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昨天晚上跟學醫專業的妹妹聊天,接觸到一個新概念“家庭氣氛建設”。家庭氛圍我一直覺得是每個家庭成員的個性形成的環境,至於有意為之,抱著某種目標而去特地建設的行為,我想很多家庭都沒有做過。

於是,我仔細觀察了家裡的爸爸和大寶。爸爸喜歡自娛自樂,遇到不順心或者不開心的事,總能在手機上找到自己的興趣,盯著手機默默偷笑。而大寶則是學習捱罵的時候最沮喪,有時候逗她開心也是件很困難的事情,不過意外地發現父女倆很有共同樂趣,可以一起津津有味地看動畫片,時而互相聊聊裡面的人物(在我看來很無趣的動畫);也可以嘻嘻哈哈,你來我往地打一架直到累趴下為止。這個現狀,我還是很欣慰的,但既然從專業的角度有家庭氛圍建設,那應該要重視這塊內容了。

孩子的成長學習要重視,家庭氣氛建設同樣不容小覷。父母在教孩子學習的時候,經常恨鐵不成鋼,我自己也是,輔導作業開始的時候對自己說,要好好教,但兩三次一解說,孩子還是出差時,便忍不住提高分貝,指手畫腳,重則嚴厲斥責+動手動腳。但長期以往,對孩子的心靈傷害是無形的,大資料分析,心理疾病出現的比例在不斷攀升,年齡趨勢也越來越年輕化,小童化,就是因為大部分家庭重教育而輕視了氛圍建設。

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認識到”家庭氣氛建設“這個概念及重視它,仔細觀察每個家裡成員的特性,營造溫馨家庭。

4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戀愛中的九大心理學效應,很虐,很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