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有一本雜誌裡說,拖延症的人‌‌大概占人口的70%~80%。

這完全是胡說八道,據我所看,應該是‌‌100%的人都有拖延症。

你就自己想吧,

你是不是有家裡買了,‌‌但是到現在封皮都沒拆的一本書擱在書櫃裡?

你是不是有那些年辦過的健身卡,游泳卡,瑜伽卡之類的,用幾次就沒再用過?

你是不是在年初信心滿滿制定過讀書、減肥之類的計劃,到年末發現幾乎都沒有實現?

拖延的問題其實很普遍,幾乎困擾著我們每個人。拖延問題又是一個大問題,你以為你拖的是時間?你拖的是人生。

長久以來,我一直以為拖延是懶,或時間管理方面的問題,甚至是道德問題,但美國的簡·博克和萊諾拉·袁在《拖延心理學》一書中指出:拖延其實是一個複雜的心理問題。

本書的兩位作者二十幾年磨一劍,只是盯住拖延這個主題,在本書中從專業的角度為你全方位解析有關拖延的種種,和你一起對話拖延,並教你如何對拖延說不。

01.我們都因拖延而焦慮,卻又在焦慮中拖延

剛剛不小心翻到了我在手機裡給自己設定的備忘錄:

駕駛證年檢需要去補一張健康證,

服裝店的執照沒有去年審,

孩子的預防針還差一針,

有筆保險費該交了,

.....

其實,生活中會有很多事情延後處理,因為我們沒有時間去做每一件事,或者因為我們做事有所節制,需要一定的放鬆和休息,或者那些事只發生在無關緊要的領域內。

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在拖延呢?

書中給出了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看它是不是讓你煩惱。

比如我,上面列的這些個事都是我必須去辦,但又一直拖著沒有去辦的事。

它們就躺在我的備忘錄裡,橫在我的心裡,儘管我有意識的忽略,但它們還是會經常跳出來,在告訴我,你生活裡還有那麼多事需要你去解決,而你,你是拖拉的、沒有執行力的、你正在把你的生活搞得一團糟,並且最後,你還必須為你的拖延付出代價。

這種體驗真的很糟糕:什麼都沒有得到,一邊焦慮、一邊拖延,玩沒玩得心安理得,該做的事情也沒做好。

像這樣的,毫無疑問就是拖延了。

上個月和開健身房的朋友小濤聊天,他說了這麼一件事,“健身房都是靠那些辦了卡又不來的人賺錢的”。

他說在他的健身房,辦了卡去幾次就不去的人佔到了80%。

聽完我錯愕的表情碎一地,這樣也行啊?

還真是,我自己也辦過游泳卡,健身卡,瑜伽卡,都沒堅持下來,去一些日子就不去了。

還真是,小濤的健身房最多也就容納100人,而他卻辦出去2000張會員卡。

拖延就像一個黑洞,浪費你的時間,阻礙你變優秀。甚至,還有人在利用你的拖延來賺錢。

那為什麼我們都這麼愛拖延呢?明明知道那些事必須得去做還是拖著不去做呢?這背後是什麼拖住了我們的的手腳?我們得挖一挖它背後的根源。

02.我們為什麼會拖延?

其實,每個拖延行為的背後都有著深刻的心理根源。

心理根源之一:恐懼失敗

侄子高三,還在拖著沒報補習班,細問,理由竟然是:我特別怕報了班成績也沒提高,我就慌了,班裡就有這樣的同學。還不如現在我覺得我還沒報,我一直告訴自己,我還沒有用百分百的力氣,我還有上升的空間。

我聽了之後似懂非懂。作者說他這是心理恐懼的一種,恐懼失敗。我們害怕結果不如我們所願,我們不想面對,我們用拖延來逃避。

心理根源之二: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者總覺得我還沒準備好,這件事情不做得驚豔了我還不如不做,我可以做得更好。

比如很多剛開始寫作的人,為何遲遲不肯動筆?為何遲遲不能發出一篇文章?完美在“作妖”。

心理根源之三:爭奪控制權

比如在單位,面對你看不慣的上司給你委派的任務。在家裡,面對老婆的抱怨和絮叨。還有,孩子面對大人他以為的不正確的、沒必要的管教...我們一般就會採用拖延來反抗,抵制,或者宣洩不滿。

拖延是某些人獲得掌控感的方式,拖延類似於這樣一個宣言:不,你不能強迫我就範!

