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專欄#家長分享#時間!(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今天來分享的一位自閉症孩子媽媽,筆名彩色棉毛紗。
如何引導孩子與別人玩耍?
按這三步走準沒錯
很多自閉症孩子家長都會煩惱,我的孩子不和其他小朋友玩,但又不知道如何幫助ta。
關於這點,首先要強調一下,自閉症的核心問題就是不會、不知道如何社交。跟普通小朋友玩到一起,加入他們的遊戲,是自閉症孩子的大難題。
那我們的孩子是不是永遠只能生活在無形的玻璃罩裡,不與人交往?
不是的。
自閉症孩子缺乏主動,不懂社交,那家長就要先走出第一步,帶領孩子去參與小朋友遊戲。請家長們帶上你所有的智慧和法寶,然後坐到地板上,加入孩子們的世界——
第一步
與孩子培育親密的關係,讓他不再孤寂
遊戲是孩子重要的溝通方式。一個簡單的遊戲可能隱藏著強烈的情緒交流和自主學習。
比如,我的孩子喜歡把一個裝瓜子殼的塑料碗當做帽子扣自己頭上,有時還扣我頭上。但這個“帽子”是戴不穩,會從頭上掉下來,只要一掉下來他就很不開心,淚水忍不住地掉。
一開始我覺得這一點也不好玩,還髒,制止他玩這個遊戲,沒想到他放聲大哭,狠狠扔掉這個“帽子”以表達“我生氣了”的情緒。而他不是會主動說“我生氣了”,他不會,我也沒有去做引導和幫助他。
他不會主動說“我生氣了”,我也沒有引導和幫助他,還在跟他講物理平衡、衛生問題。但一點效果也沒有,他哭得更凶了。
後來我細細觀察、琢磨了他玩“帽子”的動機,發現他是在訓練手眼及身體平衡,希望自己能掌握戴這個“帽子”的技巧。沒想到我竟然制止他,還說那些他根本聽不懂的話,你說他氣不氣,可不哭得更凶了。
想明白這些後,我開始和他玩扣帽子的遊戲,他把帽子扣到我頭上時,我會說:“你給我的這個帽子真好看,我很喜歡。”
說“我”的時候,我用手拍拍自己,說“你”的時候,我指向孩子的胸口。因為他還分不清你、我、他,所以在遊戲中我融入了這個教學。
他非常開心我加入他的帽子游戲,不再哭鬧,並全程配合我的教學,慢慢地他弄懂了你、我、他,而且開始嘗試表達。
從此那個碗升級成了孩子的專用練習“帽”,除了扣在頭上,教你、我、他,我們還延伸了許多遊戲。
孩子自己經過一段時間樂此不疲地自我摸索,也終於掌握一個新技巧,能把碗穩當當地在頭上“戴”幾秒鐘。我誇讚他:“你真不錯,這個帽子棒極了!”
這樣的誇讚不是鼓勵他去把家裡所有的碗都扣頭上,而是給孩子帶來自信,並對我這個母親產生信賴感。
在這個遊戲及很多類似的遊戲中,我們大人知道地心引力,知道這個帽子肯定會掉,但他不知道。戴了掉,掉了再戴,還咣噹一聲響的碗,就是孩子的樂趣。孩子的這份快樂,也能幫他從自閉症給他時不時帶來的很多沮喪、挫折中振作起來。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自閉症會給孩子帶來不自信和無力感。我們的孩子挫折感過強,他們看似膽大包天、任意妄為,但內心深處仍是怯懦無力;他們害怕出錯,經常逃避,“我不想要……”、“我不會……”這些都是他們的口頭禪。
我的孩子就是如此,他有時會在情緒激動時,把推其他人作為一個慣用的發洩方式。這是我堅決不允許出現的行為,可是怎麼治呢?
