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都要用語言與別人溝通,通過語言互相傳遞和交換彼此的信息。雖然講話誰都會,但能否通過簡短的對話便達到你想要的目的,其實是有講究的,會說話也是一門學問。
給大家講一個真實案例,便可以意識到說話的技巧到底有多重要。曾經在大學時期,有一個室友做了一件事,看似很普通的對話,可後來才明白這其中竟然蘊含了一個心理學原理:拆屋效應。
這個效應如果學會了,那麼以後可能沒有人可以拒絕你。這個拆屋效應還曾經被魯迅在演講中提起過,我們先來看看這個真實案例,再來了解魯迅對拆屋效應的分析。
大學三年級的一天,阿蕁說肚子有點餓,想去買份飯。一旁的小飛聽見了,立馬說:“阿蕁,能否請你也幫我帶一份?我想吃校門口的那家老盒飯。”
阿蕁想了想,宿舍距離校門口的那家盒飯店似乎有點遠,就算騎單車也得十五分鐘,太麻煩了,於是便委婉地拒絕了小飛的請求。
小飛看阿蕁馬上就要出發了,便連忙補充了一句:“要不這樣吧阿蕁,我不吃老盒飯了,隨便幫我到食堂帶一份蒸餃就行,謝謝啦!”阿蕁一聽,立刻同意了小飛的請求,答應給她帶一份午飯,小飛很高興地笑了起來。
阿蕁事後一想,自己莫不是中了小飛的圈套,如若小飛最初就提出要吃食堂的蒸餃,那麼阿蕁可能會還考慮一會,畢竟蒸餃的等待時間也很長。可小飛在提出第一個請求就被阿蕁拒絕了之後,阿蕁便不好意思再次拒絕了,只能立刻答應她。
這就是心理學中典型的拆屋效應,和閉門羹原理相似。它的含義是先提出一個看似很難辦到或者不太合理的要求,而後再提出一個相對容易且合理的請求,這個時候第二次提出的請求就很容易被接受。
因為人們在拒絕了第一個請求之後,心中會有歉疚和不好意思的心態,於是在面對別人第二次提出相對合理的請求時,便會立馬同意,以彌補拒絕別人的歉疚心理。
所以,懂得拆屋效應對話原理的人,通常會把真實的目的意圖藏在第二次請求中,第一個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只是一個煙霧彈,目的就是讓別人拒絕而產生愧疚心理,從而為第二個請求做鋪墊。
那麼有人可能會感到疑惑,這個原理和它的學名拆屋效應中的“拆屋”到底有什麼關係?關於這個問題,魯迅曾給出過十分清楚的解釋。魯迅曾在1927年發表的《無聲的中國》裡表述過這樣一段話:
意思就是,人們在生活中非常注重調和與折中,如果你最初提出的要求看似非常難辦甚至有些荒謬,那麼你第二個提出的相對合理的請求就會很容易被其他人認可接受。這個心理學原理也正是因為魯迅的拆屋和開窗案例才以拆屋效應命名,形象而生動,令人印象深刻。
正所謂求上而得中,魯迅先生所講的道理還真是具有實際性和前瞻性,至今想來依然讓人佩服。通過拆屋效應,我們可以獲得一些啟發。當你有求於別人或者想提出建議時,不妨先在腦中思考一番,如何講出這句話才能更容易被接受。想要開窗,就先說拆屋,想要24色蠟筆,就先說想買36色的。
諸如此類,把自己的真實想法放在第二位,把容易被拒絕的想法放在第一位說,這樣一來便可以輕輕鬆鬆讓別人無法拒絕你的請求。
#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