導致內向的人似乎真的更容易社交焦慮,這是一種消極的暗示作用。
另外,社交焦慮還可能是因為你的控制慾太強。
其實,別人怎麼看你,這往往不是你自己可以控制的,主動權在對方。
但你非要去控制,幻想怎麼做才能讓對方如你所願,那感到不安也就容易理解了。
改變性格是比較難的事,但你可以審視一下自己的社交動機,看看是不是你內心帶著一個非常強烈的期待,比如“我一定要表現得很好”,“我要對方跟我聊完之後更喜歡我”,“我不能暴露出任何缺點給對方看到”?
嘗試把你內心的期待寫下來,然後用“希望”“也許”這樣程度相對較弱的詞來替換你原來的表達,比如“我希望可以表現好”,“我希望對方會更喜歡我”,“也許我會暴露出一點不足,不過這沒多大關係”。你可以試試看,這樣調整你的期待,或許會帶來很不一樣的感受。
除了社交處境和性格,第三個原因就是過去有過失態的經歷。
就好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過去的社交失敗留下了心理陰影,導致一遇到類似的情況就會害怕。
有個來訪者,在一次小組發言時說得不恰當,有人忍不住笑了,他感到很尷尬,從那之後就害怕發言,能躲就儘量躲,不得已要發言,就會條件反射地緊張不安,擔心別人再取笑他。
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常常會說服自己,那是上次,都過去的事情了,沒有必要再害怕。
但常常沒用,相似的場景一出現,不由我們去想,就已經有了焦慮的反應。
有時候我們都搞不懂到底在怕什麼。
這其實是因為在我們的大腦中有一個很原始的腦區,叫作邊緣系統,它跟我們的情緒和記憶相關。
之前那次經歷太刺激,所以你的身體記住了某種特定的反應模式。
你可以想象潑一杯水在一個斜坡上,它會順著某個方向往下流。之後你再倒水上去,水就會很自然地沿著原來的痕跡流。
類似地,你一遇到類似的情況,這個腦區就會被啟用,你就會不由自主地害怕,想逃跑或者身體會發僵。
邊緣系統很原始,所以很難用道理去馴服它。
想要改變你的反應模式,就需要不斷去經歷你害怕的場景,用新的反應去取代它。
就好像你不停地倒水上去,水就會開闢出更多的道路向下流。請你一定要行動起來。
另外,需要重點來聊一聊負性信念。
很多人自尊心很敏感,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很難被別人認可,或者認為別人很難相處,因此會對自己不滿意。
他們一旦有不完美的表現,比如說錯了一個字,聲音有點顫抖,就會很敏感會不會給別人不好的印象,於是特別注意自己的表現。
而且會特別留意對方的一顰一笑,如果對方皺了一下眉,或者打了個哈欠,他們就會非常警惕,覺得這表示對方有些不滿。
這在心理學上叫作注意偏好,因為擔心會出問題,所以反而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這上面,結果就往往總是能找到不滿意的地方,而對積極的訊號視而不見。
這會導致三個消極影響,
一是你會誇大負性的資訊。比如你感到很緊張,但其實你的臉紅幾乎讓人察覺不到,你也會堅定地認為自己滿臉通紅,因此很尷尬。
其次是你總在注意這些跟講話內容無關的資訊,自然就會忽視真正要講的東西,結果可能講著講著就忘了要說什麼,正常的人際交往就受到了影響。
第三個影響是,這樣一來,你擔心的事情就真的發生了。你就會覺得,我果然是不夠好,對方果然很難搞。你的負性預測得到了驗證,於是內心的負性信念更牢固了,形成惡性迴圈,面對下一次社交就更焦慮了。
如果你還有糟糕至極的認知偏差,也就是會誇大這次社交失敗給自己帶來的損失,覺得完了,我失去了一個朋友,或者一定會影響我的工作機會等等,那下次社交更是會加倍焦慮。
其實跳出來看,社交中出現的很多情況都是很正常的,但社交焦慮的人會把這些正常的東西當作是不對的、不正常的,於是加倍注意,結果越來越敏感。
心理學認為這是精神互動作用。
有一個來訪者,他在向領導彙報工作時比較緊張,說話時出現口吃,領導安慰說你不要緊張,他聽到後反而更緊張了。
類似的情況,我們幾乎都遇到過。
可是他把自己偶爾的一次口吃很當回事,不希望它再出現,說話時刻提醒自己不能口吃,這樣一來口吃出現得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
這就是精神互動作用,越想克服某個問題,就反而越會加劇它,最終形成惡性迴圈。
後面我們會結合具體的社交情境,來帶領大家學習怎麼改變內心的負性信念。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缺乏社交技巧。
有些朋友可能從小父母管教比較嚴,或者父母過度保護,因而失去了很多社交鍛鍊的機會。
比如不知道怎麼說開場白,怎麼禮貌地插話,怎麼傾聽對方的言外之意,怎麼作出迴應,因此在社交場合往往不知所措。
希望你有一個意識就是,先下水才能學會游泳。
不要覺得自己不善於社交,於是不敢去做。
其實社交技巧並沒有你所認為的那麼重要,只要真心相待,對一般的社交來說就足夠了。
所以哪怕你缺少社交技巧,也不應該成為你不敢社交的阻礙。
最後,帶領大家來做一段練習,幫助你初步克服內心的焦慮感。請你找到一個安靜的獨處的環境,如果你現在在外面,建議你換一個時間再來做這個練習。
現在,請你坐好,感覺一下自己的姿勢夠不夠舒服,你可以做一些必要的調整,讓自己處於一種最舒服的姿勢。
調整好之後,輕輕閉上你的眼睛,然後,請跟我做幾次深慢的呼吸。
注意吸氣的同時,腹部往上隆起,呼氣的同時,腹部漸漸下沉。
深深地吸氣,緩緩地吐氣……再深深吸氣,緩緩吐氣……
你每做一次深呼吸,都能感覺比之前更加地放鬆。
很好,再做幾次這樣的深慢呼吸。
現在你感覺很放鬆,很放鬆,請你回想一個你害怕的社交場景。
感覺一下畫面中都有誰,有什麼聲音,誰在說話。
此時,你的身體有什麼感受?你有什麼樣的情緒?不管是什麼,都允許它們存在,不要試圖控制你的感覺,不管它們是愉快的,還是不舒服的,都讓它順其自然。
反覆練習深呼吸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