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心理,是每個人都會產生的,沒有人能夠一直保持自信的狀態,在某些特定的情景中,人就是會不自覺地產生自卑感。
自卑本身並不可怕,適度的自卑能夠促使人想要變得更好、更強。
對生活有不良影響的是自卑所帶來的“併發症”,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解決這些“併發症”。
情感關係中的自卑的“併發症”:
自殺式單身。很多單身的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狀態,他們往往看起來好像對於脫單這件事情很著急的樣子,但實際上沒有任何的行動,只是停留在幻想擁有愛情,那些經常說感情要看緣分的人,往往是這種人。
與異性交往中容易情緒化。有些男生只要與異性開始交往,就特別容易情緒化,患得患失,總是想要去猜測對方的想法。
很多女生也會有同樣的問題,面對自己喜歡的異性,就不會正常思考。說話、做事都開始不自然,生怕說錯話、做錯事,讓對方不開心。
情感關係中,當你不能完全放鬆地與對方相處時,兩人的關係就很難向前推進,只能停留在尷尬的階段,很多人的尬聊就是這樣產生的。
對方態度變化時,容易陷入自我懷疑。當對方的態度冷淡時,會產生自責的心理,認為自己不夠好,對方一定不喜歡自己;
而當對方態度熱情時,第一反應就是懷疑,對於對方的真心存有疑問,這種情況女生比較常見。
總之是沒有辦法接受對方態度的變化是正常的,並且習慣於把造成對方態度變化的原因,歸結到自己的身上。
容易產生僥倖心理。當一個人對自己沒有一個準確的認識時,也就沒辦法正確地看待兩個人的關係。即使事實擺在眼前,也視而不見,存在僥倖心理,很多備胎、舔狗就是這樣的心理。
比如,明明對方已經明確表示過不會喜歡你,但是隻要對方主動聯絡,你就產生幻想,認為自己還有機會。
這些“併發症”對於兩性交往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很多人明明很有機會擁有美好的愛情,但最後都因為沒辦法解決這些自卑所帶來的問題,與幸福失之交臂。
如何去除自卑帶來的“併發症”?
其實仔細看這些問題,會發現人一旦陷入自卑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敢想,也不敢做。”所以才會前面所說的那些問題。
比如有的男生遇到喜歡的女生,從一開始就不敢想女生能夠成為自己的女朋友,即使有機會跟她相處,心裡認為自己是配不上女生的,並且認為女生早晚都會離開自己。
這樣就會導致你在與女生相處的過程,總是想要表現得跟自己平時的樣子不同,比如自己明明喜歡玩遊戲,在女生面前非要說自己愛看書;明明自己喜歡吃火鍋,跟女生在一起就非要去吃西餐……
因為你心底裡覺得自己本來的樣子不夠好,所以為了迎合女生,就會想要去塑造一個虛假的形象,但這種裝出來的形象跟自己原本的樣子是割裂的,所以才會產生“尬聊”、自責、自我懷疑等等這些問題。
上一篇文章中,說到的例子渣男喬永照,就是典型的自卑心理,他認為妻子瞧不起他和他的家庭。
其實根本原因是他自己接受不了自己的出身,並且他心裡一直覺得自己配不上妻子,所以才會在妻子的面前偽裝自己,不敢做真實的自己,而這種偽裝讓他很累,但又找不到解決的辦法,所以選擇了出軌作為出口,最後傷害了兩個女人、兩個孩子。
(不清楚這個例子的朋友可以參考昨天的文章《自卑感是男女關係中最大的殺手,深度解析它所產生的心理機制》)
想要解決自卑帶來的“併發症”,就要做到“敢想、敢做,敢做、敢當。”
首先“敢想”,敢想不是空想更不是妄想,而是有邏輯的思考。
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和達成目標所需的方案、步驟,包括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問題和解決方案。
當你真正能夠做出這樣的思考時,就能夠增加行動力,做到“敢做”。
比如說把脫單當成目標,制定計劃、實施步驟。
脫單首先需要認識異性,那就要思考有什麼渠道能夠認識異性,自己計劃用多長時間來去認識多少個異性,並從中選出能夠發展的女生……
根據自己的需求、時間,來制定方案、步驟,最後確定投入成本和止損的範圍。
當你的每一步都能夠想得清楚、明白時,就能馬上去實施,實施的過程中,不斷的根據現實情況修訂方案,以保證目標的達成。
當一個人非常清楚自己該怎麼做的時候,就不會陷入負面情緒,而是專注於解決問題。
這跟空想有本質的不同,空想只會讓人陷入情緒不能自拔,因為只有問題,而沒有解決辦法。
按照自己的計劃去實施,並且能夠承擔後果,這就是“敢當”。
男生與女生相處的時候,與女生聊天、約會就是因為喜歡對方,但很多人就是不敢承認,還會拼命想辦法掩飾。
這樣就會在兩人相處中的一些關鍵的節點上沒辦法推動關係的發展,這就是典型的“不敢當”,因為內心害怕承擔失敗的後果,這種表現特別容易引起女生反感。
“敢想、敢做,敢做、敢當”需要一個人能夠正視自己,接受自己,在接受自己的基礎上,努力去提升自己,當自己變得更好,人才能更加相信自己,這樣才能形成一個良性的迴圈。
任何的改變都是需要時間的,想要更有勇氣、更有信心也是需要透過不斷的訓練才能提升的。
“如果我們夏季必須要戰鬥,我們在冬季就必須要訓練自己。”——《沉思錄》
當你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且開始去做出改變時,你就已經在為“夏季的戰鬥”做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