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家有磨蹭寶寶不用愁,破譯磨蹭原因,提升寶寶行動力

孩子為什麼總是磨磨蹭蹭的?

1、包辦式家庭

孩子吃飯磨蹭,家長就喂孩子吃;孩子的東西亂扔,家長就跟在屁股後面收拾;不願意去洗澡,家長就擰熱毛巾擦身子完事……

這種包辦式的做法,等於是在告訴孩子:這些事情你不做也沒關係,會有人幫你做。如此惡性循環下,孩子就會形成依賴心理,且自主能力很差。

2、單純的不喜歡做某些事

如果你的孩子在做自己感興趣事情的時候雷厲風行,但在你要求他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就極盡“磨洋工”之能事的話,那就說明孩子可能真的不喜歡做某些事情,或者提不起興趣。

家長堅持要孩子去做,而孩子不想做這件事,他就只能選擇拖延或敷衍了。

那麼,怎麼幫孩子糾正拖拉的壞毛病?

幫助孩子做好計劃

如何讓孩子學習不枯燥,學會合理安排時間最重要,所以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做好每日、每週的計劃。

即使不需要準確的按照每天的計劃來,但是能讓孩子大體有一個方向感。

比如將週末的家庭作業,分為星期五的晚上、週六、周天三天來完成,而不是放到一天。

把時間主導權還給孩子

每次與孩子爭執,孩子總會頂嘴說10分鐘還沒到呀!實情是,孩子根本無法定義10分鐘到底有多長,媽媽總以為孩子在耍賴,其實你們是在雞同鴨講。這時,就要把主導權還給孩子,好比說,遇到這種情況,我會說:「那你說說看,你還要幾分鐘?」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幾次之後,他就會了解5分鐘、10分鐘到底是多長。也可以使用定時器,時間一到就會提醒他時間到了。

找到適合孩子的專心方式

每個孩子有不同的“專心風格”,有時候“學習不專心”是孩子的專心風格和讀書方法配合不良所致。

有些孩子需要規矩安靜的學習環境;有些孩子動來動去比較容易專心;有些孩子在早上容易專心;有些孩子傍晚學習效果奇佳。

學習是個性化的過程。如果孩子透過聽覺吸收信息的效果比較好,父母就仔細講述或用關鍵詞口訣協助他學習;做功課時,提醒他將題目念出來。

家長越早引導孩子學會管理時間、調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孩子在學習上的優勢也就越強。

給大家分享一套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的讀本《上學就看》系列。

這套書共8冊,適合低年級孩子閱讀,分別對應了孩子學習中很關鍵的問題,比如怎麼去管理自己的時間,怎麼去輕鬆地完成作業。

《誰偷走了我的時間呢》引導孩子合理安排時間,不做“小拖拉”。

《上學原來是這樣的呀》這本書可以幫孩子輕鬆明白上學是怎麼回事。

《寫作業再也難不倒我》告訴孩子,寫作業其實很簡單。

《考試,我不怕》告訴孩子,這樣做,能考出好成績。

一套8冊,價格也不貴,卻能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變成優秀的孩子。

書中通過風趣幽默又充滿想象力的故事,將現實生活加入了適當的童話色彩,把故事講到了孩子心裡去。

閱讀故事的同時,書中還實實在在地提出了很多實用的方法,教孩子該如何管理時間、如何更好地完成作業……

這套上學就看讓孩子學會自我時間管理是從韓國引進的一套課外讀物,可以幫孩子快速適應學校生活、培養好的學習習慣,並從小養成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

8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男人出軌後,心裡還會深愛老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