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佳言
有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孩子對顏色的喜好真實反映了孩子的內心世界。
隨著自我個性地養成,孩子或多或少會對一些顏色有自己的偏好。
像我家6歲的兒子喜寶平時就是:
捏輕粘土時,先用完的總是他喜歡的綠色和黃色;
逛街時,如果不是他喜歡的顏色,款式再好看的衣服,他也堅決不肯試;
買玩具或者學習用品也是要挑自己喜歡的顏色......
有時候我們也會發愁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感覺跟不上孩子的節奏。
其實孩子對於色彩的偏好與執著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有時可能是被父母塑形的結果,有的則是因父母的教育方式的影響。
孩子是誠實的,他會根據自己的感受畫他所看到的世界。而孩子對色彩的選擇,透露著他們的個性和情緒。
他也許不會畫出青山和碧海,而是畫出紅色的山和綠色的海,總之孩子會自由的發揮想象力,運用豐富的色彩描繪自己的世界。
所以一起來學習一些關於色彩的育兒知識,真的很有必要。
01識顏色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本領
嬰兒眼睛視網膜上有兩種感受體,一種是處理顏色和細節的錐細胞(cone),一種是處理黑白和輪廓的杆細胞(rod)。
這些細胞在嬰兒出生時就已經有功能了。
所以嬰兒只要不是色盲,他一出生就能看得見顏色。
出生後1到3個月開始孩子具備識別色彩的能力,但由於兒童大腦尚未發育完全,所以只能辨別出鮮豔的色彩。
![](http://timg.juduo.cc/2021/03/bec39cb145d5427fab583f17fa80d331.jpg)
對幼小的孩子來說,顏色的刺激比形狀來的更重要。
大部分孩子在三歲左右,會對畫畫產生痴迷,一方面能讓自己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另一方面,孩子也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顏色去創造一些事物,從而讓自己的身心獲得極大的滿足感。
兒童心理學家阿爾修勒博士,曾就一百五十名二至五歲的孩子,進行一年有關兒童色彩的追蹤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對孩子來說,色彩與線條各有其固定的意義。
例如兩種具有不同顏色的線條重疊出現在同一個畫面上,即代表孩子內心有兩種不同的願望、感情相互糾結著。
而孩子越是極端的熱愛某一種顏色,他的個性往往越突出,這種個性也常常是他的優點或者缺點產生的源頭。
這說明孩子已經有自己無意識的色彩偏好,對於顏色的無意識選擇,不僅說出了孩子內心的秘密,還可能隱藏著孩子深層的個性與特徵。
02不同色彩裡藏著孩子的“個性密碼”
掌握了色彩心理,父母對孩子的引導可以更加準確,可以運用簡單有效的方式,對孩子的一些個性加以改善,並且和孩子更友好和諧地相處。
下面我們就來一起談一下,每種喜愛的顏色後面藏著孩子什麼樣的性格秘密,以及我們應該怎樣合理地引導?
