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昨晚讀完了《社會心理學》中的第二章 “社會中的自我”,手寫了讀書筆記,今天補發一下。

心理學領域的書,我讀過的第一本經典書籍是《與眾不同的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則是我讀過的該領域第二本經典書籍。雖然只讀完了一章,但我對其評價非常高。因為寫得比較系統,我可能比較愛看系統類的書籍,比如經濟學領域裡的《經濟學原理》。

該章節主要講述了關於自我認知的兩個概念:自我效能和自我服務偏差

自我效能:

這個很好理解,就是積極的自我暗示。積極的思維暗示有助於身心健康,是有科學依據的。

自我服務偏差:

主要指自我認知能帶來積極的一面,像自我效能一樣。也能帶來消極的一面,簡稱自我認知缺陷,這裡主要講的是消極一面。主要有四點偏差

自我歸因偏差:把自我成功歸因為自我努力,把自我失敗歸因為其他因素,把別人的成功歸因為其他因素,把他人的失敗歸因為自我努力。自我恭維式比較: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比大多數人都要優秀。經典臺詞:我不是針對某個人,我想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自我失敗的普遍特性:把自己的觀點理所當然的普世化。經典名言:我只是犯了大多數男人都會犯的錯誤,我有什麼錯。盲目樂觀及自信:對未來盲目充滿信心。比如:男人總是敢於發誓一輩子不會出軌,夫妻總是在結婚時相信一直白頭到老,婚姻幸福。

其實我認為出現以上四點偏差的主要原因是忽略了其他因素的存在和影響。比如成功和失敗必然會涉及到個人努力,大環境,運氣等諸多因素,比如婚姻生活中充滿酸甜苦辣等,比如我保證今晚要10點之前睡覺,但卻極少做到),因為這話我是在白天承諾的。

讀完這一篇對自我認知有了個大概的瞭解,我個人確實需要自我效能,因為確實有作用,並且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信,要敢於挑戰。

另外,我確實是一個防禦型悲觀主義,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這個詞,就在本書中。悲觀主義並沒什麼好不好,但防禦型悲觀主義卻是因為對未來不那麼積極樂觀盲目自信從而在行動上積極努力做到確保萬無一失,這點我自己很認可並且接受。

對於四點自我服務偏差,我們可以很好地將其積極的應用,同時也可以有意識地避免過度。除此之外,在和他人接觸時,可以比較容易理解他人為什麼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自我認知,畢竟只有瞭解,才能做到理解和包容。

15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鄭老師講座:一例強迫焦慮症的治療康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