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緊的磨磨蹭蹭的,你要是上戰場,敵人都衝上來了,你槍都還沒準備好”
這是一個早晨,從平平媽口中發出來的吼叫。平平媽是一個急脾氣,做什麼事情都風風火火,從來不喜歡拖延。但是兒子平平卻恰恰相反,做什麼事情都磨磨蹭蹭,拖拉的嚴重。
怕孩子做事“拖拉”形成壞習慣,拖延症不等於慢性子,3招根治
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
1,孩子時間觀念不強,感覺時間還有很多。
最明顯的就是在假期中,等到最後幾天才發現,還有那麼多作業沒有做。人都是有惰性的,他感覺時間有足夠多的時候就會拖延。因此在做作業的時候,一定不要把時間管理中做作業的時間後置,要做個計劃,利用多少時間,先把作業做完,剩下的都是自己可以支配的時間。
有的孩子為了有更多自由的時間,每天下課都不玩,趕緊把作業做完,這是一個能力訓練,不要指望孩子一下子就能改變,如果設定了一個機制,那麼要堅決地執行下去,要讓孩子知道,只有這樣才能得到他想要的自由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少喝斥催促,而是看到孩子任何一個小小的改變,多給及時的肯定和鼓勵,孩子一定能改變過來的。
2、恐懼失敗
還有一個原因,拖延的事情,往往是自己最害怕做的事情,於是才會下意識的想逃避。而且有時候拖延是被自己對拖延的恐懼給加劇的。當人對自己說我有拖延症,我不行的,我總是最後期限才做完的時候,無形中是給了自己心理暗示和心理壓力。那孩子是不是也是因為害怕失敗才不肯做呢?
那麼,怎麼幫孩子糾正拖拉的壞毛病?
用價值感啟動內驅力
從“他律”到“自律”,孩子自我管理的第一步是:從“要我做”到“我要做”,帶孩子感受自律的成就感。父母不可能像監工一般,隨時看守在孩子身邊。關鍵還要讓孩子們自己確定目標,自己做好規劃,自己完成計劃,感受自律的成就感。一個人的內驅力的形成,是從確定目標,開始行動,獲得老師、同學、家長的認可,進而擁有成就感和價值感,最後才會產生內驅力。
要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
很多孩子總是抱怨寫作業的, 用好時間太長,事實上是學習效率不高的表現。一般情況下,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量會比較合理,如果孩子將全部的心思都用在寫作業上,很快就會完成。
對於寫作業這事,告訴孩子應該優先去做。但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制定出一個明確的時間和期限,這樣孩子做事的時候才會專注,效率才會提升。我們可以給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安排任務,並且逐漸加長時間,培養孩子的耐力,並且引導孩子進行更好的自我控制。
制定時間計劃
現在階段的孩子還沒有養成一種良好的時間觀念,一點時間感沒有,這也是導致孩子做事拖拉的原因之一。我們一定要給孩子樹立起時間觀念,讓孩子明白時間的重要性。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在一些事情上就會經常延時、遲到,對其影響是非常大的。當孩子具備時間觀念時,就可以讓孩子變得利索起來,大程度提高孩子的做事效率。
家長越早引導孩子學會管理時間、調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孩子在學習上的優勢也就越強。
給大家分享一套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的讀本《上學就看》系列。
這套書共8冊,適合低年級孩子閱讀,分別對應了孩子學習中很關鍵的問題,比如怎麼去管理自己的時間,怎麼去輕鬆地完成作業。
《誰偷走了我的時間呢》引導孩子合理安排時間,不做“小拖拉”。
《上學原來是這樣的呀》這本書可以幫孩子輕鬆明白上學是怎麼回事。
《寫作業再也難不倒我》告訴孩子,寫作業其實很簡單。
《考試,我不怕》告訴孩子,這樣做,能考出好成績。
一套8冊,價格也不貴,卻能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變成優秀的孩子。
書中通過風趣幽默又充滿想象力的故事,將現實生活加入了適當的童話色彩,把故事講到了孩子心裡去。
閱讀故事的同時,書中還實實在在地提出了很多實用的方法,教孩子該如何管理時間、如何更好地完成作業……
這套上學就看讓孩子學會自我時間管理是從韓國引進的一套課外讀物,可以幫孩子快速適應學校生活、培養好的學習習慣,並從小養成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