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作者 | 涵香
本篇編輯 | 董小姐
當值編輯 | 識無邊
▼
今日導讀
今天帶給大家的分享,是三個不同的家庭中,媽媽和抑鬱孩子的真實故事。
雖然每個家庭的經歷都各不相同,但有一點非常相似:因為媽媽過得不快樂,所以孩子也“不敢”快樂,孩子甚至透過犧牲自己的快樂,來換取媽媽的幸福。
這三個真實的案例,告訴我們:孩子的渴望,就是希望爸爸媽媽都能開心快樂地活著,如果父母無力,孩子更無力;如果父母不快樂,孩子更不敢快樂。
孩子內心的渴望就是父母們努力的方向。做父母的,一定要自己負責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自己的幸福快樂,而不是讓孩子們來負責爸爸媽媽的幸福快樂。父母只有把自己活成一道光,才可以微笑著向孩子伸出手,助力孩子走出困境。
本文作者是鬱金香的陪伴者涵香老師,文中的三位媽媽均為涵香老師的陪伴物件。
第一個媽媽:被女兒喚醒
“媽媽,你太在乎別人的感受了,你得在乎自己的感受,你得向內看。”
“媽媽,雖然大家都知道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是,卻沒有幾個人敢於嘗試,而我,卻都想去試一下,不像你,總是那麼聽別人的話,又搞的自己不開心。”
“媽媽,你不快樂!你得快樂!不然下輩子,你還不一定體驗到。”
以上這些話語,是一個17歲的抑鬱症女孩說給自己媽媽聽的,當媽媽跟我敘述的時候,她想到當下痛苦中的女兒、痛苦中的自己,已經是淚水漣漣。
女兒說的這些話,何其智慧?就像媽媽自己說的:“第一次聽到她說這樣的話,我很震驚,她居然教我向內看。”
是的,向內看,這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境界,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愛自己、不求愛、尊重自己的感受、而不是隻在乎別人的感受,修煉強大的內心,有“如如不動”的定力和韌性,就像詩句中所說的:“任爾東西南北風,立根原在破巖中”。
練好內功,我們才能不輕易地被外面的人和事影響到,才能引領家庭走向幸福快樂,才能支援和引導孩子走向康復。
可是,向內看,為什麼不是我們自己主動去做到,而是還要一個孩子來提醒?甚至需要孩子用自己的生命來喚醒?
因為,孩子愛我們,勝過我們愛孩子。
當下許多抑鬱症孩子的真實心理寫照是:媽媽,我愛你,我要活得跟你一樣!媽媽,我愛你,我要替你受苦!媽媽,我愛你,我要替你去死!媽媽,你要活下來,讓我去死……
我告訴她:可以。你先寫吧,分享你真實的情緒和感受就好,寫完了,可以發給我看看,我幫你修改一下,你再發給女兒吧。
後來,她很快發給我一段話,我幫她做了一些修改:
女兒,感謝你那天和媽媽說的話,你是上天派來拯救媽媽的天使!讓媽媽真正看到了自己。
今天,老師點醒了我。以前的媽媽,太顧及別人的感受,卻忽略了自己。媽媽活到四十多歲都沒有好好愛自己,沒有讓自己真正的快樂。
是寶貝女兒的一番話,讓媽媽這幾天沉澱下心來感悟,是媽媽不快樂,寶貝女兒的心願是讓媽媽做真正快樂的自己!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為別人的感受不快樂!我的女兒如此智慧!
乖女兒,媽媽已經開始學習怎麼來愛自己,你也不要再為媽媽的不快樂揹包袱了,媽媽已經開始慢慢學會做快樂的自己。
老師告訴我:父母活成一道光,就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老師還告訴我:當孩子感覺家裡有讓她放不下的人和事,孩子就無心也無力做自己的事。
媽媽懂了!媽媽會努力學習,努力成長,成為一個女兒想要的快樂滿滿的媽媽,給媽媽時間!好嗎?媽媽祝福你!媽媽永遠愛你!也請你祝福媽媽!
媽媽陪著你一起長大!
我跟很多人建議過,當你覺得有些話不適合當面說、或者覺得不好意思、說不出來的時候,可以用文字來溝通。
因為,用嘴說話,往往停留在頭腦層面,對方很容易不接受,產生對抗情緒,而文字卻不一樣,它是走心的,往往可以打動一個人心裡最柔軟的那個部分。
是的,這個媽媽活得太卑微、活成了“爛好人”,她不開心不快樂,女兒用失去自己的快樂的方式來喚醒媽媽,拯救媽媽。
第二個媽媽:被女兒牽掛
第二個媽媽的情況也很相似,她離婚後,雖然已經有了心上人,卻不敢開始新的家庭,她以為這樣做是為了女兒好,卻不知道女兒的壓力有多大。
女兒的想法是:“媽媽因為我得不到應有的幸福快樂,我是多餘的,我是媽媽的累贅。”
而當她接納了自己的男朋友,女兒的話卻讓她大吃一驚:“媽媽,我想感謝叔叔,是叔叔解決了我的心頭之患”。
她形容自己的感覺:“大腦像一根橡皮筋,上面壓著很多大石頭,最後,壓斷了………”
涵香老師,早上好!看完你的陪伴故事,我有些感觸,告別過去,擁有開心和幸福的能力,我需要這些,我需要您的幫助。
昨天下午來到醫院,寶貝女兒給我看她左手手背上的指甲印,告訴我說本來很開心的,卻被爸爸的一番談話弄的非常不開心,說爸爸不讓他住院治療。
女兒12月29號確診,多次割腕,3月4號住院,時至今日,這個爸爸都不相信女兒病了,不知道女兒需要什麼、好吧,放過、放下,才能活過來!
