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奧斯卡獲獎電影《國王的演講》,講述了現任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父親,喬治六世國王治療口吃的故事,根據英國曆史真實故事改編而成。

因為種種原因,約克公爵阿爾伯特王子臨危受命成為英國國王。但他因為患有口吃,無法在公眾面前演講,也因為如此他連著在大場面上出醜,嘗試了很多傳統治療方法也都不起效果。

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接受了語言治療師羅格的治療,中間經過了一些磨合,最終喬治六世克服了自己的口吃問題,並在二戰前發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講。

生活中也會有一些人被口吃問題困擾著,越是想要流暢地表達,結果卻越是恰恰相反。時間長了,輕的會影響自信心,產生自卑、焦慮等情緒,嚴重的則會有明顯的迴避行為。

在《社交恐懼症》一書中,作者就提到了口吃恐懼,它其實是社交恐懼的一種。

《社交恐懼症》的作者王宇,是一名心理諮詢師,在國內心理諮詢機構擔任主任。他的諮詢案例近3000例,治療時長超過15000小時,經驗非常豐富。作為心理諮詢師的他,曾飽受抑鬱症困擾,後來成功戰勝了抑鬱症,同時開始幫助深陷心理問題的人們,擅長解決抑鬱、焦慮、強迫、社交恐懼等,並出版過《走出抑鬱症:一個抑鬱症患者的成功自救》一書。

《社交恐懼症》一書中,列舉了多個產生社交恐懼的因素。在書的第一部分對社交恐懼的基礎知識和初步治療做了介紹;第二部分則是深入分析了社交恐懼的本質,同時引用了一些卡倫·霍妮文章中的觀點和內容,幫助讀者意識到自己產生社交恐懼的深層因素;第三部分則是給出了一些對社交恐懼治療的理念,找回自己,才能真正戰勝社交恐懼。

縱觀全書,有大量的真實案例呈現,理論結合案例的行文方式,能夠讓讀者深入理解社交恐懼和它最真實的表現。

比如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出現的“應該”式觀念,在書中就用了一個章節的篇幅來闡釋。

被“應該”支配的黑洞,你注意到了嗎?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個真我,一個理想化的自我,理想化的自我會指引真我不斷前進。理想化自我就像一個目標,讓我們的生活有了動力和方向。

但當一個人把理想化自我當成了真我的時候,就容易陷入到被支配的黑洞。

比如當一個人的理想化自我是一個完美的人的時候,那會不斷朝著完美努力,一個不小心,甚至會逐漸把自己當成完美的人。於是,完美的人是不能有缺點的,由此產生對自己的無法接納、自卑甚至迴避。

生活中有一些人,在工作中會理想化自己和他人,認為自己是一個可以掌控全域性的人,而同事也是可以百分百配合自己完成工作的人。於是,他們覺得一件工作“應該”被自己控制得非常好,不會出問題;同事“應該”會非常配合自己,不會拆自己的臺。這種“應該”一旦被打破,對他們來說就是失控的,而失控則會對自己的理想化產生衝擊,於是在未來就會因為這些失控感,而產生退縮、焦慮等等情況。

類似的情況還很多,比如有人會認為自己“應該”被所有人喜歡、“應該”在考試的時候把所有的題目都答上來、在社交場合“應該”流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等等,一旦“應該”的情況沒有發生,他們就會對自己的評價非常差,甚至產生非常強烈的情緒反應。

那麼,為了緩解或是避免這種失控的情況產生,為了不再受困於這些情況帶來的情緒反應,他們會怎麼辦呢?

《社交恐懼症》一書中就提到了一個例子,一位女性為了逃避失敗,每到高中考試時都會請假,以此來緩解對無法考到最好的焦慮和恐懼:不是我考不好,是我沒考。

還有人會說,只要是自己無法做到最好的事情,從來都不努力,只有那些自己確定可以做好的事情才會盡全力。

這樣下來,那些沒有做好的事情,沒有符合自己“應該”要求的事情,便永遠有理由解釋:不是我沒有能力,只是我沒有努力罷了。

看似合情合理,實則是因為被“應該”思維影響得非常深,已經陷入到那個“應該黑洞”裡面去了。用“應該”排除掉了所有那些自己不敢面對的事情,而轉向那些自己更加有把握的事情上。這樣的結果往往是,不敢做的事情越來越多,真我和理想自我之間的差距也會越來越大。

所以說,對於社交恐懼而言,真正可怕的並不是難以接受的症狀,而是內心深處對完美自我,對那些毫無依據的“應該”的執著。

成為你自己,才能治癒你自己

《社交恐懼症》中提到,真實的自己才是一個人內在的核心力量。心理諮詢中常常會提到對自我的接納,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接納自我才是治癒的真正開始。

當一個人可以接納自己是一個有缺點的人、接納自己其實並不是萬能的、接納自己的確不是那麼擅長與人交流,才能真正地開始改變,開始訓練自己在意的一些能力。

所以想要走出被“應該”支配的黑洞,想要走出各種各樣的社交恐懼,就要改變腦海中那些錯誤的價值觀與人生方向,停止內心的衝突,並把精力投入自我實現的努力中:按照個人的本性及天賦錢能,自由、健康地發展。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本書並不僅僅是在講社交恐懼,而是告訴大家要直面內心的不合理信念,才會讓自己生活得更加美好。

當一個人不再掩飾和迴避,人際關係也許不會更加糟糕,而是更好,因為他可以用真面目示人,不再把能量耗費在掩飾、表演上面,也就會越來越有安全感。

當一個人能夠接納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完美的事情時,就不會永遠沉浸在理想化自我中不能自拔,而這,才是治癒自己的關鍵因素。

總結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我們用花花草草把自己裝扮成了一座美好的島嶼,卻忘了自己本來的樣子,還一心認為自己是最美的島嶼。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因為我們還要和他人攜手走完人生這條路,只有看清了自己本來的樣子,才能去欣賞那些身邊同樣美好的島嶼。

《社交恐懼症》,一本可以幫助你開啟認知視角的自助書籍,值得反覆回味。

15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心理學家:多長時間能當面放屁?將決定你們親密關係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