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1、拆屋效應

小A:在嗎,你的物件能不能借我一下?小B:不能。小A:那,借我1000塊可以嗎,我下個月還你。小B:好吧。

正如魯迅所說的:

“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裡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

這句話魯迅真的有說過。

這種先提出很大的要求來,接著提出較小、較少的要求,在心理學上被稱為" 拆屋效應"。

在生活中,如果你想求人辦事,你怕對方拒絕,可以先提出一個比較難辦的事情。

再提出一個相對簡單的事情,對方會因為初次拒絕的愧疚心理而快速接受二次請求了。

2、煤氣燈效應

它源於一部1940年的黑色懸疑電影《Gaslight(煤氣燈)》。

故事主要講述了少女寶拉因為姑媽意外身亡而繼承鉅額遺產,青年安東為了謀取她的遺產,用類似精神控制(pua)等方法企圖把寶拉逼瘋,將她送進精神病院。

而“煤氣燈效應”又叫認知否定,其實就是一種心理操控和洗腦。

操控者總對受害者說“你不行”“你有問題”“你這樣不對”,甚至還會新增一些莫須有的罪名,讓受害者時常遭受打擊,自信心很低,覺得愧疚,從而徹底依賴操控者而活。

戀愛關係中,如果有遇到這樣的物件,趕緊逃,無論男女。

3、稀缺心理

經濟學意義上的稀缺決定了商品價格,而人的心理和認知意義上的稀缺,在一定程度上伏獲了我們的大腦。

這件衣服,這條街就這麼一款;

這個包包是限量款的,全世界沒有人能跟您撞上;

這次訓練營,只開放100個名額,錯過了就沒有了;

於是,買買買……

4、資訊繭房效應

網際網路給我們製造了一個資訊海洋,但“演算法”和“自我選擇”卻在編織一個個資訊繭房。

“資訊繭房”這一概念,最初是在桑斯坦的《資訊烏托邦——眾人如何生產知識》一書中提出的:

意指在資訊傳播中,因公眾自身的資訊需求並非全方位的,公眾只注意自己選擇的和使自己愉悅的領域,久而久之,會將自身像蠶繭一般桎梏於“繭房”中。

舉個栗子:

搜尋了禮物推薦,不久購物平臺就會推送一堆可送禮的物品給你。

5、誘餌效應

是指人們對兩個不相上下的選項進行選擇時,因為第三個新選項(誘餌)的加入,會使某個舊選項顯得更有吸引力。

舉個栗子,關於訂雜誌的套餐:

①在電腦和手機上閱讀電子版,每年50美元;②電子版+印刷本,也就是說能用電腦和手機閱讀,還能擁有實體書,每年100美元。

你會選擇買哪個?

實驗結果是,100名學生中,有68個學生選擇了電子版,另外的32個學生選擇了印刷版加電子版。

我們現在再加入第三個套餐:

二次實驗結束後,100個學生中沒有一個學生只買印刷版,但是這一次,有84個學生選擇了100美元的電子版和印刷版。

這種“非對稱壓倒劣勢”地使得“目標”選項差更具吸引力。

畢竟誰那麼傻只買印刷版呢?

有時候買手機比價,也是有這種套路的。

6、彩虹屁效應

魯迅先生說,殺人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捧殺,另一種是棒殺。

捧殺就是我們常說的彩虹屁。

捧殺是一種更為隱蔽有效的“殺”法,其妙處在於,溫水煮青蛙,一鍋水慢慢加熱,慢慢沸騰,等你覺察,為時已晚;棒殺則不同,當頭一棒,眼冒金星,扛不住,就一命嗚呼了。

警惕別人突如其來的吹捧,小心捧得越高,摔得越慘。

7、捆綁情感銷售

鑽石——愛情: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方太水槽洗碗機——親情:幫爸媽做點小事,就是了不起的事!

8、雙選法則

我覺得這個我家樓下那個賣武大郎燒餅的大娘,玩得很溜。

她總問我:你想加一個雞蛋,還是加兩個雞蛋?

再舉個栗子:

你今晚想跟我去看7點的《唐人3》還是看8點的《李煥英》?

看出來了嗎?

9、羊群效應

劉謙曾經在北影的一個講座裡說過,模仿暗示的作用。

比如魔術師在表演的途中會停下來,突然望向最後一排的觀眾。

那這時候,臺下的觀眾會怎麼做呢?

