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有“愛拖延”的毛病,比如說不好好吃飯,寫作業的時候拖拖拉拉,這也讓很多父母著實覺得很頭疼。孩子動作慢的表現很容易讓脾氣急躁的父母大動肝火,甚至有動手打孩子的行為發生,以此希望達到催促孩子的目的。但是,事實上家長過激的應對反映通常不會起到有效的干預效果。

媽總是催促孩子“快一點”,會帶來什麼負面影響?

1、父母經常催促,會增加孩子未來的焦慮隱患

父母催促孩子快一點時,往往伴隨著怒吼和指責,這又加大了孩子內心的壓力和焦慮。我們很多父母會擔憂咬指甲的孩子焦慮,但我們卻在以另一種方式增加孩子們的焦慮。難怪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說,對孩子影響最糟糕的媽媽,就是著急的媽媽。

2、父母經常催促,容易養成孩子馬虎、不思考的習慣

小朋友的成長,需要一邊觀察一邊思考,但由於心智的限制,年幼的孩子思考起來會比較慢,也需要更多的時間。雖然慢,卻很有必要。因為會思考的大腦,會越來越擅長思考,這是大腦神經元“用進廢退”的原則。這也是有些孩子擅長思考,而有些孩子不擅長思考的重要原因之一。

3、父母經常催促,還會帶來孩子的習得性無助

年幼的孩子雖然拖拉,但他們是以自己的方式在成長和解決問題。父母頻繁的催促,相當於頻繁地否定孩子,否定孩子的做事方式,可能會帶來孩子的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提出的,簡言之就是放棄努力和嘗試,什麼也不做。

第一步:引導孩子認識時間、管理時間

首先,我們必須瞭解並承認事實:學前兒童的時間觀念發展水平比較低。

時間是什麼?四歲孩子可能會看鐘表但他們並不明白時間是什麼,時間有多麼重要。

作為成年人的我們當然明白鐘錶雖然停了,但是時間不會停止流動。但是孩子不明白,時間這種抽象、肉眼見不到手摸不著的東西。

其次為孩子樹立準時守時的形象

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父母應該要利用自己給孩子帶來的影響,積極主動地引導孩子。

首先,父母要想孩子成為一個準時守時的人,那麼父母自己本身也應該是一個準時守時的人,那麼孩子才會在父母的引導下變得準時守時。父母的言行舉止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著孩子的發展,讓孩子變得更好!

最後,讓孩子學會專注和堅持

對於孩子來說,除了要做到守時準時,還要對時間有概念以外,他們還應該懂得專注和堅持。足夠的專注力能夠讓孩子事半功倍,能夠讓孩子將事情做得更出色。

因此父母可以嚴格對孩子提出要求,比如在某個時間段孩子必須要將自己的作業完成,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繼續玩耍,比如嚴格控制孩子的玩耍時間。只有嚴格把控時間,那麼孩子的專注力才能有所提高,孩子才能變得更好。

家長越早引導孩子學會管理時間、調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孩子在學習上的優勢也就越強。

給大家分享一套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的讀本《上學就看》系列。

這套書共8冊,適合低年級孩子閱讀,分別對應了孩子學習中很關鍵的問題,比如怎麼去管理自己的時間,怎麼去輕鬆地完成作業。

《誰偷走了我的時間呢》引導孩子合理安排時間,不做“小拖拉”。

《上學原來是這樣的呀》這本書可以幫孩子輕鬆明白上學是怎麼回事。

《寫作業再也難不倒我》告訴孩子,寫作業其實很簡單。

《考試,我不怕》告訴孩子,這樣做,能考出好成績。

一套8冊,價格也不貴,卻能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變成優秀的孩子。

書中通過風趣幽默又充滿想象力的故事,將現實生活加入了適當的童話色彩,把故事講到了孩子心裡去。

閱讀故事的同時,書中還實實在在地提出了很多實用的方法,教孩子該如何管理時間、如何更好地完成作業……

這套上學就看讓孩子學會自我時間管理是從韓國引進的一套課外讀物,可以幫孩子快速適應學校生活、培養好的學習習慣,並從小養成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

6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資本市場的勝負大多是因為心態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