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畫師在學習繪畫的時候應該都聽說過,要想要整個作品的畫面達到最好的效果,就一定要在收尾的階段對畫面的細節進行調整。我相信這個話大家應該在整個繪畫學習的過程中聽過很多遍,但是,至於應該從哪些方面去進行調整,卻並不是每一個畫師都清楚明白的。
線稿優化
線稿優化是一個很基礎的操作了,但是有很多畫師在上色的時候都容易忽視線稿的存在,會產生:反正都要被顏色覆蓋,線稿差異點也沒關係的心理。但其實,線稿的細節處理會對畫面完成度有很大的幫助,這是確保整個畫面準確性的重要環節。
1:線稿的粗細
利用線條的粗細的差別,可以很容易區分畫面中哪些是輪廓,哪些是內部結構。一般情況下,在形體的外輪廓、結構間的交匯處、以及會形成明顯投影的位置,線條會相對粗、內部的一般結構線條則會相對細。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單一線條的粗細變化要合乎形體特徵、光影特徵,只有這樣才不會顯得突兀。
2:線稿的色彩
說到線稿的色彩,大部分人都會下意識的認為,線稿就用黑色的就可以了呀,其實,在一些適當的時候,也可以選擇其他顏色來創作線稿。
單一的黑色線稿固然有其不可取代的優點,那就是可以很好的反映線條粗細效果,沒有其他的干擾項。
但是到了上色刻畫的後期,這種單一黑色的線稿,也會有一定的缺點展現。大家就會發現單一顏色的線稿與整體畫面色彩的融合程度並不高,有些地方甚至會看起來比較突兀。
因為線稿的黑色與後期所要上色的顏色沒有直接的聯繫,此時線稿的存在會顯得有些突兀。
那麼,面對這種問題可以如何解決呢?
大家可以先將已經完成的線稿圖層,複製一層,這一步是為了保留副本以免損壞,然後在其上方新建“蒙板圖層”;然後用畫筆工具選擇你所需要的顏色,直接在“蒙板圖層”開始塗抹就可以啦。
另外很多朋友在上色前都會直接把線稿勾的很精細,直接作為“最終版”;但實際上線稿的處理還遠遠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