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溫經典動畫片《櫻桃小丸子》,裡面經常出現的一幕場景引起了我的注意:每天清晨,媽媽為了叫醒賴床的小丸子,總是粗暴的進入小丸子的房間,“唰”的一聲拉開房間窗簾,然後大聲地呵斥睡眼惺忪的小丸子趕快起床……
很多人看到這一幕,都會由衷地說出兩個字:“真實”。
的確,這一幕充滿生活化的場景在很多家庭中已經司空見慣——孩子賴床,父母不得不拿出強硬的態度讓孩子起床,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在沒學心理學之前,我或許會像大部分人一樣,在看到這幕場景後一笑而過,可是在學習心理學之後,這幕場景中潛藏的問題卻讓我隱隱憂心,我曾經也像櫻桃小丸子一樣,在清晨的朦朧中聽到父母大聲地敲自己房間的門,然後看著父母走進房間,毫不留情地拉開窗簾,窗外的光線刺的我眼睛生疼。
當時的我年幼無知,只感覺父母這樣的叫醒方式讓自己很不舒服——我經常會因為這樣粗暴的叫醒方式而從睡夢中驚醒,然後心驚肉跳久久不能平復……
後來,在大學的一堂心理學講座上,我偶然在老師的口中聽到了與我上述經歷相似的描述,原來這種粗暴的叫醒方式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做暴力喚醒。
所謂的暴力喚醒,指的是採取突然的、粗暴的、使聲音和光線等環境要素髮生突然變化的方式,使睡眠中的人脫離睡眠狀態的行為。顧名思義,這樣粗暴的喚醒方式會給睡眠方造成不小的心理傷害,尤其是心智發育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
暴力喚醒,“起床氣”的罪魁禍首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起床氣”實質上是一種安全感缺失後的應激表現:
每個人都需要一定的安全感和邊界感,從而獲得“我在某個範圍和程度內很安全”的心理感受,當人們的安全感和邊界感被剝奪,人們的精神就容易產生緊張和焦慮,進而產生煩躁、易怒、低落等應激行為和表現。
睡眠就是人們獲得和感受安全感的一種基本方式,如果人們在睡眠中被毫無防備的粗暴叫醒,就會突然喪失最基本的安全感,進而產生焦慮抑鬱或者煩躁易怒等應激表現,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起床氣”。
雖然“起床氣”只是一時的,但是因為暴力喚醒而帶來的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卻會在潛意識中留下痕跡,伴隨人們一整天。一日之際在於晨,誰都不想在負能量中度過自己的一天。
暴力喚醒,神經衰弱的導火線
機器從停止狀態切換到啟動狀態需要一定的預熱時間,如果直接粗暴地啟動機器,那麼機器內部的各零件就沒有時間相互磨合,長此以往,機器的壽命將會大打折扣。
同理,人的大腦就好比一臺機器,人們在睡眠時,大腦便處於休息狀態,此時如果被暴力喚醒,大腦不得不在瞬間從休眠狀態切換到運行狀態,大腦中的神經中樞和神經元等“零部件”尚未進行磨合便要開始運轉工作。
這樣突然強迫大腦運行的方式很容易造成睡眠者的神經衰弱,有心理學研究表明,經常被暴力喚醒的人,更容易對各種微弱的聲音和變化的光線敏感,也更容易患上失眠症、躁鬱症、抑鬱症等類神經衰弱病症。
暴力喚醒,智商和記憶力的潛在殺手
除了神經衰弱,未成年人智商和記憶力的高低也與是否經歷過暴力喚醒呈相關關係。醫學研究表明,暴力喚醒強制將大腦從休眠狀態中啟動,這一過程不但會傷害大腦中的神經系統,還會對人們大腦內的海馬體產生一定的影響。
眾所周知,海馬體是人們大腦中的記憶“零部件”。
對於未成年人來說,由於海馬體的發育尚未完全成熟,因此暴力喚醒對未成年人大腦的海馬體傷害更甚,進而在短期內導致未成年人記憶力下降、睡眠質量變差等狀況,長期來看,經常被暴力喚醒的未成年人智商水平稍低於未遭受暴力喚醒的未成年人,雖然差異並不顯著。
如何避免這種隱形的“家庭暴力”
提到家庭暴力,人們首先會想到家人之間的大打出手或是惡語相向,可是許多隱形的“家庭暴力”卻常被人們所忽視。
就像本文提到的父母對孩子的暴力喚醒行為,儘管父母的本意並非想要傷害孩子,而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避免上學遲到,殊不知這樣過於粗暴的叫醒方式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精神狀態和記憶力水平。
其實,叫醒賴床熊孩子的方式有很多,只要稍加註意,就可以避免暴力喚醒給孩子帶來的精神傷害。
柔聲細語,循序漸進:
避免暴力喚醒,並不是放任孩子一直賴床,而是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喚醒睡眠中的孩子。
比如在進入孩子房間前先輕聲敲門而不是直接開門進入、打開窗簾時緩慢打開而不是突然拉開、輕拍輕撫孩子代替粗暴搖晃等等,讓孩子有一個從睡眠階段過渡到起床階段的“緩衝期”。
舒緩音樂,代替鬧鈴:
起床鬧鐘一直被認為是“死亡鈴聲”,尖銳刺耳的鬧鐘其實是暴力喚醒的另一種表現方式,被鬧鈴吵醒的人也同樣遭受著心驚、心悸、緊張焦慮等情緒。
因此,為了避免被鬧鈴暴力喚醒,可以將鬧鈴替換為較為柔和舒緩的音樂聲,聲音可以由低至高逐漸加強,從而達到起床鈴聲的效果。
制定計劃,規律作息:
上述兩種方法是從家長的角度來解決暴力喚醒的問題,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清晨賴床可能是由於睡眠不足導致,因此,父母除了注意避免暴力喚醒,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較為可行的作息時間表,並監督孩子遵守規定,從源頭上解決孩子因睡眠不足而賴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