首先要允許他們發洩出自己的情緒,儘管他們表達的有些情緒會讓我們很不舒服,但是隻有讓孩子徹底將自己的情緒表達清楚,他們的情商才能得到充分發展。
有一次一個普通孩子推了我孩子一把,我孩子沒站穩,摔倒了。他的媽媽出於禮貌非常快地就過來制止了,並嚴厲責罵他。那個推人的小男孩眼裡含著淚水,又不敢說。
於是,我蹲下來幫小男孩說:“你剛才不是故意的對不對?只是沒注意弟弟在旁邊。”
小男孩點點頭:“我不是故意的。”
我:“我小時候也和你一樣,會推到別的小孩子,但是我還是個好孩子,我相信你肯定也是好孩子。”
小男孩情緒好了起來:“是的,不能隨便推人,剛才我叫弟弟了,他沒走開。”
我:“是呢,弟弟不太理解你說的話,以後再遇到弟弟,他還是聽不懂的話,請你輕輕的把他拉到一邊好嗎?”
小男孩連連點頭,小男孩的媽媽也非常高興。
我讓我兒子和小男孩握握手,互相問候一下,也跟兒子講解,剛才小哥哥為什麼推了他,下次別人叫讓開時,他該怎麼做。雖然兒子這一次也學不會,只是在機械地做這個事情,但是這樣的結果比我作為“受害方”只是說些“沒事沒事”好多了。因為兩個孩子心裡的委屈都得到了化解。
再就是就是全身心的與孩子一起遊戲,幫助他走出困境,建立自信。教會他就說:“我想……”、“我現在很生氣……”而不是將自己防衛得嚴嚴實實,情緒激動起來不知道怎麼做,用對別人進行攻擊來防衛和發洩了。
看到這裡,您可能奇怪了,我們不是說如何幫助孩子和其他孩子玩嗎?
各位家長,如果孩子連跟自己最親密的家人經常玩的體驗都沒有,孤寂無基礎的他們又怎麼能去跟其他孩子玩呢?
從父母與嬰兒第一次深情的目光接觸開始,遊戲就成了聯絡你們之間親密關係的第一根紐帶。如果您的孩子和您還沒有目光交流,那先培養目光交流。
有時他們需要的再簡單不過,只是爸爸、媽媽的關注,雖然他們沒有表現出來,但我們也要去做。在遊戲中獲得的愛心、情感和關注,將幫助他們培養和夥伴們玩遊戲需要的自信心和能力。
因此,培育親密,不再孤寂,是家長要走出的第一步。
第二步
向孩子伸出援手,與他共同面對
社交障礙一直是我孩子的大問題,有次一個很熱情的小男孩,就是要和兒子玩,拉著兒子的手不給走。但是兒子要回家了,並自顧自地說一些動畫片的話,完全是背誦臺詞,與那個小男孩跟他說的話沒有任何關係。
小男孩:“哥哥你不要走,我和你一起玩。”
我兒子:“歷史真有趣。”
我兒子不顧小男孩的強力挽留,把小男孩的手扯開。
這時我把兒子身體扭正,讓他正面面對小男孩。
我:“寶貝,我們一起和小弟弟說話。他要跟你一起玩,你想不想?”
我兒子繼續背臺詞。
我:“安靜(我做出嘴巴閉上的動作),看著弟弟,你扯開小弟弟的手,不想玩,你要說出來。”
兒子:“你要說出來。”
我:“是我(這裡用手指著兒子)不想,就說我要回家了(拍拍自己胸脯),你扯開他的手他不懂。”
兒子:“我要回家了,不想和你玩。”
我:“說得對!說得很棒!”
小男孩:“他為什麼要你教說話?”
我:“是啊,每個小朋友都有還要大人教的地方,下次我們一起玩。”
囉裡吧嗦地說了這麼多,其實是想告訴家長們,我們要做一個榜樣,先去開口,特別是教拒絕。在孩子拒絕的情況下,再要求一起玩會適得其反。
那沒回家呢?正玩得開心呢?
有次我兒子在遊樂場玩得很開心,一個小女孩主動問他:“你叫什麼名字?”
我兒子前言不搭後語地回:“你是來自未來的小孩。”
小女孩哈哈大笑來問我:“他怎麼那麼說話?傻傻的。”
我告訴小女孩:“他還不懂你、我、他的意思。”
小女孩:“哈哈哈,我都懂,我五歲了!”
