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的蘇德戰役,德軍的作戰重點定在南線,計劃是東進然後南下,佔領整個高加索,以獲取該地區石油資源(以及為掩護南下部隊側後,向東攻佔斯大林格勒)。為此除了在北線進行一個小型局部進攻,中線北線皆取守勢,以集中力量於南線。關於南俄作戰的計劃和實施暫且不論,僅憑德方該年戰役的基本構想,就是存在大問題的。
因為經過41年的戰役,蘇軍主力此時是位於中線,準備應對莫斯科方向的威脅,對此德方亦知。則德軍的南線作戰即令完全成功(消滅了該線之敵,佔領了高加索),也無法威脅到蘇軍主力,反而是將自身主力背對敵人,遠置於危險且孤立無用的方向(南下高加索的部隊含第一和第四兩個裝甲集團軍,第四裝甲集團軍先南下,後來才北返去支援斯大林格勒方向)。
也許會有人說這是“避實擊虛”,但避實擊虛可不是這個避法。簡言之,我正對敵實,我奇擊敵虛,由虛入手而消滅敵人,而不是避開對方主力去佔地。即令非要說是避實擊虛,那也必須是“我奇”先擊破“敵虛”,而不能讓“敵實”先擊破“我正”。像德軍這種避法,以自身主力背對敵人主力,實是古今罕見。從德方(希特勒)立場上說,自然是想迅速佔領高加索,然後回調主力,與敵周旋。但這不免過於輕敵和冒險。
因為只要對方不是太蠢或太弱,則對於你要佔領的要地,即便沒能及時保衛之,也會反攻奪取之。而保衛或奪取的手段,最簡單而有效的就是:瞄準你態勢上的弱點,找你主力的麻煩,你的主力被殲滅了或是撤退了,我方自然就實現了目的。而試想兩軍相爭,危機四伏,一方尋瑕抵隙,找對方主力的麻煩,另一方則不理會對方主力,去忙些佔地的次要之務,結果必然是陷於態勢上的被動。
後來的戰事發展也正是如此,蘇軍反攻奪回了斯大林格勒,而及時保衛了高加索。德軍是7月初展開攻勢,月底之前南方集團軍群已分成AB兩個集團軍群,前者南下高加索(十七集團軍和第一第四兩個裝甲集團軍),後者東進斯大林格勒(主要為第六集團軍,另有第二集團軍和僕從國部隊)。蘇軍至遲到這時已判明對手是以南線為重點,則其主力自然會陸續南調,籌備反攻。
到得11月份準備充足後,一舉在斯大林格勒包圍了德軍第六集團軍(突破其兩側的德國僕從國部隊而得手,這才是“避實擊虛”),並且一旦將其殲滅後,由此而直趨羅斯托夫並攻佔封鎖之,則德軍已深入高加索的A集團軍群亦將危殆。雖然蘇軍沒能實現於此,德軍勉強撤出了高加索的部隊,但其最終不僅勞而無功,還損失了一個精銳集團軍,吃了個大虧。
而德方的失敗究其主因,便在於整個戰役計劃存在根本弱點,即著眼於佔地而不是消滅敵人。所謂佔地,從攻方立場說,在沒有消滅敵人的前提下,只可作為一種手段(圍點打援,調動敵人,便於消滅,42年德軍也可一試),而絕不能作為目的,否則便是本末倒置,吃虧是難免的。南線作戰本身的計劃和實施不佳,其實也是由這樣的根本弱點所派生。
這裡還可順便說一句,第六集團軍被圍後,最為糾結痛苦的不是希特勒或保盧斯,而是曼施坦因,既要救援第六集團軍脫險,又要保證A集團軍群安全撤回,這種完全對立的矛盾是最令人頭疼的(第六集團軍要脫險只有突圍,就算成功,釋放出大量蘇軍兵力,德軍整個南線都可能崩潰),估計那段時間曼施坦因頭髮都愁白了。
至於傳說的希特勒由於受戈林影響而不讓突圍(戈林保證空投補給),其實不過是後來那麼一說,希特勒和戈林真要是蠢到這個地步,那也不會當權了,兩人是背鍋背慣了。簡言之,棄小保大,無奈而已。而這種心理還不能明說,否則保盧斯和被圍士兵會怎麼想怎麼做,更會影響全軍士氣。希特勒和戈林明知背鍋但是背得心甘情願,至少表了姿態,元首從不放棄任何陷於困境的士兵。可能戈林會有怨言,希特勒沒什麼可說的。
所以,這就是搞錯了思考作戰的出發點所帶來的後果,頭沒起好,救火的人也無從著手,除了損失一個精銳集團軍,還損失了那麼多空軍力量。希特勒設想獲得高加索油田,可以破壞對方戰爭經濟,而保障己方戰爭經濟,實在是頭腦過於簡單了,或者說是一廂情願,當局者迷,以至違背了基礎性的軍事原則。
當然,根源上的原因是軍事素養不夠,打仗這個東西,無非是在“知”的基礎上作決斷(知彼知己,知天知地),但由於不可能盡知詳知,所以任何決斷都(只)看利益風險比。而利益風險比的評判,則只取決於軍事素養一個因素。希特勒的計劃,利益或許很大,但風險更大得多,利益風險比不夠看,這就暴露了其軍事素養的嚴重欠缺,再加上剛愎自用和獨斷專行,以及德國那些高級將參水平也確實有限(有時還不如希特勒),第三帝國最終失敗,實在不是偶然。如果提高到民族性的層次來說,那可能就是德國人腦子比較直吧。當然從另一面來說這也是優點,嚴謹負責,執行力強,希特勒本人也是這樣。這也是德軍在西方軍隊中最能打仗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