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話題: "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社交恐懼症越來越嚴重? "突然意識到我們好像已經把 " 社恐 " 當成一個調侃,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可實際上, " 不想社交 " 映射出的一種心理是:我真的不想再去 " 伺候 " 別人的情緒。那些我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時刻,才是屬於我生活的解藥。前段時間經常熬夜加班,晚上十點多回家成了常態。好不容易等到週末想休息一下,一個來北京工作不久的朋友想來我家找我玩,因為很久沒見,所以沒好意思拒絕。那天,朋友從吃午飯開始嘴就沒停過,一直在跟我吐槽自己的工作。我從一開始給她提供安慰和建議,到後面只能說些 " 是嗎? " " 啊? " " 真的好討厭! " 這樣的糊弄話術。
活著的每一天都要告訴自己:我的想法很重要,我的喜怒哀樂很重要,我的每一個情緒都值得被看到。
盡全力愛自己,才有餘力愛別人,這是我們一生都需要去學習的功課。我們只需要,為自己的感受負責就好。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