我:“好啊,你幫我再問一遍。”
我拉兒子手說:“來!媽媽跟你一起去和小朋友玩。”
我把兒子拉到小女孩面前,小女孩挺願意當小老師的,挺著胸信心滿滿地問:“你叫什麼名字?”
兒子不說話。
我幫先回答:“我叫棉,是他媽媽。”然後眼神給兒子“到你回答了,你叫什麼名字?”
兒子:“我叫XXX。”(說對了。)
我:“很棒,你問下這個小女孩叫什麼名字。”
兒子想說又不想說,主動問問題是他現在的一個難題。
這時候小女孩說:“他好有趣。”
小女孩說:“我們一起去玩吧。”
我拉著兒子:“好,走,我們一起去玩吧。”
於是我帶著兒子開始玩小女孩設定的追逐遊戲。
雖然只是追逐這類很簡單的遊戲,沒玩多久兒子又自顧自玩他喜歡的其他遊戲了。
但從兩個例子可以看出,家長引導很重要性,如果無引導,就沒有後面發生的一切了。
除了示範,我們也要保護孩子的安全,孩子無法獨立處理所遇到的全部困難,我們不能否認在遊戲中有時孩子會處於危險。心理學中有一條,幼年時受到的心痛受虐經歷,如果沒有得到成人的有效幫助,長大後只能接受心理的治療或轉嫁給其他人。
所以,有時讓小朋友自己去解決問題,並不安全。
我的孩子曾被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嚴厲斥責,當時他只有4歲。當時只因小姑娘想佔領滑梯,不讓其他孩子上去。我的孩子什麼也沒幹,就站在旁邊笑著看著他,沒想到小女孩竟言辭粗魯地斥責他。
我從沒有見過這麼凶的孩子,我過去把孩子拉到一旁,告訴小姑娘她不能這樣做,滑滑梯是要大家分享的,小弟弟是需要你保護的,而不是責罵。也抱著兒子告訴兒子別害怕,媽媽在,我們可以玩其他的,那個小姐姐她做錯了,我們要轉身走開。
這件事說起來很小,但是卻以小窺大。
想必大家也見過,兩隊小孩分成兩個陣營,吵架、打架吧。正常孩子尚且會不懂如何正確處理情緒和事情,我們的孩子更有難以處理的情緒和事情了。
孩子不懂得怎麼玩遊戲,怎麼和人玩遊戲,那他就需要更多的幫助,如更明確的遊戲步驟,更清晰的資訊,更多提醒,更多激勵,並安撫他們情緒、更多關注。還有最重要的,我們要用語言幫助他們準確地描述他及對方的行為,並表達情緒。
我們家長就是孩子的起步器、翻譯機。一次、兩次、十次、二十次……無數次的幫助,相信孩子就會自己簡單應答怎麼說了。
有的家長可能一聽到別人說“他怎麼那麼說話?這個都不懂,傻傻的!”就放棄了,但先別急請看第三步。
第三步
放下身段,真正融入孩子的世界
“放下身段”有兩重意思,一是說大人最好蹲下,或者坐在地板上,讓孩子可以不必仰視我們,這樣才能達到和他們面對面的交流,真正地玩起來。也不必把孩子說的話太放心上,他們都非常可愛,只是表達他們看到的。他們也非常善良,如果我們進行引導,他們可以得到其他孩子很好的幫助。
二是說,他們想玩什麼就玩什麼,我們得適應他們的方式,不管那個遊戲在我們眼裡看起來多麼無趣。兒童心理和大人心理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橫加指責,立馬阻止,只會讓孩子們感到很難過,負面情緒大漲,還念念不忘那個遊戲,想方設法要去玩。如果我們加入他們,效果會很不一樣。
有次我的孩子在幼兒園中班看視力測試表,他並不懂,只是對數字感興趣,就開始數上面的數字。
這時一個同班的小男孩過來給他講解視力表怎麼測試,一會走到視力表前模仿測試者,一會走到兒子身邊說話,可是我的孩子只顧著數數字,不聽那個小男孩說的。
於是小男孩開始沮喪:“啊,你怎麼什麼都不懂。”
我對小男孩說:“你真能幹,懂這麼多,能教一下阿姨嗎?”
小男孩非常驚訝:“你也不懂啊?”
