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以下含劇透。

《你好,李煥英》是由賈玲執導,賈玲、張小斐領銜主演,劉佳、沈騰、陳赫等人主演的奇幻喜劇電影,2021年出的電影,一點都不影響代入80年代,因為在劇中賈玲飾演的賈曉玲穿越的劇情非常典型出彩。

整個電影從女主角賈曉玲成長為了一個媽媽的貂而非小棉襖開始,因為她太胖,且成績一直穩定保持不及格,不能成為媽媽引以為傲。

然後賈曉玲不惜冒著被穿幫的風險,把自己實際上只考上的成人繼續教育學院,通過買假證改成了人人豔羨的大學通知書。但可惜弄巧成拙,在升學宴的酒席上不巧被揭穿被發現,導致媽媽李煥英丟了更大的臉。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場鬧劇媽媽給的“懲罰”只是寬厚一笑,這在父母和孩子打罵都是家常便飯的80年代實在是難得一見。

人性就是這樣,犯錯後給予對方懲罰,懲罰得越狠,對方因做錯事而產生的內疚感就越小;所以媽媽李煥英這種寬厚的原諒,使得賈曉玲的心中充滿了更多內疚,可能從那一刻起,她產生了要給媽媽更多回報要更努力的決心。

正當賈曉玲和媽媽暢想未來美好生活的時候,悲劇發生了,兩個人被車撞了。賈曉玲脂肪護體毫髮無損,而媽媽直接就差點病危了。在醫院裡,悲痛欲絕的賈曉玲通過正在播放的80年代場景的電視機,直接穿越到了那個時代。

她穿越到的“勝利化工廠”的標語明顯透著時代特徵: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而奮鬥;以及能看到曾經風靡一時的女排,深深地帶動了那個年代的女排運動熱情,廠裡組織籃球獎品都是一隻特別有復古懷舊感的搪瓷杯;

也是從那一刻起,賈曉玲那顆想要讓媽媽開心的心,終於不用只在幻想裡和媽媽開玩笑中實現,因為時空交錯,使得賈曉玲直接可以實現那份美好藍圖。賈曉玲就開始了她的“為媽媽設計和實現美好人生”的報答之旅,。

笑點密集且自然的劇情,加恰到好處承接情緒的音樂,和大咖雲集——幾乎很多個能叫得出名字的演員,都是能獨當一面的大咖:

比如潘斌龍許君聰馮鞏喬杉等,還有本山集團的幾個知名演員,共同構成了這個電影很高的“好看值”。以至於我看完隔兩天後,就又重刷一遍。

重刷是因為第一遍看到電影最後賈曉琳為媽媽的付出,結果發現是媽媽再次為了配合賈曉玲那顆想報答媽媽的心,而又演了一場戲而已:媽媽為賈曉玲那顆想圓夢的心圓了一場夢。

正因為這樣,劇中有很多細節其實從穿越一開始,就透露出來了媽媽身份。

但因為人物設定,如果不二刷很難體會到那些隱藏的細節想表達的東西,整體也是因為這一點而富有咀嚼回味的價值的。但我看完隱隱的第一感覺是:值得看,很真誠,感情真摯,可是哪裡有點怪。

怪在哪呢,怪在首先劇情的邏輯。從心理學教育學角度看,一個有著如此深愛又寬厚的母親的家庭養育下,沒有智力障礙也沒有學習障礙的賈曉玲,成績是不可能如此差勁的,並且也不可能形成如此低的自我價值感的。

這裡有一個自體心理學的概念

養育者像鏡子一樣對孩子的價值,成績和成就者做出適當的反應,那麼在經年累月的作用下,逐漸就會幫助孩子從“外部肯定”轉為“自我肯定”,從而內化一個很好的客體,讓孩子以自信和高自尊的方式,去向世界展示自己健康的自戀。

而賈曉玲明顯應該並沒有從電影裡的養育者那得到這些,從而執著於“我很胖,也沒有女大十八變“的那些自嘲,尤其是多次強調媽媽對她非常好,做錯什麼都不責怪她,賈曉玲依舊陷入了:“我從未讓媽媽開心過,我要讓媽媽開心。”的執念裡。

這是一個很可憐令人心疼的傻大妞。這反應出劇中賈曉玲所建立的自我形象就是“我一直無能,沒辦法讓父母開心,所以我要固著在改變這個事實裡,從而也證明我的能力”。

這種認為父母在受苦,父母的榮辱系在作為兒女身上,從而產生拯救欲的行為,讓人看了實在很感動又唏噓不已。

這部劇隱藏後的“孝道”思想,雖然不及“二十四孝”中的那些如“臥冰求鯉”,“郭巨埋兒”“老萊娛親”等令人咋舌的故事那麼令人費解,但其實也多少沾了點邊:父母受苦都是為了我,所以我要用盡心力去回報。

