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長期陷於內疚感中,是病態心理的表現。
有一種人長期受到內疚感的困擾,總覺得自己好像做錯了什麼似的。心理學家認為這是一種病態的心理,相比於接受榮譽,他們更願意接受某種懲罰。之所以稱之為病態心理,是因為他們沒辦法再創造什麼成就,也難以實現自我價值。對他們而言,失敗更容易讓他們心安理得,而成功這意味著傷害他人。那麼,這種心理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面對這種心理又應該如何調整自我呢?今天的文章,將從心理分析學派理論出發,深入淺出地剖析其中的心理邏輯。
內疚感是如何形成的?
在個體童年時期,父母之間關係緊張,經常吵架或者打罵孩子。在孩子的認知中,天真的以為是自己的到來,給父母添了麻煩,內疚感就油然而生。長期處於這種緊張的家庭氛圍之中,個體內心的愧疚感就會加深,對自我的認同感也就越發模糊。帶著這種愧疚心理進入學校後,總覺得自己給別人帶來了麻煩,與他人相處也顯得很自卑。在他們的認知中,想要讓別人歡迎自己很難,所以他們不得不剋制自己的行為,壓抑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情緒。只有這樣做,他們才勉強覺得自己配和別人交朋友。
在這種行為模式下長大的孩子,內心敏感、脆弱、缺乏力量。他們害怕自己對他人產生敵意,哪怕說話稍微大聲一點,都覺得會傷害到別人。他們害怕傷害到別人,其實是一種心理投射,也就是其實他們很容易受到傷害,並且希望別人對自己也足夠溫柔、足夠謙和。另一方面,他們表現得如此謙卑,並且好像自己真的做錯了什麼似的,目的是讓別人關注自己、理解自己,不再對自己橫加指責。換言之,他們可以接受自我批評,但是無法接受別人的批評。
內疚感帶來的後果是什麼?
產生受苦的執念
深陷內疚感的人會產生受苦執念,甚至採取受苦的行為來折磨自己,這很顯然是不理性的。他們內心的邏輯是:“因為良心不安而不做某事,遠比害怕受到法律制裁而不做某事高尚許多”。換言之,從潛意識深處他們仍然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理解,只不過這種方式顯得有些扭曲。他們內心的想法就是,我自己懲罰我自己,你們也就沒有理由來批評指責我了。可是一旦被這種扭曲的執念主導,個體將再難以有翻身的機會。他們可能一輩子都帶著這種“贖罪”的念頭生活,並且不會有太大的成就。
逃避成長
長期被內疚感包圍,總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會導致個體逃避成長。比較經典的例子就是母親和孩子的關係:有些母親或者子女會有莫名的愧疚感,覺得自己對不起自己母親或者孩子,因而產生逃避成長的行為。所謂逃避成長,就是母親同子女會形成一種強大的依賴關係,就好像誰也離不開誰一樣。可是隻要是成長,必然要面臨種種離別。從小學到中學的離別,從中學到大學的離別,從大學到社會的離別。對他人的依賴越強,意味著內心也就越不成熟。
逃避競爭
長期陷於愧疚感之中的另一個後果就是逃避競爭,個體將失去同他人競爭的勇氣和魄力。對於心存愧疚的人來講,他們認為自己不配同他人競爭,自己也不配擁有更好的生活。每當需要同他人競爭時,他們無條件選擇退讓。在他們看來,逃避競爭給自己帶來莫大的好處:給別人一種謙和有禮的形象;化解內心敵意所帶來的焦慮;讓別人理解尊重自己。事實上,他們所認為的這些好處,都是一種幻想而已。逃避競爭給他們帶來的唯一結果就是:多年之後別人都成家立業了,他們還一直碌碌無為。
如何化解內心的愧疚感?
告訴自己不虧欠別人
不管是你的母親還是你的子女,你並不虧欠他們什麼,也無需總是抱著贖罪的心態生活。對於其他關係而言更是如此,你要時刻提醒自己,你並不虧欠別人。當然,這與你平時的為人處世有很大的關係。學會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不欺負別人,內心坦坦蕩蕩不做虧心事。基於這樣的處事態度,你才不會陷入愧疚感中。現實中,總是心存愧疚感的人,其實在為人處世方面並沒有太明顯的瑕疵。這意味著,愧疚感的大部分來源是個體對自我的不認同。只有接納自我,明白自己不虧欠別人,才會更加自信坦蕩的生活。
鼓勵自己爭取自己想要的
內心有愧疚感的人覺得自己不配擁有好的生活,拒絕一些所謂的“享樂”,更願意過一種“苦日子”。要摒棄這種念頭,要鼓勵自己爭取想要的東西。從認知上接納自己,並且告訴自己同他人沒有差別。別人可以享受的生活,你也可以透過努力奮鬥來實現。同別人競爭也並不意味著傷害,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只要你採用了合理化的手段,那麼你就應該心安理得地享受你的勞動成果。生命的方向是向外的,不要把自己蜷縮在一個狹隘的角落裡。
總而言之,不要過於在乎別人的看法,也不要過於壓抑自我的想法。積極、樂觀、陽光,用坦坦蕩蕩的內心迎接未來的一切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