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極為常見的現象,但問題的根源卻總是被人忽略,可以肯定的講,凡是出現反覆的抑鬱症患者,不是缺少心理治療的環節,就是心理治療的效果不佳。因為藥物治療只能解決生理性問題,緩解身體上的不適症狀,無論是中藥還是西藥,只要服用一段時間,體內所缺乏的元素都能得以調整補充,身體上的抑鬱症狀自然也就感覺不到了。常言道“心病還需心藥醫”,問題是無論是中藥還是西藥,截止目前為止,沒有哪一款是治療心病的。
絕大多數抑鬱症都是由心理問題導致的,只有一少部分是因為生理問題影響心理產生的,但歸根結底還是心理問題,也就是說抑鬱症的“病灶”在意識與潛意識層面上。如此一來,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抑鬱症患者會有反覆了,因為治療不徹底,只是暫時的緩解了身體症狀,沒有將病灶從心理層面上祛除,所以停藥後體內元素就匱乏,症狀就會從身體上反應出來,再加上心理的制約作用,內分處於內泌紊亂系統失調狀態。
抑鬱症的正確解決方案是:
1、先測試評估抑鬱的程度、形式及病因所在;
2、病症的初級階段可以直接進入心理治療,更本不需要服用藥物;
3、到了中重度階段,或者抑鬱症患者有抗拒和牴觸心理治療的表現行為,這個時候必須服用藥物,先把身體上的不適症狀緩解了,這樣就能消除他們的牴觸情緒,從而接受心理治療。
4、心理治療主要是針對抑鬱病灶或誘因內容,旨在消除“心理印痕”;
5、只要是抑鬱症就必須接受心理調整與治療,輕微者亦可進行自我調整與改善,可以不服用藥物,但絕不能缺少心理治療這一關鍵環節。
6、抑鬱症患者的大體形式表現基本一樣,幾乎都是因體內元素匱乏,導致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作用失衡。但從導致的誘因及程度,及患者的基礎性心理狀況等差異,則需要一案一例的進行治療方案的設計,需要精準的治療方能得以治癒。
從莫名其妙的染病形式,到病症群體的蔓延,人們對“抑鬱症”已經不再陌生,且在討厭的基礎上又產生了恐懼,彷彿染上抑鬱症就難以治癒了,更有甚者覺得抑鬱是件丟人的事,不敢公開求助與治療,致使越是掩飾病情越嚴重。其實,抑鬱症並不可怕,如果積極的去預防,一輩子都不會染上此病;如果積極的去求助治療,瞬間便可治癒。所以,切莫過度的誇大抑鬱症的危害性,造成沒必要的恐慌,只要態度積極端正,方式方法得當,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心理問題,治癒不了的抑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