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蛤蟆,你認為一個覺得自己‘不好’的人最極端的行為會是什麼?”

蛤蟆輕輕地說:“我猜是,自殺。”

“你認為……他們處在怎樣的‘自我狀態’?”

“悲傷的兒童狀態,我猜。”蛤蟆答道。

這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裡的一個片段。

作者羅伯特·戴博德,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心理學學者及臨床實踐者。本書是他最暢銷的大眾心理學作品。

他讓經典童話《柳林風聲》的主人公們再次登上舞臺,透過蛤蟆與心理諮詢師蒼鷺的十次面談,講了一個讓人學會如何:瞭解自己、接納自己;信自己、信他人;能成熟地接納自我,還能求同存異地接納他人,由獨立個體走向共生關係的故事。每個人都可備一本,時不時拿來翻看一下,總能有新收穫。

蛤蟆“抑鬱”了

在朋友眼裡,蛤蟆最近變了。以前他是大家的開心果,最近卻變成了有史以來最悲傷的蛤蟆。

一切都顯得那麼黯淡,我找不到出路。感覺自己好像沒有什麼價值,不像河鼠、鼴鼠、獾他們受人尊敬,我就像個笑話。雖然他們說我心腸好,也會逗人樂,還說我大方,但我這輩子都幹了些啥?”很長一段時間,蛤蟆沒了做事情的勁頭,會跌入無盡的悲傷情緒裡。

為什麼會有這些情緒呢?蒼鷺告訴蛤蟆,這需要更好地理解自己,需要跟自己的情緒做聯結,並理解這些情緒。如果否認情緒,選擇無視或壓抑它們,結果都像是做了心理上的““截肢”,“你在某種程度上成了一個殘缺的人。”

人格的三種結構:兒童、父母、成人自我狀態

蛤蟆感覺非常不快樂,很悲慘,很內疚,還感覺備受責難。在蒼鷺的引導下,他才意識到自己正處在一種“兒童自我狀態”中。

作者說:人的自我狀態是三位一體的,分別是兒童、父母、成人狀態,這也代表了人格的結構。每種狀態沒有好壞,只是用來描述一個人實際狀態。

人在兒童自我狀態時,“行為和感受都像一個孩子。這不同於幼稚,而是像“孩子一樣”。會快樂和深情,會感到憤怒、悲傷和恐懼。

父母自我狀態時,人會呈現“挑剔型父母”或“養育型父母”的姿態,要麼動不動指責,焦慮地隨時會發脾氣,用不可能達到的標準去評判別人;要麼或說些“我是為你好”之類虛情假意的話。

每個人都很容易處在這兩種狀態中,會像孩子一般或父母一樣行事,因為這些狀態已化為本能、幾乎不需要思考就能進入。

有詩人曾說:孩子是成年人的父親。人們成年後,有很多行為是從童年學來的,比如:下意識責怪,是人處在兒童自我狀態時做的事兒;動不動批判、挑剔,是人處在父母狀態時做的事兒。

兒童教育類書中經常提到一個觀點:對孩子,父母應該給予其最無條件的愛。父母對孩子最大祝願應該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願”。

但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家長能做到呢?心理諮詢師蒼鷺對蛤蟆說:“大多數家長會盡最大努力來養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傷害自己的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會不可避免地把他們的觀念和行為傳遞給後代,正如他們一定會把自己的基因傳給下一代一樣。”

從嬰兒時期起,孩子的生命裡就有了父母兩個人的陪伴,有時候是一個人。吃喝拉撒、情感需求等所有事情都依賴他們。但在生活中,他們總會無意識地扮演著對孩子很好、很仁慈的“獨裁者”角色。對孩子來說,父母很強大,因為“無處可逃”,便學會了如何去適應他們的喜怒無常,並發展出一套行為來應對父母及其他人。

當感受到父母嚴厲的挑剔、說教、責罵等憤怒和攻擊時,孩子會感到憤怒但又無助。有的孩子學會了“同意”、“取悅”、“道歉”、“依賴”等順從行為。有的發展出各種防禦機制,如叛逆、撒潑、慪氣、任性、鬱悶、拖延、厭煩…。

當孩子長大成人,繼續無法控制地上演上述行為時,在心理分析層面,這些行為卻會帶來2個負面後果:要麼被人嘲笑,要麼會讓自己覺得“我太糟糕了,我是個失敗者”。

“沒有一種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強烈,也沒有一個法官比我們自己更嚴苛。”

但蒼鷺說:人的痛苦、折磨及自我批判都是自找的。 “如果說生活是個舞臺,我們在出演自己人生劇本的時候,一手策劃了各種情境,好讓自己的劇本時不時上演。”身邊有不少朋友、同事,連同自己,也會經常性的、下意識地否定自我,進而滋生出痛苦。

但漫漫人生路,我們還要對自己所謂的不好批判多久,還要為自己的不配得感鬱悶多久,該如何結束自我懲罰,過得快樂一點兒呢?

書中寫到“成功的人生裡,兒童、父母、成人三種狀態都是必須的,但只有處在成人狀態時,人才會用理性的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來行事。才會‘思考當下的事情,評估自己的行為,或傾聽別人對你的看法而不馬上駁斥。’”

從當下的你,變成你想成為的自己

進入成人狀態的關鍵,我覺得就藏在蒼鷺問蛤蟆的問題裡:你怎麼看待自己?你怎麼看待別人?別人好嗎?

如果選了“我不好,你好”,人便會時長處在一種“悲傷型兒童自我狀態”,會覺得事事不順、運氣不好,潛意識裡會忘記或忽略美好的時光,會漸漸認為自己很差勁、愚蠢、不幸,繼續發展下去會患上抑鬱症,危害健康甚至生命。

如果選了“我好,你不好”,人就像進入了“挑剔型父母自我狀態”,會證明別人從根本上都是無能而不可信的,接下來,他們總會傾向攻擊、譴責或懲罰別人,最極端行為的便是謀殺。

“一旦選擇了其中一個座標,這些就會變成你人生所有故事的底層架構。你會構建出一個世界,把自己的人生變成了一個自證預言。”

其實,“每個人都有力量來改變處境,改變自己。如果為自己負責,就需要拿回生命劇本的自主權。”

所以,不要上演“可憐弱小的我”的劇本,也不要為自己的不快樂去責怪別人,勇敢併發自內心地選擇“我好,別人也好”的人生座標,讓它成為“我們的內心信念,並靠行為和態度持續地對自己和別人展示出來”。

真誠地迴應當下的需求,這便能打破從童年延續而來的因果迴圈,讓真實的自我擺脫過去經歷的束縛,在自由中成為真正的自己。哪怕遇到了“殘暴如投石飛箭般的摧殘”,我們仍能管理情緒,能從悲傷和不幸中重新振作。

15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你是否有預知能力?人的第六感與心理感應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