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昨天的文章發了以後,來了這樣一條訊息。

心裡咯噔一下,尋思自己是否真的偏離軌道了,是否為了懟和不服去寫文章?

她所言的軌道,又是什麼?

每天都有人取關,其實我不在意,合則來不合則去。但偶爾會有類似的言論出現,我在思考她們真實的想法是什麼。

恰好,有位取關我很久的“朋友”,重新聯絡了我。

作為博主,我有自己的寫作風格和想法,更不可能是完美的聖人。我看了那麼多教育亂象,看到一些不平之事,意氣用事,怒火中燒,寫一寫,發洩發洩,是不是也可以?是不是我一定要按照某些人想的那樣去寫文章,才算是在軌道上呢?

也有讀者看了我的文章,卻是不同的反饋,甚至有211大學的教授也表示贊同,那我該聽誰的好?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我並非想吐槽,而是聯想到了很多家長日常在對待孩子問題上的情緒化和不理性。這樣的態度,不能解決孩子的問題。

先看偉人的觀點。

非常乖巧伶俐的孩子,什麼都讓家長稱心如意的孩子,有嗎?我想是極少的,大多數孩子都有這樣或者這樣的問題讓家長心煩。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我經常看到一些家長,以“自驅力”、“天賦”、“耐心”、“成績”、“認真”、“專注”、“聽話”等標籤,來給孩子定性。只要是不符合家長標準的,就是孩子的問題。從沒想過,自己可能才是製造問題的那個人。

然後,為了扭轉這些問題,家長想當然地制定了一些“解決方案”。假如孩子沒能按照原定計劃轉變過來,或者排斥改變,家長就會焦慮、暴躁,甚至要放棄孩子。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將心比心,家長如果自己要進步,要做一個不同的人,安排一個不切實際、難以接受的方案,又能執行得多好呢?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達達於人。許多家長在同理心上面,做得都非常差。與其說是在教育孩子,倒不如說是在控制孩子。透過情緒化的表達,來強迫孩子朝自己想要的方向前進,去做那些心不甘情不願的事情。

我知道,透過情緒去控制別人,去達成自己的目標,是非常直接的反應,每個人都會做。但請小心點,這種快速解決問題的方式,遲早會失效。當孩子越來越大,這種方式就會越來越沒用。而且,家長越情緒化,孩子就越不聽話。

還有,不要著急給自己或孩子定性。只要有意願,任何人都可以進步,改變。我就是這麼過來的,一步一個腳印,穩步前進。

我在Q群裡舉了個早起的例子。

我將一件困難的事情,分割成容易完成的小目標。這是我的做事風格,有位群友稱之為“溫水煮青蛙”的反面,確實沒錯,做事情需要方法和步驟。不是僅憑一腔熱血,就能實現目標的。要動腦子,要思考人性,冷靜下來,才能想出好辦法。

特別不要對自己要求太高,不要去想能不能堅持。先給自己定高標準,其實是給往後的失敗 或不堅持,提前找個臺階下。

這是一事無成者的基本特徵,未做先打退堂鼓。

一定要重視小事情,重視小細節。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承認自己現在做得不好,意識到自己就算努力也不可能一步登天,才不會好高騖遠。能做到這樣,無論是什麼基礎,都能不斷提高。

現在外面,有很多的牛娃或牛媽、牛爸,影響很大。對周圍的人,都是莫大的威脅。海淀雞娃和其它虛邪賊風牽連的範圍太廣了,樹欲靜而風不止。

我理解諸位家長面對這種壓力,不可能不焦慮、不急躁。但是,焦慮就像坐在搖椅上,雖然在動,卻哪裡都去不了。

這不是雞湯,而是現實。只有立足現實,才能擺脫困境。

我不是沒有焦慮的人,但我選擇將焦慮的時間用來思考,用來做事情,用來突破難關。我一向有四個做事、解決問題的步驟:

一、分析問題:冷靜下來,思考是什麼導致瞭如今的困境,務必要找到源頭。如果自己想不明白,就找別人幫忙。明確了問題,才開始下一步。

二、制定計劃:要有時間節點,要有目標,要具體到每天做什麼、做多少。也要有最低的標準,不能要求過高。在過程中,不斷修正計劃。

三、實施方案:根據既定計劃執行方案,觀察、記錄過程中的細節,儘量達成目標。如不能完成,要明確相應的理由。

四、總結提高:思考分析、計劃和實施各階段存在的不足,予以改進,爭取下次做得更好。

這就是一個大致的解決問題的框架,不管是什麼事情,都可以應用。大家執行能力的差別,其實主要就是這個流程的差別。有些人可能只做了其中的一到三個步驟,所以解決問題,總有力不從心之感,更得不到提高。

基礎的底層邏輯,一定要打通,教育才會得心應手。

我特別推薦兩本書,是英特爾創始人安迪·格魯夫寫的。雖然寫的主要是企業管理的內容,但其中的思想,同樣對教育有極大的幫助。

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格魯夫給經理人的第一課(暢銷版)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他運用這些管理思想和方法,締造了一個偉大的半導體企業。如果家長能從中汲取一二,那教育好一個孩子又有何難呢?

當你跳出自己有限的舒適圈,從更高的層次去看待孩子的時候,一定會看到完全不同的情景,也會做出更好的判斷,結果當然也會更好。

11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小捨得》顏子悠抑鬱:雞娃成魔的田雨嵐背後是“隱形人”顏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