粉色,關鍵詞:依附性特別強
有超過30%的小女孩特別偏愛粉色,父母或許認為這是“女孩子的天性”,她們心思細膩縝密,明顯的小女生特點。
日常生活和做事時也能明顯感覺到她的細心和優雅。
大量的證據表明,熱愛粉色的女孩與父母的親子關係特別黏乎,在心理上特別依賴父母,大小事希望大人替她拿主意,站在前面替她做“擋箭牌。”
也有少部分男孩會喜歡粉色,有時候會感覺缺乏一些男子氣概,性格上容易猶豫不決、左右搖擺,性格有點陰晴不定,起伏有點大。
所以,父母們要注意培養孩子做事果敢的態度,多讓孩子自己拿主意。
藍色,關鍵詞:包容乃大
說到藍色,首先想到的就是天空和大海,所以,藍色代表著深邃、寬廣,也意味著包容。
喜歡藍色的孩子大多性格比較溫和,對他人也謙遜、彬彬有禮,生活和學習上都很有自己的條理。
但這類孩子最大的缺點就是容易一個人悶著,有時候性格顯得偏孤僻,自帶點憂鬱氣質。
這時候父母可以多帶孩子走出去,去感受生活中簡單的快樂。
紫色,關鍵詞:敏感情緒化
通常喜歡紫色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非常會偽裝自己、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
他們會表面溫順、靦腆,因此也會成為大家喜歡的樣子。
但他們也會有情緒波動劇烈的傾向,只是他的情緒失控不會向外,只會向內,非常敏感,心情容易被他人左右。
父母在教導這型別孩子的時候需要多鼓勵,在孩子“鬧彆扭”的時候,千萬別呵斥他,想一想如何有效安撫他那顆“容易受傷的心”。
橙色,關鍵詞:活力與自大
喜歡橙色的孩子,一般都是群體中的“明星”,他們天真活潑又不失禮貌,特別討人喜歡。
他希望成為一切計劃中的主宰,什麼都由自己說了算。所以缺點是不懂妥協,永遠不肯立於從屬地位,專注度和精神集中力都稍欠缺。
以致於他們似乎總處在交友的困擾中:他的熱情,在新環境中很容易交上朋友,而他的自大及以自我為中心,也很容易與新交的朋友鬧翻,被壞情緒控制時還會有攻擊性。
所以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這些特點進行遊戲力的訓練,學會集中精力併合理釋放情緒。
白色,關鍵詞:完美主義傾向
有大約15%的女孩和6%的男孩有較嚴重的完美主義傾向,他們無一例外地喜愛白色。
熱愛白色的孩童幾乎都有潔癖:不願別的小朋友上他的床、用他的毛巾或借用他的文具,他本人的愛乾淨程度也是一流,夏天時一天要換三套白色衣褲,五雙白襪子。
白色作為一種底色代表著“配合型人格”,暗含孩子性格將會成為迎合他人,希望被需要,希望被認可被接受,甚至被喜歡。
這種性格家長應該多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明白生活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他人的道理,讓孩子學會自己思考,自己做判斷。
![](http://timg.juduo.cc/2021/03/dd206ac5943d4a17a52c5e00fa633032.jpg)
紅色,關鍵詞:熱情奔放
紅色與別的顏色不同,並不偏愛於男孩或者是女孩。
女孩如果喜歡紅色,一般來說她們的性格會比較熱情,脾氣也會比較的急躁。
而喜歡紅色的男孩,一般來說性格比較開朗,在遇見事情的時候容易衝動,但是平時做事非常積極,交朋友時也比較活潑。
有時候甚至覺得他們有點咋咋呼呼、大大咧咧,一天到晚竄來竄去精力旺盛。
我們應該在鼓勵這種活潑性格的同時,也要想辦法讓孩子變得更加沉穩。
黃色,關鍵詞:積極又武斷
黃色,首先想到的就是太陽,讓人感到溫暖。
喜歡黃色的孩子性格也像太陽一樣積極,有創意,有活力,給人正能量。
但這類孩子骨子裡總帶點過於自信,有時候甚至有點自以為是,對別人的意見和建議總是充耳不聞,做事比較武斷。
爸爸媽媽要從小教孩子學會冷靜思考、理解他人。
綠色,關鍵詞:討厭競爭
喜歡綠色的小朋友都有迴避競爭的傾向。
他們會是大自然的好幫手,一般來說都是比較善良的,內心非常美好,他們不僅對待事物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而且能夠在各種事物當中找尋到讓人快樂的東西。
但是在鼓勵孩子善良的同時,我們一定要告訴孩子,這世間的險惡,讓孩子在遇到困難時有足夠的應對方法。
當然,孩子喜歡的顏色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面的拓寬,小孩子的性格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都說孩子是一張白紙,最終會呈現怎樣的圖案取決於家長如何描繪。
內心豐富、色彩多變,孩子的人生應該是多姿多彩的,讓孩子擁有花一般的絢爛人生需要更多來自親人的關愛。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應該儘量的給孩子看一些鮮豔的顏色,穿鮮豔的衣服,不要主導,或者強制孩子,非要去喜歡某一個顏色。
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結合孩子的性格特點選擇更合適自己孩子的方式方法。
在為孩子選擇玩具、傢俱、圖畫書時,應多做考量,如此才能給孩子構建一個繽紛且健康的色彩世界。
一個五彩繽紛的童年,帶給孩子的將是一個快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