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雖然違背生老病死這樣的自然規律,但自古以來就有人追求“長生”、“不老”,區別就是以前的法子大多是“偏方”,而如今有很多科學實驗來減緩衰老速度,延長人的壽命。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個國家的科學家研究出什麼法子,可以讓人一直活下去。

所以,又多了個“人體冷凍”,大概意思就是現在做不到不死,那就等幾十年、甚至百年後能不能把你復活。全世界世界首例人體冷凍,毫無疑問就出現在美國,那還是1967年,接受這個新技術的人是個心理教授,但很遺憾,50年後的2017年已經過,他並沒有如願再次醒來。

而且,這個冷凍是要給相關機構一大筆錢的,並不是你獻出自己的遺體就行,中國第一例接受全身冷凍術、等待被複活的人,名叫展文蓮,存放遺體的液氮罐溫度低至零下196攝氏度。

當然,人體冷凍自誕生開始就充滿爭議,也尚無一人成功復活,所以比起這種難實現的“未來”,更多人在研究如何提高人類壽命,尤其是在身體某些器官出現問題後。尤其是在供體難覓的情況下,能不能把其他動物的器官拿來用,既不排異,還能供人類正常使用。

又有兩個豬心臟移植到人體內:一個72 歲,一個64 歲!

這樣大膽又先進的移植術,的確不少時候都發生在美國,這陣子,又有兩個腦死亡的人被移植了豬心臟,一個年紀大點,已經72歲,另一個年輕一些,腦死亡的時候才64歲。

先說一下這個腦死亡,意思其實就是說人已經死了,如今世界上很多國家都不用心臟停止跳動,或者人沒了呼吸這種情況來判斷一個人死亡,因為如今已經有儀器可以來維持這些功能,但腦死亡就不一樣了,不管你用什麼現有手段,都不可能讓一個已經腦死亡的人死而復生。

也就是說,在醫生對兩個腦死亡的人進行豬心臟移植的時候,他們實際上都已經死亡,不過,醫生在手術完成表示一切順利,豬心臟移植手術是成功的。

在這個過程中,已經腦死亡的這兩個人在用呼吸機支持著,完成豬心臟移植手術後,使用了“標準藥物”,然後還對他們兩個人進行了3天監測,以觀察移植後心髒的功能情況,結果就是並沒有發生早期器官排斥的情況。

移植豬心臟的有3個人,兩人移植前就腦死亡,一人移植後2個月死亡,有什麼意義?目的是啥?

應該很多人都看到過,世界上第一個還活著就接受豬心臟移植的人,同樣發生在美國。雖然在手術剛結束的時候還說情況良好,還短暫存活了2個月時間,但他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死了。

毫無疑問,這個手術具有開創性意義,當時給它移植的豬心臟,也是專門經過基因改造的,並不是隨便殺頭豬就拿來用,因為普通豬有人類會排異的三個基因存在,改造豬的基因就是為了把這三個明確排異的基因剔除,人體也就相對更容易接受豬的心臟。

當然,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覺得,既然接受豬心臟移植的人,要麼已經死了,要麼移植前就死了。死了的人不能說話,而活著進行豬心臟移植的人也沒活下來,這樣做能有什麼意義?目的是啥?

事實上,早在1838年的時候,就有動物器官被移植到人類身上,只不過當時進行的是眼角膜移植。這麼多年來,讓動物器官在人體內正常工作一直難有大的突破,說到底還是因為人體的免疫系統會把其他動物的器官當作“異物”,移植後會被排斥和攻擊,所以後來才會改造動物基因,讓它們的器官和人類更為接近,然後減小排斥的概率。

把豬心臟移植給人類的目的,又或者是意義,其實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從源頭上解決器官供體不足的現實問題,尤其是像心臟這類器官,一方面願意在死亡後捐獻心臟這類器官的人太少,另一方面如今平均預期壽命都提高了,高齡死者的心臟等器官,可能本身功能也不太好。

器官在移植前,能夠在體外停留多長時間?

從目前的醫學水平來看,不同的身體器官,它能夠在體外停留的時間長短並不一樣,有的可能幾個小時,有的可能超過一天。比如:

在冷藏條件下,腎臟可以存活24到36個小時,肝臟可以存活12個小時,肺可以存活6到8個小時,而心臟就十分敏感,只有4到6個小時。

而且,一旦超過4個小時,心臟細胞的功能就已經開始衰退,這意味著接受這顆心臟移植的人在術後有更高風險,可能會出現不好的情況。

任何器官移植,在手術進行以前,醫生都像是在和時間賽跑一樣,因為從器官捐贈者體內取出器官也需要時間。接受器官移植的人,需要等到器官運送到了才能進行手術,既要保證器官存活,也要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這是一個很複雜的配合。

9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與叛逆對話——青春期的孩子與家長的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