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我們經常說,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現實中卻常常感到被動,父母的“為你好”、朋友之間的“合群”、老師眼中的“規矩和正常”,讓我們從小就會察言觀色並且謹言慎行。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越來越不敢自己做決定,做什麼事情都要找個“標準答案”,不敢跳出“為你好”的禁錮,覺得生活越來越痛苦。

是時候和被動的人生告別了,這本《我不過被動的人生》簡直就是被動型人格者的自我拯救指南。作者李國翠是一位資深心理諮詢師,幫助我們走出他人定義的人生,重聚內心的意志和能量。

如果你不去大膽地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就只能繼續被別人錯誤地定義和擺佈。如果你還不能立馬走出來,那麼慢慢來,不要著急。以前得到的能量和確定感,可以由你自己現在來創造,從肯定自己的感受開始。

當我們不喜歡某件事或者某個物品的時候,那就尊重自己的感受,去拒絕。我以前不敢拒絕我媽給我買衣服,雖然我不喜歡那些款式和顏色,但是我媽只要一說:“我覺得你穿這個好看,你看看你自己買的那些難看死了,以後別自己買衣服了。”我就會即刻投降。

看了這本書後,我開始肯定自己的感受。我會對媽媽說:“我不喜歡你給我買的衣服”。然後我會走出“應該穿這件”的禁錮,走進商場去挑選自己喜歡的衣服。現在的我自信多了,站在陽光下,覺得自己好開心!

大大方方地表達自己的需求是一種能力。但是大多數人卻缺失這項能力。特別是在家人面前很難真實地去表達自己的需求,而家長也同樣不表達他們真正的需求。比如我媽希望我能大方一點,善於交談一點,能在家庭聚會上給她爭光,來彌補她在人際關係方面的欠缺,但是她不願正視這一點,也不願好好表達她的需求。卻給我的行為貼上很多標籤,把她在人際關係方面的焦慮投射到我身上,從而一味地批評我、指責我。

打破被動人生的僵局,掌握主動權,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作者在本書中深度剖析了我們陷入被動人生的根本原因,然後各個擊破,幫助我們奪回屬於自己的掌控權。

本書中的語言和案例特別貼近我們的生活,讀起來愛不釋手,在閱讀和思考中,我們會慢慢地和內心的自我相遇,互相瞭解,互相接納,彼此認同。將被動轉化為動力,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璀璨人生。

7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新手創業開兒童樂園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