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養育孩子,難亦不難,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各有各的難處和衝突,而不變的重點是什麼?是規律。

“心理規律”或消極、或積極,好壞都為我所用,趨利避害,前車之籤,發揮真正的作用。了解人類心理的普遍規律,才能有的放矢,知道自己這樣養育和踐行的意義是什麼,才能堅持。

父母聽過諸多育兒技巧和理念,而這些技巧和理念背後呢?究竟是什麼在支撐它們的可取性和有效性,願對我們的育兒之路起到更有益的推動和啟發。

信任和鼓勵孩子的心理規律:羅森塔爾效應,又稱“皮格馬利翁效應”

指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來到一所小學,從一到六年級各選了3個班,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試”。之後,羅森塔爾以讚許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及相關老師,並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

其實,羅森塔爾名單上的學生是隨機挑選的,8個月後,羅森塔爾們對那18個班級的孩子進行復測,結果讓人意外,名單上的學生成績有了明顯進步,而且性格更為開朗,自信心和求知慾更強,更樂於與別人打交道,和老師關係有人特別融洽。

“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因為心理暗示,在實驗中,羅森塔爾給了校長和老師暗示,而校長和老師接收後又因其態度、言行給了學生心理暗示,正向的連鎖反應,就是這樣展開了。其實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在接受這樣或那樣的心理暗示,這些暗示有的是積極的,有的是消極的。

父母是孩子最愛、最信賴的人,也是施加心理暗示最多的人,如果父母長時間給予孩子消極的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孩子的情緒、行為、健康就會受到影響,而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寄予厚望、積極肯定,通過期待的眼神、讚許的笑容、激勵的語言來滋養孩子,那麼孩子就會越來越擁有自尊、自愛和自信。

當我們從內心深處暗示自己,相信孩子就是一個天才、一個最優秀的孩子時,我們的積極暗示就會從下意識裡出來。每天告訴孩子,“加油,你是最棒的。”有奇效。

拆解為小目標的心理規律:登門檻效應,又稱“得寸進尺效應”

指人只要一開始就接受了一個小小的要求,接下來便有可能接受更大的挑戰。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佛利德曼與弗雷瑟在1966年“無壓力的屈從——登門檻技術”的現場實驗中提出這個觀念:實驗者在兩個居民區勸人們在房前豎立一塊“小心駕駛”的大標語牌,在第一個居民區向人們直接提出這個要求,結果遭到很多人的拒絕,接受率僅為17%,而在第二個居民區,先請居民們在一份“贊成安全行駛”的請願書上簽字,這是很容易就做到的小要求,幾乎所有的被邀請者都照辦了,幾周後再向他們提出豎標語牌的要求,接受率達55%。

為什麼呢?因為人會趨從給他人前後一致的印象,一旦接受了他人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後,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也為了一致性,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在一般情況下人們不願意接受較高較難的要求,因為它費時費力又難以成功。相反,人們卻樂於接受較小的、較易完成的要求,在實現了較小要求後,人們慢慢地願意接受較大的要求,這就是登門檻效應對人的影響。

在教育孩子中,有其獨特的魅力,父母們不妨借鑑一下。

小戰寫字寫的很不仔細,不是擠爆格子就是歪歪扭扭的,媽媽說“你只要這一排裡面有兩個字符合字的上下左右結構,符合筆畫的位置就可以去玩了。”

小戰覺得這個容易,開始按照媽媽的要求寫起來,結果五個字都寫得很端正漂亮,後來媽媽提出“小戰實在太棒了,五個字都寫得非常漂亮,比媽媽的要求還要厲害,那今天媽媽需要你保持住五個字仍然寫的符合結構和位置。”

然後,小戰一想我昨天就做到了呢,簡單,開始認真寫,結果這次除了兩筆豎不太直,其餘寫得都非常好。

在“登門檻效應”下,孩子因為較小的心理壓力和父母較小的期望,以輕鬆的心態反而能夠寫得更好,考得更好。

不要囉嗦的心理規律:超限效應

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剛開始,他被牧師聲情並茂的演講深深打動,準備捐款,10分鐘後,牧師還沒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決定不捐了。在牧師終於結束演講開始募捐時,過於氣憤的馬克.吐溫不僅分文未捐,還從盤子裡偷了2元錢。