心理根源之四:預見到事情很麻煩

人們總是傾向於追求那些令人愉快和容易取得效果的目標,在那些當前看來令人討厭,並且將來回報遙不可及的事情上最容易拖延。

就比如我剛一開篇提到的躺在備忘錄裡讓我心煩的那幾件事,就說補辦健康證吧,我一直在外地,想想就很麻煩,所以不到最後時刻誰願意犧牲一兩天愜意的時光,車馬勞頓,費盡周折去辦一個暫時並不影響我生活的事?

心理根源之五:刺激,最後一刻踩著點完成的爽

朋友桃子說她每次還貸款的時候,16日還貸款,她一般不會在16日之前把錢存到指定的卡里,其實她有錢,並且那些錢也不做任何其它用。在還款日期之前只要她想到這件事她就會想:還早呢,來的及。就算到了15號她都想:明天再說。

結果真的不會每次都記住,這麼多年還貸,得有十幾次晚交的記錄,影響了信譽,何必呢?

拖延的心理根源不止於此,篇幅有限,我粗略的說這幾個。

而且,光是認清拖延的的根源是不夠的,你還必須做一些事情以防止它主導你的生活。

03.克服拖延的幾個技巧

網上看到一個關於拖延的小段子:

我:拖延症,我要打死你!

拖延症:好的,再等兩天吧。

我:好的!

看完我就忍不住笑了,又形象又扎心,是不是?

光說不練不行,幾個技巧,助你克服拖延症,成為更好的自己:

一:確立一個可操作的目標,而不是那種模糊而抽象的目標。

不是:我要停止拖延。

而是:比如我,我要在接下來的2周內給孩子補上那針預防針。

‌‌二:將你的目標分解成短小而具體的迷你目標

每一個迷你目標都要比大目標容易達成、小目標可以累積成大目標。

不是:我打算要寫一篇文章。

而是:今晚我將花半個小時列出提綱。明天我將花另外半個小時找出邏輯主線,再接下來一天,‌‌我將花幾個小時把文章寫出來。

把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容易完成的目標,完成一個就有一個甜棗,完成兩個就兩個甜棗,才可以讓“大拖拉機”跑起來。

三:就是利用接下來的15分鐘

任何事情你都可以忍受15分鐘,你可以透過一次又一次的15分鐘來完成一件事,因此你在15分鐘內所做的事情是相當有意義的。

不是:‌‌我只有15分鐘了,何必費力去做呢?

而是:在接下來的15分鐘時間內,這件事的哪個部分我可以上手去做呢?

四:為困難和挫折做好心理準備

當你遭遇到第1個‌‌或者第2個,第3個困難時不要放棄。困難只不過是一個需要你去解決的問題,它不是你個人價值或能力的反映。

不是:我人在外地,回戶口所在地辦個健康證太麻煩了,想想都頭疼。

而是:現在就先打個電話或上網查查,也許本地就可以補呢?無論如何,你要開始第一步。碰到些麻煩是正常的,逐個擊破就好。

五:只管開始做!不要想著什麼事都有一個完美的開始,完美的結局。無論怎樣,你得先去做啊。

不是:報了補習班我的成績沒提高怎麼辦?

而是:你不去試一試怎麼就知道成績不會提高呢?

不是:我一定得等到有足夠的能力寫出一篇驚豔的文章來。

而是:寫就完了,立即動筆,寫一篇你自己註定看不上的文章。多寫多練習,才會開花,你指著上來第一篇文章就驚豔了,怎麼可能?

04.寫在最後

經常,我們拖著不起床、拖著不鍛鍊,拖著不交稿,拖著不決策。

經常,我們說等將來,等下次,等有時間,等有錢了,等孩子長大了……

於是,天黑了又白了,我們因拖延而焦慮,卻又在焦慮中拖延。

是時候跟拖延說再見了,《拖延心理學》一書以熱情的風格寫就,甚至還帶點幽默色彩,但是觀點十分鮮明。

在本書中,作者從行為看拖延、從心理看拖延、從大腦看拖延,並給出一系列的盤點拖延,征服拖延的建議和方法。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被拖延困擾,無論如何,請你不要拖延看這本《拖延心理學》。

27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性心理健康4:性行為變態,反常的性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