如若不能告別過去,和過去那個不完美的自己和解,我想我是不能對未來的日子負責的,我需要有個清晰的認識!
從這樣的文字裡,我看到了她的內心裡生髮出的力量。
是的,我們都是有力量的!
記住,如果身後的家裡,有讓孩子放心不下的人和事,孩子是無力也無心專注於做自己的事的。因為對於孩子來說,學習不重要,爸媽最重要,家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孩子愛我們,勝過我們愛孩子。
我就這樣被一個一個可愛的靈魂感動著、深深地滋養著…………
第三個媽媽:由兒子承受傷痛
第三個媽媽,愛人意外去世,自己和兒子屢次被別人欺負,包括婆家人和孃家人,多次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從她的身上,我讀到了“寡婦門前是非多”的真諦。
由於巨大的創傷性應激障礙,如今,兒子不會說話了。
聊天過程中,媽媽的一段描述,讓我印象深刻:當兒子看到爸爸躺在棺材裡的第一眼,是突然蹦起來的,蹦得很高,蹦了幾次,並且說:“爸爸啊!你讓我們怎麼活?我和媽媽怎麼辦?”
據媽媽說,兒子開始是不想說話,現在似乎是不能說話,但是情緒穩定,可以用手勢用文字正常地溝通交流。
所以,“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把自己活成一道光”,這句話,真的是家長們的指南針。
很多家長可能會疑惑:孩子都這樣了?我如何開心起來?快樂起來?
是啊,快樂是一種能力,不學習,真的做不到;愛自己,更是一種境界。我們活著,首先要為自己活著;其次,是為了家庭和孩子;最後,才是為他人和社會。
這裡的“為自己”,不是自私自利,而是自己負責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自己的幸福快樂,而不是讓孩子們來負責爸爸媽媽的幸福快樂。
當媽媽還沒有走出巨大的傷痛,活在過去的創傷事件裡,活在親人的愛恨情仇裡,這樣的感覺,孩子完全感覺得到,他也願意替媽媽去承受,去買單。
所以,親愛的,你需要看到自己的卡點,那是送給孩子的希望和禮物。
孩子的渴望,就是希望我們做爸爸媽媽的都要開心快樂地活著,孩子內心的渴望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陪伴結束,我把一段話發給了這個媽媽:“我們要和過去告別,我們不能從悲傷裡面走出來,往往就是我們沒法和過去告別,我們想永遠停留在那裡、停留在那個階段,最好沒有當下、最好沒有未來。這個部分就會給一個人的悲傷處理帶來困難,所以我們要慢慢地去告別,要適應和調整親人不在的生活,然後重新投入一段新的關係、新的目標和新的追求。”
媽媽是有悟性的,我相信她會找回自己,活出自己!引領兒子走向康復!
父母先站在岸上,才能拉出泥潭中的孩子
最近,我已經遇到好幾個這樣的媽媽了,都是被無力感、絕望感、甚至是抑鬱焦慮包裹著。父母無力,孩子更無力;父母不快樂,孩子更不敢快樂。
我們活了三四十年,貌似一切都不錯,實際上,我們不知道我們有一條腿在泥潭裡,這被我們聰明善良的孩子看見,Ta想幫我們,卻不知不覺把幼小的自己陷進去了。
我們看見陷入泥潭的孩子,驚恐、心痛、憤怒、無力、沮喪、迷茫,我們拼盡全力想救孩子,把孩子推出泥潭,卻不曾想和Ta一起深陷其中,愛孩子的我們甚至覺得:”只要孩子上不去,哪怕我們努力到無能為力,也要陪著孩子一起呆在坑裡,不能丟下Ta不管”。
殊不知,帶著隱藏的傷痛和恐懼,才是我們陷入泥潭的始因,那個沒有覺醒的我們,以為自己是在努力推孩子上岸,實際上,是驚恐的我們緊緊抓著他們的手,是在將他們拽入泥潭的更深處。
當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擁有與生俱來的力量,當我們發現每個生命都有獨特的美好與使命,而人生的意義便是去踐行自己的使命、去感受不完美的人生的韻味,那麼,我們就可以一點點把自己陷在泥潭裡的腿拔出來,爬出泥潭的我們,便可以微笑著向孩子伸出手,孩子就會很快爬上來,帶著從泥潭裡爬出來的智慧和勇氣,還有父母真真正正的愛前行!
感恩我們親愛的孩子
感恩這藏在痛苦背後的深情
感恩生命所蘊藏在我們每個人身體裡的力量
感恩所有的苦難,感恩包裝醜陋的禮物!
爸爸媽媽們!
我們先要站在岸上,才能拉出泥潭中的孩子啊!
親愛的,你聽到我的吶喊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