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有的家長,經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學習、就會玩兒,一點自控能力都沒有。瞭解一下心理學領域的棉花糖實驗,對於這些家長會有幫助。

延遲滿足實驗是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也叫棉花糖實驗,實驗的結論大致是,如果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能暫時忍受自己慾望的人,會取得更大的成就。這種能力被稱為延遲滿足能力,這種能力被看作是一個人是否具有自控力的表現。

這個實驗是1966年,由斯坦福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米歇爾設計的,他在斯坦福幼兒園4到5歲的小孩子們面前,放一顆棉花糖,告訴孩子他有兩個選擇,第一,現在可以吃掉這塊糖,但是吃掉以後就什麼都沒有了;第二個選擇是:等15分鐘之後,實驗人員會拿來更大的棉花糖給他一起吃,也就是說,如果能等15分鐘之後再吃的話,它會得到一顆更大的棉花糖。

在這樣的情況下,有的孩子根本就不會等待,立刻就吃掉了這顆糖;有的孩子,過了幾分鐘,實在忍不住了,就吃了;在實驗的600多位孩子裡,只有30%,等滿了15分,並得到了更大的棉花糖。

在之後在近30年的時間裡,長期追蹤了這些參與實驗的孩子們的各種表現,發現,在孩子上中學以後,選擇暫時不吃掉棉花糖的孩子,也就是那50多位等待15分鐘的孩子們,學習成績遠遠超於其他孩子;此外,更長時間的跟蹤調查表明,這些孩子,會有更高的學歷、更健康的身體、更高的社會地位、更多的財富,以及更低的犯罪率等。

也就是說,一個能做到延遲滿足的孩子,他的人生可能會更成功。

那麼,吃掉棉花糖和沒吃棉花糖的孩子區別在哪裡呢?米歇爾教授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說,具有延遲滿足能力的孩子,能夠自控和自律,將來會更加優秀,也會獲取更好的人生,這篇論文發表後,在學術界和媒體產生了很大影響,事實是這樣嗎?

有的孩子家長,因此而刻意地訓練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比如,孩子喜歡一個玩具,家長當時就是不給買,非要等三天之後再給買,結果,孩子生氣、氣得哇哇的大哭,家長也不管,只是訓斥、讓孩子忍著,他們覺得這是在訓練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實際上,這樣過於輕率、缺少對孩子情感的關注和同情,會害了孩子,如果這樣去應用心理學規律,還不如不用。這是濫用心理學的規律。

另外一種情況,孩子放學了,扔掉書包後立刻掏出手機,就開始玩遊戲,這個時候,有的家長的做法就很可取,家長會對孩子說,先洗手、休息一下,餓了可以吃點東西,然後,先要做作業,把作業做好之後,檢查完了、沒有任何問題了,再去玩手機。這也是延遲滿足能力的一種訓練,這樣就很好。

那麼,再繼續探討延遲滿足實驗,難道能忍受15分鐘,就能改變自己的人生嗎?有了這種忍受的能力,就會有不同的人生嗎?

這個實驗,表面上看並沒有缺少人性或倫理方面的問題,但是實際上,對於4、5歲的孩子來說,可能是一個有點“殘忍”的實驗,在實驗中,孩子們會表現出各種各樣不同的表情,忍受自己的慾望,對於小孩子來說,可能也是一種折磨和痛苦。

後來對這個實驗提出質疑的人很多,而且,最初的時候,米歇爾教授也沒有將這個實驗的具體過程說得很清楚。

其實,這個實驗,最早並不是在斯坦福大學幼兒園做的,而是在中美洲的某個小島上做的,選取了53個孩子,其中有35個非洲族裔,18個印第安族裔孩子。

現實情況是,那裡的非洲族裔的孩子,通常都沒有父親,是單親家庭;而印第安族裔的孩子都有父親的;很明顯,來自完整家庭的孩子,通常表現出更強的延遲滿足能力,孩子家庭的完整性,可以給實驗結果帶來很大的改變,但是米歇爾教授忽略了這個實驗的其他相關因素,因此,這個實驗的結果是相當脆弱的。

比如,我們可以按照常識,提出幾個反對的意見:

參加實驗的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情況,這對於結果的影響,是否考慮在內?孩子是不是喜歡吃糖?這對於孩子受到糖的誘惑和忍耐時間的長度,這些影響是否排除?孩子在參加實驗之前,是否經常吃到這種糖?有沒有攝入過多的糖分?這些因素對於孩子的忍受能力是否有影響?