很多孩子曾經對這種感覺一點都不陌生,小時候多少都會幾乎聽到父母說過:我和你的沒用的爹或媽不離婚都是為了你,我這麼節省一年買不了幾個自己想要的東西都是為了你,錢難掙屎難吃我努力掙錢都是為了你,都是為了你為了你為了你!言外之意就是你要珍惜要學會報答我。

此處要強調的是絕大部分父母的此類言論都是無意識而非故意說出來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出於潛意識對於孩子長大後需要分離導致的被拋棄感(請看到我滿滿的求生欲)。

之所以強調小時候,因為小時候是人格和三觀建立的黃金時期,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小孩子總會產生很大的困惑感和愧疚感:如果沒有了我,如果我不存在,那麼我的父母是否不必受苦?我讓父母如此不容易且受苦,那是否代表我是壞孩子?

我們就在這種邏輯裡形成了不健康的自戀和低價值感,並且產生了要拯救父母於水火之中的無意思幻想和慾望,這種慾望會盡量說服自己麻木地活在父母的意志裡,或者無奈地活在雖不情願但無能為力去活出自己的痛苦裡。

長大了有了更多見識,就開始明白父母其實也是一個獨立的人。是人就無法像神一樣,必定有著作為人的脆弱,可能會使用一些我們稱為“防禦機制”的東西,來回避和粉飾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從而比較順利地度過那些人生的艱難時刻:

比如拿為孩子不離婚來說,本質是因為他們無法真正獨立離開不好的婚姻去面對之後生活的反饋,所以打著為孩子的好的光偉正藉口的旗幟,來修飾自己內心的無能和羞恥等;

另外,長大了的孩子開始對內心好的壞的部分進行整合,大部分人也能意識到:

父母的人生其實只能由他們自己負責,因為他們就是一個獨立的人,有能力做出決定,也需要為自己的決定負全部的責任。我們作為子女,只能儘自己的能力來錦上添花,而不是像賈曉玲一樣,搭進去自己的感受和時間,愛情,甚至是青春,甚至一生,來達到拯救父母改變父母命運的目的。

電影最後,我想假設如果我是賈曉玲,在感動之餘,是否也會有一絲質疑:

母親李煥英早就看透了整個故事,她配合著我圓了我整個心願,是否也帶著另一種隱約的犧牲?母親真的如此快樂嗎?

甚至會有一絲挫敗感:所以其實我依舊沒達到讓母親改變命運的目的。因為這個電影結局更蘊含著這樣的意味:“你不管怎麼做,都是永遠報答不了你的父母。”

中國式的父母和子女,偉大之餘總是帶著悲情色彩,濃濃的感情積澱後總帶著犧牲感以及犧牲後的自我感動。它其實很多時候成為了子女無法承受的生命之重,甚至是生命之殤。

比如我曾經聽說過身邊人說類似的事情:因為自己不結婚,父母擔心孩子今後老無所依,所以不惜以自殺來逼迫孩子結婚;因為想離婚,即使家財萬貫,卻因為老父親坐床上拿著不知道從哪弄來的劇毒百草枯痛哭,訴說有錢何用離婚就是人生輸家,但這位父親願意什麼都給他。所以這對夫妻而不得不湊合著過十多年。

如果有一天,中國的父母們能再自私一點點,他們是否能夠有條件有力量,在養育孩子的同時,活出屬於他們的自己的生命的光彩?

如果有一天,父母也能深切意識到人生無常,放棄更多外部的單一的價值標準和外人的眼光,而願意關注生活本身的樣子活在當下,那麼父母和孩子雙方是否都會更快樂幸福一點?

如果有一天,中國的孩子們,在尊重和照料父母的前提下,同時可以沒有愧疚地不再帶著父母的意志輕裝前行,中國整個社會是否會更有活力和光彩?

這部電影是賈玲來紀念在年紀不大就過世的母親,我在看到母女感情之餘,也影影綽綽看到了賈玲的情結和傷痛的部分,電影是這些東西的整體呈現。就如一句話說:“What hurts you makes you。”

記得曾經有個老師說:“怎麼才能做好一個企業?把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怎麼才能養出一個好孩子?還是把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賈玲的這部電影,如果結尾是另一個形式,那我覺得作為這部電影所反映的親子關係和其社會意識形態,會更上一個臺階。那就是李煥英對孩子賈曉玲說:

“賈曉玲,其實媽媽這一輩子並不非要是隻是過得幸福,我做了不少錯誤的決定也走了不少的彎路,但也有我這條路的精彩,我經歷了體驗了我真的覺得很好;”

賈曉玲能對媽媽李煥英說:“媽媽,聽你這樣說我很放心,我也決定去體驗我自己的人生,走出一條帶著我自己印記的路。”

END
7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