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21天很短,要是平時,日子晃晃悠悠就過去了,除了日曆上又撕下幾十頁,年齡又往上長了點,沒有什麼特別的。

21天又很長,因為參加了Tina老師的寫作營,我用21天的時間改掉了之前天天刷直播的習慣,建立了寫作與讀書的新習慣。

每天打卡作業、尋找選題、聽課寫作。

從一開始的完全不適應,到現在結束時的留戀與不捨。

這種忙碌中的充實與收穫,挑戰自我後的成就感,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

覆盤整個訓練營,

對於收穫,每次總結都覺得意猶未盡;

對於讚美,任何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剛入營時,每天寫作業都要花很長時間,壓力大,甚至感到心力憔悴;

而訓練營結束時,我已經自如了很多,可以很快進入寫作狀態。

這種進步是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從最初停下來關注老師,到如今留下來成為雙營學員,特別感恩和老師的這場相遇。

在此,我總結出了具體的收穫,希望與大家分享,也期待我的經歷對大家有啟發。

01 建立寫作習慣

訓練營結束時,似乎突然明白了老師將課程時間設為“21天”的用意。

科學研究有“21天養成一個習慣”的說法,或許Tina老師就是希望通過21天的零基礎寫作營,讓我們真正將寫作變成習慣。

老師說過,要保證每天輸出,這是為了保持手感,就像練舞蹈、練琴,“一天不練自己知道,三天不練觀眾知道”。

寫作同樣需要訓練“肌肉記憶”,這樣才能保持功力。

課程中有幾天是微tou條的專項訓練,作業是每天寫兩篇微tou條,我當時絞盡腦汁,找選題和構思都很費勁。

但是老師在課程裡講了非常好用的實操方案,按照老師的方法,不但解決不會寫的問題,還能寫出爆款,群裡每天都有爆款報喜!

而現在,我已經開始有了選題意識,看到熱點也不再茫然。

還有對素材的收集。

相比理論知識,感覺好的案例更難收集。

在《Tina超級素材蒐集整理術》的課程裡,老師非常詳細講解了如何蒐集整理寫作素材。

不但有在各大網站,蒐集案例素材和理論素材的實操方法,老師還給出了在生活中收集整理寫作素材的有用方式。

昨天坐在公交車上,我聽到一個女士打電話講孩子高考的事,有些話非常生動,便趕快拿出手機記了下來,尤其是記細節。

這就是在寫作營中向老師學到的,要是以前,聽完就忘記了。

但現在學會了去隨時記錄,尤其是記細節,因為細節往往最容易被忽視,也最容易打動人。

02 系統學習到新媒體文寫作

上完零基礎寫作營我發現,和之前零散地看視頻學習新媒體文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系統學習。

之前自己找視頻、看文章的學習,都是片段的、零散的。

而老師做的課程,非常系統化,一步一步手把手地教,句句都是經驗。

這對新媒體寫作“小白”的我來說,高效快速,可以說是入門新媒體的捷徑。

花的是並不算多的錢,買到的是時間、效率,還有老師的經驗。

一年的時長,實在太值了,只是後悔入營晚了。

21天堅持下來,寫作中用到的工具我使用熟練了,寫作速度也上來了。

以前寫一篇小文章要一週,現在一天能寫出兩篇1000字的微tou條。

日更2000字,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

03 改變了認知與思維

以前的我,就像老師直播時總說的,有“文人思想”,覺得商業稿不是真文學,不夠高大上。

但現在我的認識轉變了,認識到:“寫出爆文是一種能力。”

經典學術書再好,可晦澀、抽象,僅限於專業讀者,無法做到大眾傳播。

最近加入了Tina老師的閱讀營,看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給了我很大的觸動。

作者作為一位心理學博士、學術大家,能把專業知識,講得這麼通俗有趣,能幫助到更多非專業的人。

這種社會價值,或許遠超過他在專業學術上的影響力。

此外,我還擁有了“利他思維”。

以前寫文章,只關注怎麼把想表達的內容寫出來;

現在會不時問自己: 這樣寫會不會吸引人?如果我是讀者,會不會被吸引到?我在文章中給讀者提供了哪些價值?

這樣的改變是可喜的!

04 心態上的轉變

這次零基礎寫作營中,我一共寫了19篇微tou條,7篇超過1萬的展現量(2篇超過2萬)。

中間幾天連著5篇都超過萬次的展現量,給了我很大的鼓舞。

要知道以前我的流量都沒法用慘淡來形容,是極慘淡,妥妥的正向反饋,讓我看到了希望。

但Tina老師還說過“流量焦慮是自媒體人的宿命”

果不其然!可沒幾天,展示量開始波動,大有一朝回到解放前的趨勢。

我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適合平臺的調性,直到聽了老師講的最後一節課,關於做自媒體的心態。

想到Tina老師在流量慘淡時,給自己定的200篇目標,昨天還有些洩氣的我,今天又恢復了狀態,準備下一步對失敗的例子好好總結,重新再來!

說真的,我真挺為這樣的自己,感到驕傲的。

另外,我還特別喜歡群裡濃濃的學習氣氛。

在這裡大家寫出了好成績,都會第一時間在群裡報喜,傳授經驗。

因為群裡爆款太多,所以有時覺得有點內卷,但是更多時候感到的是溫暖。

而每天的作業打卡,本來以為只是打卡,後來看到助教大毛老師每天都會認真批改作業,好的文章加上“精選”。

我時常會去看同學們的“精選”文章,向大家學習。

在這樣的社群,不好好利用,可是種浪費!

總之,21天的課程,收穫實在太多。

之前我也報過某平臺的寫作營,當時是在Tina老師和某平臺之間,我選擇了某平臺。

主要是因為平臺承諾一對一改稿,並有流量扶持,但結果遠不像承諾的那樣。

尤其現在又上了Tina老師的課,感覺差別太大了。老師的課程,剔肉留骨,全是乾貨。

很多內容,後面還要再好好消化,因為精華太多,需要慢慢吸收、慢慢實踐。

結語:

Tina老師很優秀,但即便已經很優秀,她還是那麼努力。

相比於她的優秀,我更喜歡Tina老師努力的樣子!對我是種深深的感染和帶動。

俞敏洪說: “真正的優秀,是源於對優秀強烈的渴望和追求,是生命的那種火熱激情。”

在Tina老師身上,我感受到了這種激情,太慶幸自己沒有錯過和Tina老師的相遇!

感謝優秀的Tina老師和助教老師們!未來的路上,希望繼續追隨你們的腳步,一同奔赴優秀!

9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學歷貶值,普通人的突破點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