當然,觀眾們就會跟隨視線去看最後一排了,而此時魔術師就是利用觀眾分神的時候,去把一些事情給做完了。

模仿暗示其實也就是等同於羊群效應。

有這麼一個故事:一頭驢,平常都吃著主人拿給它的青草,時間長了也就慢慢地變得不喜歡吃了。

有次無意中,主人在它的草料中加了一把鹽,驢覺得草料立刻就變得有滋有味了,於是驢就問主人在裡面加的是什麼,主人說是鹽。

於是驢就宣佈,從此以後,不吃草料了,每天要光吃鹽!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別人需要的才是最好的,再多的錦上添花都比不上一次及時的雪中送炭。

11、權威效應

美國曾經有一項著名的研究……

馬雲、褚時健、馬化騰、王思聰等等名人說過……

哈佛大學一項研究表明……

某某演員、某某歌手、某某主持人、某某醫生說過……

為什麼,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

為什麼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因為前者是群體的增力作用,後者就是群體的減力作用。

這種由不同的角色扮演者組成的群體產生的內聚力或摩擦力,在社會心理學上,統稱為“關係場效應”。

也就是說,在角色群體的活動效率中,既可能產生增力作用,也可能導致減力作用。

通俗來講,群體合作呢,不能迷信說群體力量一定比個體力量更大,最重要的還是看各自的優點,儘量互補,而不是互相多餘。

13、聚光燈效應

“聚光燈效應”又叫做“焦點效應”,指不經意的把自己的問題放到無限大。

這類人往往會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並且高估別人對自己的關注程度。

比如說,上臺演講的時候嘴瓢了,自己就一直耿耿於懷,擔心別人心裡怎麼想你,是不是在看你笑話。

以至於,後面變得越來越害怕與窘迫。

其實完全沒有必要,事實上,除了你沒有人會一直記得這件事。

14、近因效應

近因效應,是指當人們識記一系列事物時對末尾部分專案的記憶效果優於中間部分專案的現象。

曾經看過一個實驗,兩個面試者去面試。

一個先說了自己缺點,再說優點。

一個先說了自己優點,再說缺點。

你猜那個被錄用了?

沒錯,就是第一個,因為招聘者對於“最後的內容”會記憶比較深刻,自然就優先錄取前者了。

15、破窗效應

一幢建築物有破掉的窗戶,沒有及時修繕。

那麼就可能會有更多的破壞者去破壞更多的窗戶。

甚至還會得寸進尺,闖到建築裡去,如果發現無人居住,可能還會在那裡定居或者縱火。

一個旅遊景點有了一個垃圾,沒多久就會有一堆垃圾;

一個白牆有了一個塗鴉,沒多久就會遍地塗鴉。

簡單來說,就是其他人也會受到這種示範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做更多爛事情

反之,就像我們見過的民生新聞,卡車司機的蘋果掉了滿地,如果有一個人願意幫忙撿起來,那麼其他人也不會私吞蘋果。

也叫“光環效應”“成見效應”。

比如說,你最初覺得喜歡一個人,覺得他很帥、很有禮貌,那麼就會覺得他身上的其他品質也應該是好的,甚至連放p都應該是香的。

有點像“愛屋及烏”的意思,而且這種效應會經常發生在戀愛中和崇拜偶像中。

事實上,以偏概全要不得,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的塌房事故了。

17、凡勃倫效應

這個效應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注意到,因此被命名為"凡勃倫效應"。

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賣得越暢銷。

更簡單來理解就是,高階消費人群影響能夠帶動消費行為。

生活中,就是一樣款式的鞋子,普通鞋店100元。

但是進入了大商場的櫃檯,可能就要上千元,但依舊有人願意購買,因為他們追求的不是直接的物質滿足,而是心理上的享受。

18、超限效應

凡事過猶不及。

有這麼一個故事:馬克·吐溫聽牧師演講時,最初感覺牧師講得好,打算捐款;

10分鐘後,牧師還沒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決定不捐了。

在牧師終於結束演講開始募捐時,過於氣憤的馬克·吐溫不僅分文未捐,還從盤子裡偷了2元錢。

而這種由於刺激過多或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現象,就是"超限效應"。

就好像我們在批評別人、伴侶,或者教育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一直叨叨叨個不停。適可而止,才是妥帖的方式。

你學會了嗎?

12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星星橋家長故事|10歲自閉症孩子的患癌母親是有多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