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一個人佔有慾太強,暴露出病態的嫉妒心理。

心理學家卡倫·霍妮認為,人們病態的嫉妒心理是造成佔有慾過強的根本原因。正常的嫉妒心理表現為,個體面臨某人可能會失去對方的愛的危險而產生的正常反應。父母常常會因為子女結婚而感到開心,但是開心之餘會有一種微弱的嫉妒心理。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再只愛自己,還要愛其他人。這些嫉妒心理在一個正常範圍內,不會產生過強的佔有慾,即阻止子女結婚。病態的嫉妒心理則表現為,個體出現持久的害怕失去對方的愛的佔有。本文將對病態的嫉妒心理,進行深度解讀。

什麼是病態的嫉妒心理?

與正常的嫉妒心理不同,病態的嫉妒心理總是伴隨著某種控制慾和佔有慾。比如:姐姐可能會嫉妒弟弟總是得到偏愛,那麼姐姐就會藉助自己的身份來掌控弟弟,讓弟弟聽自己的話。這種現象總是出現在人生的各個階段,人生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在同一個公司上班的同事,如果一個人得到了領導賞識,那麼在他以後的工作中一定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擠。歸根結底,這些都是因為個體病態的嫉妒心理造成的,渴望透過掌控他人或者佔有某人的關注和愛的方式,來消除內心的緊張和不安。

病態的嫉妒心理常常伴隨著控制慾和佔有慾,可是如果這種掌控欲或者佔有慾得不到滿足,個體就會產生詆譭、謾罵甚至攻擊行為。例如,同學之間閒聊天,有個人說某某人在事業、愛情方面獲得了不錯的成就。如果正好有個病態嫉妒心理的人在場,那麼他就會想辦法詆譭這個人。因為這種閒聊天的過程,不會讓他有機會來掌控他人,既然不能“據為己有”自然就要詆譭他了,這是病態的嫉妒心理造成的。但是大部分情況下,病態的嫉妒心理只會造成佔有慾。

人際關係中的佔有慾與病態的嫉妒心理

原生家庭關係

少數父母會有病態的嫉妒心理,他們希望孩子能夠一直在自己身邊。所以這些父母以保護孩子為藉口,不讓孩子跟同齡人交往,給他們灌輸別人不可信的思想。其根本目的,就是讓孩子一直依賴自己,能夠佔有孩子的愛。等到長大後,這樣的父母也不會希望孩子過早的戀愛,因為孩子戀愛之後同樣會造成父母病態的嫉妒心理的產生。有些父母會對子女的戀人挑三揀四,目的是希望佔有孩子對自己的愛,而不是與他人共享。即便結婚之後,原生家庭成員與新建立的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也會很緊張。

親密關係

在親密關係中,存在病態的嫉妒心理的一方會以愛的名義來佔有對方。在他們的邏輯中:“我知道你對我好,但是你對別人同樣好,因此你對我的好根本不能說明問題”。他們的交往信條就是:“你只能愛我一個人”。他們渴望獨佔對方的愛的需求,是因為病態的嫉妒心理造成的。他們認為,一旦對方對其他任何人產生興趣,都會極大地威脅到自己。儘管這種威脅可能並不存在,但是他們病態般的覺得自己會被拋棄。處於這樣一段親密關係中,會讓彼此都覺得很累。

同事關係

在同事關係中,一旦有人存在病態的嫉妒心理,就會造成整個公司不合理的競爭現象。這樣的人看不慣其他人被賞識,也看不慣別人比自己業績高。他們會想方設法佔有公司的資源,想方設法排擠比自己優秀的人。哪怕他們自己無法消化過多的資源,他們也不會尋求同他人的合作。這種不合理的競爭,是造成“內卷化”的根本原因。因為其他同事因為他的病態的嫉妒心理,不得不進行“自保”。也開始佔有各種資源,拒絕同他人合作,整個公司就會形成各自為戰的局面,毫無凝聚力可言。

如何改變病態的嫉妒心理?

明白自己的真實需求

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而不是自己想要什麼。一個人想要的東西往往不一定是需要的東西,所以會因為佔有慾而渴望得到某樣東西。這種佔有慾的本質是病態的嫉妒心理作祟,就好像別人有的東西,不管需不需要我都得擁有它。另外一種病態的嫉妒心理是:有些東西只能我擁有,別人跟我一樣擁有都會讓我感到嫉妒。這兩種情況都是因為個體沒有明白自己需要什麼,只是覺得自己想要就應該佔有或者獨佔。等到你的嫉妒心理產生的時候,問一下自己“這是我所需要的嗎?”

得到,不是一個結果而是過程

珍惜你所擁有的東西,能夠減輕你內心病態的嫉妒心理。當你覺得自己足夠充實,足夠滿足的時候,就不會嫉妒他人了。你需要明白,得到某樣東西其實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過程。當你透過努力得到某樣事物,或者某個人的愛的時候,這並不意味著結束而只是開始。你得到了喜歡的事物後,你需要珍惜它,盡力發揮它的最大價值,這叫做物盡其用。你得到了某個人的愛的時候,你同樣需要珍惜他,而不只是享受這種佔有的感覺。另外,學會捨棄一些東西,你才能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麼。

總而言之,知道自己需要什麼,遠比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重要很多。病態的嫉妒心理就是:想要的東西太多,但是真正需要的東西太少。

219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我用童話和陪伴,讓自閉症孩子學會了表達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