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自我理論

對於自我你有什麼樣的概念?你認為你的自我與所反映的世界一致嗎? 你在朋友及家庭面前儘量展現出了一貫的自我嗎?積極和消極的經驗對你思索自成的方式有什麼樣的影響?

歷史回顧

詹姆士是關注自我研究的最堅定的早期倡導者。詹姆士將自我經驗分為三個部分:物質我(與周圍物質客體相伴隨的軀體我)、社會我(關於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的意識)以及精神我(監控內在思想與情感的自我)。詹姆士認為,一切與自身相關的事物都會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自我的一部分。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朋友或家庭成員——自我的一部分——受到打擊時人們會做出防禦性反應。

自我概念的動力方面

自我概念是一個動態的心理結構,它引發、解釋、組織、 傳遞,調節個人以及人際間的行為和活動。自我概念包括許多部分,其中有:關於你自己的記憶;關於你的特質、動機、價值以及能力的信念;你最想成為的理想自我;你預期要扮演的可能自我;對你自己的積極或消極評價。

自我感中另一個重要的認知成分:可能自我。馬庫斯和她的同事將可能自我定義為“我們非常想達到的理想自我,也是我們可能達到的自我以及害怕實現的自我。可能自我能夠刺激行為——透過讓你考慮你的“自我”能去向何方來刺激行為,無論向好的方向還是壞的方向。

實驗:人們是否已經做好為人父母的準備。

研究小組設計了一個評估工具,用來測量年輕人是否能想象他們自已如何為人父母。參加研究的683個大學生要對量表中諸如“我認為我將來會結婚但不會要孩子”的陳述作出評定,從非常不像我到非常像我進行評分。為避免參與者猜到研究目的,涉及為人父母的問題被分散到一個更大的問卷中。在完成問卷後,每個學生得到一個“為人父母之可能自我分數”。

總的來說,男女之間在分數上沒有顯著差異。不過,研究者將得分特別高或低的男女參與者分組。入組的參與者對最像帶中嬰幼兒的表情做出從“快樂”到“煩躁不安”的評分。PPS得分高的學生比得分低的學生,一致性地對嬰兒給出更為積極的評價。

你能想到一個人想象自己為人父母的能力為什麼會對他解釋嬰幼兒的行為產生影響嗎?

7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心理學」你的孩子為什麼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