“超限效應”現象在家庭教育裡是上演最多的情況,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會三番五次的對一件事情做同樣的批評或說教,以希望孩子感到內疚知道自己的錯誤,但當說的多了時,孩子會從內疚不安變成不耐煩甚至反感,繼續被灌輸呢,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逆反心理。

父母要記住這種消極影響,對孩子同一件事情的批評和說教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而不要沒完沒了地批評。”建議家長可以比較嚴肅正式地與孩子談一次,做出明確指示和約定,下一次再犯時,直接執行約定的內容,或者請孩子自己說出,我們的約定是什麼?你出現這種情況時會影響什麼?會怎樣?

如果孩子和家長的記性都不大好,最好的辦法是寫下來,如果再犯時,也不用說什麼,把寫下來的紙頭給孩子看到就可以了。

製造好奇的心理規律:潘多拉效應

指很多時候有些事越禁止我們越想做,不禁止反而不做。

古希臘有個神話,宙斯給一個叫潘多拉的女孩一個盒子,告訴她絕對不能開啟。“為什麼不能開啟?還要‘絕對’?裡面該不是稀世珍寶吧?”潘多拉越想越好奇,越想揭開真相。憋了一段時間後,她終於把盒子打開了。誰知盒子裡裝的是人類的全部罪惡,結果讓它們都跑到人間了。心理學把這種“不禁不為、愈禁愈為”的現象,叫“潘多拉效應”或“禁果效應”。

古代文學家蘇軾和蘇轍的父母就深諳此道,他倆小時候非常頑皮,不肯讀書。為了引導他們喜歡讀書,蘇洵夫婦每當孩子們玩耍嬉戲的時候,就躲在旮旯裡讀書,孩子們一來,就故意把書“藏起來”。父母 “偷偷摸摸”、“神神兮兮”的舉動讓孩子們好奇不已。他們猜想父母一定閱讀什麼好書。滿懷追根究底的慾念,他們乘父母不在家時,把父親藏起來的書“偷”出來讀。日復一日,讀書竟成了蘇軾和蘇轍的樂趣。蘇軾、蘇轍熱愛讀書,發奮學習,終於成為著名的文學家,與父親蘇洵被譽稱為“三蘇”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潘多拉效應裡教育孩子的智慧,可以用在我們希望孩子做的事情上面,也可以用在我們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上面,不希望孩子接觸的事物如果總是刻意迴避,反而會引起孩子的好奇,像一些敏感的話題,比如死亡、比如性器官,父母不如大大方方地帶孩子從繪本故事裡,從人體科學裡去認識。

當代教育家尹建莉,在面對自己孩子寫作業亂七八糟時,多次說教和批評無效反而引起了孩子的對抗,採用了心平氣和去收拾孩子的作業,說:“如果你認為寫作業是件不好的事,從今天開始,就不用再寫作業了,學習是件好事,但看來你不想學習,所以,我想取消你寫作業的權利,以後不許你再寫作業了。”

結果孩子反而搶回作業本,要求我要寫,我要好好寫。正因為是孩子主動要求的,於是母女倆又有了一次好好交談對待作業這件事情的機會,避免了超限效應。

減少獎賞的心理規律:德西效應

指適度的獎勵有利於鞏固個體的內在動機,但過多的獎勵卻有可能降低個體對事情本身的興趣.降低其內在動機。

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曾進行過一次著名的實驗,他隨即抽調一些學生去單獨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難題。

在實驗的第一階段,抽調的全部學生在解題時都沒有獎勵;進入第二階段,所有實驗組的學生每完成一個難題後,就得到1美元的獎勵,而無獎勵組的學生仍像原來那樣解題;第三階段,在每個學生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自由休息時間,研究人員觀察學生是否仍在做題,以此作為判斷學生對解題興趣的指標。

