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被討厭的勇氣》並不是要去吸引被討厭的負向能量,而是,如果這是我生命想綻放出最美的光彩,那麼,即使有被討厭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雙手雙腳往那裡走去。因為擁有了被討厭的勇氣,於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

如果你對你的生活感到乏味,對生活當中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感到困惑、感到迷茫。主頁君相信,你在這本書裡面都能夠找到答案。

這是一個日本哲學家和暢銷書作家合著的一本書。全書都是通過哲人和青年的對話形式展開的。

在這一問一答中,兩人將100多年前的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所提出的個體心理學的理論解釋得通俗易懂,讀起來十分容易,好讀。

這本書中青年問的問題很直接,而哲人所回答的內容,更加一針見血,直抵內心。書中的青年問出了我曾經的疑惑,問出了我曾經的困擾。

青年提出的很多問題我都可以感同身受,在閱讀時還可以聯想到自己以及身邊的朋友的實例。也正因如此,我才會有種“原來我不是一個人”的釋然。

你想變成別人是因為你不幸福,你討厭自己,無法悅納自己,你覺得變成了別人就能獲得幸福。如果感到不幸福就要有所改變,但是怎麼改變呢?你覺得你無法變成別人,因為人的性格和秉性彷彿是天生的東西無法改變,你對如何獲得你不具有的性格和秉性束手無策。在這一點上書中指出:“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了什麼,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你想變成別人是因為一味關注“被給予了什麼”,你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你已經擁有的東西上面。我們需要的不是變成別人而是更新自己。

● 現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為你自己親手選擇了“不幸”。你在人生的某個階段裡選擇了“不幸”,這既不是因為你生在了不幸的環境中,也不是因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而是因為你認為“不幸”對你自身而言是一種“善”(有好處)。

● “追求優越性”是指自己不斷朝前邁進,而不是比別人高出一等的意思。健全的自卑感不是來自與他人的比較,而是來自與“理想的自己”比較。我問應該積極的看待自己與別人的差異,我們“雖然不同但平等”。

● 當受到人攻擊時,不要抱著忍耐的心態,因為忍耐本身就是你在拘泥於權力之爭,應該對對方的行為不做任何反應。人在人際關係中一旦確信“我是正確的”,那就是步入了權力之爭。如果你認為自己正確的話,那麼對方持什麼意見都應該無所謂。只看到眼前的勝負就會走錯道路,我們只有摘掉競爭或勝負的有色眼鏡才能改變和完善自己。

● 人際關係的“終點”共同體感覺。像這樣把他人看作夥伴並能夠從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狀態,就叫共同體感覺。共同體概念:包括了從過去到未來,甚至包括宇宙整體在內的 “一切”。就像我一直說的那樣,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一切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不幸之源也在於人際關係。反過來說就是,幸福之源也在於人際關係。共同體感覺是幸福的人際關係的最重要的指標。共同體感覺以“我和你” 為起點,把對自己的執著變成對他人的關心。

12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解析:思念的能量,需要心與腦達成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