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烏合之眾這本書在中國能廣為流傳這個書名的作用不可小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詞能夠給群裡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印證了書中的某些觀點。

何為心理學上的群體:

群體,從心理學的角度講,100個人在某個場所聚集,如果沒有特定的目的,並不能構成群裡。自覺地個性消失,思想感情的統一,是群體即將誕生的預兆。我們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這種群體,比如追星,散佈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分散的個體,因為一個明星而產生的一樣的目的,從各地去看明星的演唱會,這些人就是心理學上的群體。

為什麼平時平和,無害,正直的人,往往會做出最瘋狂的事情:

心理學意義上的群體一旦形成,個體的個性就會消失。群體最明顯的一個特點是:個體融入到群體後,不管是誰,也和其生活方式,職業,性格,才智沒有關係,都會被群體性格纏住,僅僅以為他們成了群體這一事實,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就會變得完全不同。單獨的個體不會產生或者不會付諸行動的思想,在成為群體後就會爆發出來,甚至更加瘋狂,殘暴。所以歷史上的文革時期,還有現在網上的鍵盤俠都是這樣的案例,用一個成語概括就是,法不責眾。

會變成這樣的3個原因:

1. 個體群集後,會僅僅因為變成複數而獲得一種無所不能的強大感,使他敢發洩本能,而他脫離群體時本來是可以壓抑這些慾望的。他會考慮到群體的匿名性及相應的無責任性,不再想約束自己。

2. 傳染。類似於催眠之類的現象。在群體中,任何情緒和行為都會傳染,而且傳染性很大,大到個體會欣然接受為了群體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比如宗教,就是此類。

3. 易受暗示性。個體構成群體後,某些官能被摧毀,而某些官能異常亢奮。一經蠱惑,他就會遏制不住去做某件事。一個人是沒辦法抵抗洪流的。

上面這是三個重要的原因。

群體比單獨的個體更加容易做出出格的事情,但是也更加勇敢。宗教為了信仰,軍隊為了勝利,比賽為了榮譽,等等,都是群體性導致的。

9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普通人難以發現的5個認知錯覺,能克服的人,思維都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