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是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
臨床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傷企圖或行為;
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
作為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疾病,哪些年齡好發抑鬱症呢?
有研究顯示,抑鬱症可見於任何年齡階段,好發年齡在20-50歲。
重症抑鬱症的平均發病年齡約為40歲,其中50%的患者在20~50歲之間有過一次發作。
65歲後首次抑鬱發病者較為少見。
因此抑鬱症是學生和上班一族常見的精神疾病。
女性抑鬱症的好發年齡為35~50歲,不少女性生孩子以後或更年期均是發生抑鬱症的“活躍期”。
更年期也是較易發生抑鬱症的年齡階段。在醫學上一般把女性45~55歲、男性50~60歲這個年齡階段,稱之為更年期。
這個階段在人的生理上變化較大,抵抗疾病的免疫功能降低,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功能逐漸衰退,激素水平降低,常常帶來一系列的軀體疾病和情緒變化,同時還承受著來自工作、學習、家庭、婚姻以及社會各方面的壓力,因而在心理上也有著明顯的變化。
兒童也會患抑鬱症。有調查發現,有4%以上的兒童患有抑鬱症,但年較小的兒童患抑鬱症痊癒要比年較大的兒童快。
跟青少年和成年群體中女性普遍易患抑鬱症的情況不同,在7~12歲的年齡段中男孩患抑鬱症的概率要比女孩高。
雖然大多數抑鬱症患者在青壯年期首次發作,但是因為許多老年人有失去親人、患病、退休或孤獨的經歷,所以老年期抑鬱症往往會使生活更加困難。
不難看出,抑鬱症的發生是不分年齡的,誰都可能會患抑鬱症,同時要注意的是,抑鬱症雖然很常見,但是如果放任不管,毫不在乎,是極其危險的。
因為如果不及時發現和治療抑鬱症,病情有可能會加重,甚至會導致患者自殘自傷輕生,因此要引起重視。如有需要,可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