以上這些,都是實驗的干擾因素,另外,實驗前孩子受到父母的影響、每天食物的質量和個人喜好、當時的情緒、對時間概念的感受等,這些都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實驗的結果,因此,很多學者也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注意這裡並沒有反對延遲滿足能力,也沒有反對這是自控力的表現,而是要表達,哪些是延遲滿足能力的相關因素?

羅徹斯特大學的塞萊斯特基德就是其中一位,他將這個實驗重新改良後,做了這個實驗升級版,實驗的目的,是為了發現延遲滿足的相關因素。

在做棉花糖實驗之前,她將孩子隨機分成了A、B兩組,兩組工作人員都告訴孩子:你們現在先用這些舊的蠟筆,待會兒,再去拿一些全新的、更漂亮的蠟筆。

幾分鐘後,A組的老師帶著全新的蠟筆回來了,注意,也就是A組兌現了承諾;而B組的老師卻空手而回,並向孩子們道歉:“對不起,我記錯了,我們沒有新蠟筆了。

然後,再次承諾,過一會兒拿來新的漂亮的貼紙,結果A組的孩子得到了新貼紙,而B組的老師再次空手回來,並再次道歉。注意,A組兩次都說到做到,而B組的老師兩次沒兌現承諾。

經過前面這兩次的預備實驗後,基德開始引入與前面一樣的米歇爾教授的正式的棉花糖實驗。

實驗的結果與米歇爾的教授有所不同:A組,也就是兩次都兌現承諾的那一組,這一組的孩子成功實現自控的比例比B組高出4倍。

在這個升級版的棉花糖實驗中,會清晰地發現:給孩子信任的環境,是孩子是否具有自控力的先決條件。

也可以說,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與孩子的環境、認知和信念有關。

當孩子處在說到做到、充滿信任的環境中,這些孩子就更加願意自我控制;而處在連哄帶騙、只承諾不兌現的環境,孩子就會意識到,吃到肚子裡的才是最真實的,自然而然的順應環境,而不願意去等待,不願意冒風險得到更多的利益,因為他們的認知是,等待也可能什麼都得不到,別人的承諾是不可信的。

因此,對於孩子是否具有延遲滿足能力,家庭環境和他們的父母,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例如,為了讓孩子聽話,父母最常用的招數之一就是用語言去安慰或者連哄帶騙。比如說,星期六帶你去遊樂園玩啊,可是隨後呢,可能媽媽就會忘記了,爸爸去加班了,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再相信父母的話,而且,社會上的其他承諾,孩子也會無條件的懷疑,更重要的是,孩子自己也不會注重自己的承諾,那麼,所謂的自控力的問題,其實變成了信任問題,變成了家庭教養和孩子的認知問題。

家長們往往抱怨孩子的自控力差,因而經常批評孩子,其實,米歇爾教授的實驗結果,可能會給很多人造成了誤導,就像不給孩子買玩具的家長,僅僅是以單純的方式不滿足孩子,而這種毫無道理的不滿足或者延遲滿足,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由於缺少應有的人文關懷、缺少愛和關注,這樣會讓孩子感覺沒有被尊重、信任,沒有安全感。

而事實上,米歇爾教授後來重新修正了自己的實驗結果,他出版的《棉花糖實驗》中說,自控力是一種非常複雜的行為,不能簡單的用類似的實驗中,吃沒吃棉花糖,來衡量孩子的未來。

延遲滿足能力,是一種有益的心理能力,也確實是孩子自控力的表現,但是哪些因素會帶來延遲滿足能力?

棉花糖實驗到底告訴我們什麼呢?其實這個實驗告訴我們,生活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在批評孩子以前,家長首先應該對自己進行反思,對孩子信守承諾了嗎?給孩子足夠的愛和關注了嗎?是否給孩子提供了穩定、幸福的生活環境?如果以上這些都不具備的孩子,自控力就可能降低,自控力的培養,在於家長,而不在於孩子。

家長們不要片面地理解心理學規律,尤其不要用自己理解的心理學規律來害自己的孩子。永遠不要忽視發自內心的愛和關注,這對孩子更重要,在愛和關注基礎上,再去應用心理學規律。

6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逼死丈夫拋棄5個月的兒子改嫁,32年後兒子事業有成,又哭求相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