我:“是啊,好久沒看了,都忘記了呢。”
小男孩又開始教,這時候我把兒子拉到我身邊,對兒子說:“你看,你同學XX教你了,我們一起聽。”
邊聽,我邊重複小男孩說的話。小男孩聽我懂了,很有成就感。我岔開話題問小男孩:“你懂得真多,誰教你的?”
小男孩:“我媽媽,我媽媽是驗光師。”
我兒子聽到驗光師來了精神,他實在是太喜歡小豬佩奇了,開始背誦驗光師那一集。
小男孩驚奇地說:“怎麼他都會背?又只是背不和我說話呢?”
我:“我是XXX媽媽,他需要你們的幫助才懂怎麼跟你們說話,但他記得很多很多動畫片故事。你也說一個故事給我聽好不好?”
小男孩來了精神,開始給我講他知道的好多故事,各種能幹云云。我當然是做個很好的聽眾。並拉著兒子的手要兒子停止背誦(雖然這不是每次都能停止):“你看,你同學教你是想和你做朋友,來,你們牽牽手。”
倆小夥伴牽牽手,小男孩突然來句:“老師說,XXX是我們的小弟弟,我們要多幫助他。”
聽到這話,我眼眶一熱,我眼前是多麼純真可愛的一個小天使啊。
我對小男孩說:“你真是個善良小天使,他很多都不懂,請你以後也這麼耐心多多教他,幫助他。”
小男孩點點頭,我讓半懂不懂的兒子和他握握手,再讓兒子說:“我們一起玩吧。”
兒子鸚鵡學舌的說:“我們一起玩吧。”
我去扮演那個被測試者,小男孩扮演驗光師,雖然兒子搞不懂怎麼測,雖然時間很短,但也是一次進步與全新的嘗試。每一次接觸都可以稱為一種雙向交流,什麼都不做,就只能是單向交流。
在我的引導下,兒子開始跟著那個小男孩指左、右、上、下,雖然嘴裡還是夾雜著他那驗光師的故事。
這個講解和扮演的過程,其實就是孩子們的遊戲。結束後我和兒子說:“你看,原來和小朋友一起玩這麼好玩。”
說這些我絕不是建議要不停地討好孩子,不停地跟每個孩子互動。這樣會太累,我們一天之間可以有一段時間,把你的工作和煩心事放在一邊,跟孩子專心做一些遊戲。
大多數自閉症孩子父母心裡的弦都繃得很緊,可能覺得,生活中那麼多不得不做的事,已經把我的精力榨乾,我根本沒有餘力去帶孩子玩,更別說享受遊戲和樂趣了。
如果因這個顧慮而無法走近孩子,那請家長們檢視自己的內心,和別的父母聊一聊,找專業人士協助你,先解決好自己的問題,才能幫到孩子。
不想面對的時候,我們其實可以主動和孩子進行目光交流,主動把孩子抱在懷裡,主動原諒孩子,主動真誠地道歉(是的,自閉症孩子也需要道歉,不管他們懂多少)。
擁抱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懲罰通常不會奏效。你的孩子可以等待,也可以原諒,但他們更希望你放鬆下來。讓他們感受到一個快樂、經常對他們笑的父母。
在你非常累時,給孩子一個安心的微笑,哪怕只是好好抱著孩子,如果你不耐煩地推開他,說一句“幹什麼?”真的不是對孩子成長有利的方式。
如果孩子對我們滿懷笑意的呼喚沒有反應,我們也不要退縮和逃避,我們要做那個不斷主動去“巴結”他們的人。
總之,請記住,主動和孩子玩,帶孩子玩,對所有孩子都終身有益。我們得做先導,因為他們不可能自己說:“我們去玩吧,我今天想克服我的恐懼……”
各位親愛的家長,幸福的童年可以治癒孩子們的一生,讓我們一起做那個給他們一生幸福的人吧!衷心地希望你和你的孩子都能在遊戲中得到快樂!
(以上文字部分來自《遊戲力》作者【美】勞倫斯科恩,《遊戲力》是一本非常好的書,強烈建議所以家長和老師們多看幾遍。)
編輯|春桃
圖|花瓣網
主編 | 潘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