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增長的趨勢,這也引起了社會的更加重視。世界衛生組織對於心理健康的定義:一種每個人都能意識到自己潛力的幸福狀態,可以應對正常的生活壓力,能夠有效地完成工作並且取得成果,能夠為社會做出貢獻。心理健康對良好生活質量至關重要,快樂和自信的兒童、青少年更有可能把這一點貫徹到成年,從而加強其面對環境的韌性。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醫師於麗萍指出,擁有人生最好的開端和積極的養育,是良好的心理健康、幸福和一生中逆境應對能力的基礎。從懷孕到3歲這段時間,對孩子的人生機遇至關重要。兒童早期的經歷和環境會影響大腦如何適應和發展學習,為長期心理健康和幸福奠定基礎。目前關於0-5歲兒童心理健康問題關注仍然比較少,嬰幼兒沒有表現出典型的精神健康症狀,但是會以獨特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緊張和焦慮。
1.睡眠模式紊亂:比如嬰幼兒入睡困難,睡前很興奮,家人怎麼哄勸都不行;夜間醒來哭鬧好幾個小時,不讓家人靠近自己。父母會有深深的無力感,並且因為孩子的睡眠問題會對這孩子發脾氣。
2.餵養困難:給孩子餵食過程中有困難,變著花樣能夠做孩子喜歡的食物,孩子仍然不領情。有的孩子在有情緒障礙的情況下會拒絕進食。
3.胃部不適:有的嬰幼兒可能會出現打嗝呃逆,有時會錘打肚子,有時趴著摩擦肚子,進食後感到肚子不舒服會哭鬧,拒絕再次進食。
5-16歲的兒童青少年健康問題更加重要,因為這會涉及到社會功能,包括學業、交往等。
這期間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包括:
1.行為障礙:男孩更有可能患上行為障礙,比如對立違抗、逃學、打架鬥毆、物質成癮、性關係隨意等。
2.多動障礙和孤獨症譜系障礙等神經發育障礙:男孩更多見,表現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過度、交往障礙、刻板的行為模式以及感覺方面的異常,比如,有的孩子聽到父母走路的聲音就像大象走路的聲音,感到特別吵鬧,會捂住耳朵。
3.情緒障礙:主要以焦慮、抑鬱情緒常見。雖然情緒障礙在女孩中多見,但是青春期中後期男孩、女孩發病率都會急劇上升。
4.自傷自殘:這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難反覆出現的主題。平時家人不順著自己就拿刀子劃胳膊自殘;和同學鬧矛盾後打自己耳光;學習壓力大,就咬自己的手背直至流血等。近年來又增多的趨勢。
5.飲食障礙:這樣的孩子會有不良的飲食習慣。有的女生很苗條,卻每天進食很少,吃餃子要控制在3個之內;有的孩子無“油”不歡,食物主要以油炸、油煎為主等等。
以下幾個因素會改善兒童青少年發生心理健康問題。
1.適當的學習壓力:孩子學習感到吃力,學習能力欠佳,父母對於孩子期望值比較高,會造成孩子焦慮抑鬱情緒。所以對於孩子,要根據其實際情況制定學習目標,保證孩子最佳的學習狀態。
2.父母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質:父母的精神狀態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經常情緒崩潰的父母會影響孩子情緒穩定性。父母心理素質良好,孩子會耳濡目染,效仿父母的處理問題的心態。
3.積極體育鍛煉保持身體健康:慢性軀體疾病會增加精神疾病的發生,所以要積極處理。要鼓勵孩子適當體育鍛煉,保持健康的體魄,是做一切事情的基礎。
4.得到父母足夠的關愛和支援:父母給與孩子充分的安全感,不虐待孩子身體和心靈。給與孩子足夠的尊重和支援。
5.與同伴關係和睦:跟同伴關係處理好,是增強心理彈性的一種有力因素。
6.良好的自尊:做事情遵守原則,不卑不亢,有自尊心和羞恥感等。
兒童和青少年是一個容易受傷害的群體,面臨著心理健康問難越來越複雜,早期更好地識別干預,會更好地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有助於他們將來在社會中佔據自己的位置,從而取得更好的成就。
文字|精神心理科 於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