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妨試一下:一筆畫個圓圈,在交接處有意留出一小段空白。回頭再瞧一下這個圓吧,此刻你腦子裡必定會閃現出要填補這段空白弧形的意念。因為我們總有一種出於未完成感的心態,竭力尋求終結途徑,以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有一位叫布魯瑪·紫格尼克的心理學家,她給128個孩子佈置了一系列作業,她讓孩子們完成一部份作業,另一部份則令其中途停頓。一小時後測試結果。110個孩子對中途停頓的作業記憶猶新。紫格尼克的結論是:人們對業已完成的工作較為健忘,因為“完成欲”已經得到滿足,而對未完成的工作則在腦海裡縈繞不已。這就是所謂的‘紫格尼克效應”。
“紫格尼克效應”的心理機制是什麼呢?被譽為現代社會心理學之父的德國心理學家勒溫認為,人類有一種自然傾向去完成一個行為單位,如去解答一個謎語,學習一本書等,這就叫“心理張力”。研究還指出,任何人都企圖滿足自己的需要,完成動作。其中既有先天的需要(飢、渴等),也有半需要(迫切的趨向)。在勒溫看來,個人能動性的源泉是多元的,形形色色的。被喚起但未得到滿足的心理需要產生一個張力系統,決定著個人行為的傾向、心理的基調和特點。如果中斷了滿足需要的過程或解決某項任務的程序而產生了張力系統,就可以使一個人採取達到目標的行動。勒溫認為,沒有完成的任務使得沒有解決的張力系統永遠存在,當任務完成之後,與之並存的張力系統也將隨之消失。由此可見,一個人的“心理張力”系統,是產生“紫格尼克效應”的心理機制。
缺乏“完成欲”,沒有那種由“心理張力”產生的“紫格尼克效應”,一個人就會表現出馬虎、懶惰的不良特徵。學習也好,幹工作也好,就會如同日本一句成語所說的:“三日坊主”(直譯為“三天和尚”,意譯為“做事沒長性”,相當於我國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但這決不是說“紫格尼克效應”越強越好。如果一個人的“心理張力”, “完成欲”過分強烈,則對身心健康、精神狀態的平衡協調起不利作用。比如,有些人一開始著手某項工作,便不問環境、條件是否可行,非要一下子幹到底不可,他們總以為自己的規劃、打算是盡善盡美的,不一下子予以完成、實現,就得不到心理上的滿足,就感到遺憾。這種過度的“完成欲”,實質上是受“至善論”所驅使的。
總而言之,為了使“紫格尼克效應”能對我們的角色扮演,對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產生積極的作用,我們就要自覺地對“心理張力”予以恰當的調節,既要避免“懶惰病”,又要克服“至善論”。使得我們的工作生活,豐富而又平衡,快樂而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