結果發現,無獎勵組的學生比獎勵組的學生花更多的休息時間去解題。這說明:獎勵組對解題的興趣衰減得快,而無獎勵組在進入第三階段後,仍對解題保持了較大得興趣。

實驗證明:在某些情況下,人們外在報酬和內在報酬兼得的時候,工作動機不但不會增強,反而會減弱。

所以,當父母經常對孩子說“如果你能考進前五名,就獎勵你一個新玩具”,“你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間,就獎勵你一元錢”,可能正是這種不當的獎勵機制,將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責任感一點點地消減了。不要無故拒絕也不要隨便獎勵,尤其不要在孩子的正常需求上加上任何和學習有關的條件。相反,不管孩子考得好不好,寫得好不好,不要提獎勵,只是在他完成後讓孩子去做一件讓他愉快的事情,潛意識會將學習和愉快關聯在一起,會促進對學習的喜愛。

要維護良好親子關係的心理規律:霍桑效應

作為社會人,人的最大動機是社會需求,滿足人的社會需求,對人就有最大的激勵作用,由於額外的關注和良好的人際關係而引起的績效上升。

梅奧在對工業心理學的研究中,想要發現什麼是影響生產力的關鍵因素。實驗對工廠的工作環境進行了改善,提高照明強度,發現對照組和實驗組的產量基本沒有區別;提高員工福利薪資,允許自由交談、增加休息時間、縮短工時等,實驗組比對照組生產效率提高,但在逐漸減少福利措施後,生產效率卻並未減少,研究顯示也並不完全是具體的薪酬和制度提高了效率,是在實施這些措施中工人與領導間、工人與工人間的和諧關係導致了生產效率上升。

後來,在美國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廠,發現該工廠已擁有較完善的娛樂設施、醫療養老制度和薪酬制度,但工人們仍然憤憤不平、生產狀況很不理想,於是心理學家開始增加對員工的訪談、積極關注他們的感受、允許發洩不滿,也積極傾聽他們對於工作條件、保險計劃、晉升通道的建議,儘管並未採納,結果工作人員的態度發生了很大改變,生產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擠出時間與孩子談心,積極傾聽和關注孩子,允許其發洩不滿、表達困惑和意見,增加彼此的良性溝通,當孩子感到自己是被關注的,也可以去發洩和表達後,他們會感到輕鬆、舒暢、被接納,在學習中會更加努力,學習效率也會更高。

摒棄棍棒教育的心理規律:南風效應

指想達到某種效果,要講究方法,順應天性比強行執行來得事半功倍。

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誰也不服誰,於是決定比威力,看誰能將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吹得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寒冷,把大衣裹得更緊了,而南風徐徐吹動,行人覺得春暖花開,越走越熱,繼而脫掉大衣。心理學家把此叫做“南風效應”。

家庭教育中採用“棍棒”、“威脅批評”之類的北風教育是不可取的,實行溫情教育,多點人情味和溫暖的話語,體會孩子的內在感受,激發孩子的自我驅動,才能更好地達到效果。

樹立榜樣的心理規律:名人效應

指名人的出現所達成的引人注意、強化事物、擴大影響的效應,或人們模仿名人的心理現象的統稱。

美國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給大學心理系學生講課時,教師向學生介紹說聘請來了舉世聞名的化學家,然後這位化學家說,他發現了一種新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具有強烈的揮發性氣味、但對人體無害,在這裡只是想測一下大家的嗅覺。接著開啟瓶蓋,過了一會兒,他要求聞到氣味的學生請舉手,不少學生舉了手,其實這隻瓶子裡只不過是蒸餾水,而這位化學家則是從外校請來的德語老師。

這種現象在消費和廣告領域是非常常見的,我們把接受名人暗示所產生的信服或盲從現象被稱為“名人效應”,名人因其那一領域的過人之處,以及更具有權威和知名度,更能引起人們的好感、關注和記憶。

而父母就可以利用和選擇好“名人”,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對於孩子心裡的名人,也不需要就一定是大人物,對其能夠施加影響的人都可以拿來利用,比如孩子非常喜歡和信任的老師,比如孩子喜歡領域裡從事該工作的人,曾經接過一個非常喜歡地鐵的孩子,沉迷於地鐵線路圖,學習上積極性不大,我們介紹了一位地鐵排程員給他認識,排程員把自己的觀念及考學經歷講給他聽後,他對學習的態度就轉變了。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兒童拖延症:比起拖延,家長更需看到孩子背後深層的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