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本文章節:

1、心理學上如何看待叛逆期?

2、第一個叛逆期對孩子的影響

3、如果孩子沒有叛逆期,反而要警惕!

4、正常叛逆期與創傷被激活的區別

5、叛逆期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的危害

6、如何讓孩子順利度過叛逆期?

父母們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孩子在2歲左右的時候,脾氣很拗,你叫他往東,他偏往西;當孩子到了小學高年級和初中的青春期,更不得了,總是跟父母對著幹,動不動就吵架或者冷戰,讓父母很頭疼。

上述所說的就是孩子的叛逆期,我們今天從多學科診療(MDT)角度對叛逆期進行深度解讀。

01、心理學上如何看待叛逆期?

心理學家們對叛逆期有不同看法,有的學者認為人的一生有3個叛逆期,有的這認為有2個,後面這個觀點更加主流。其中,第一個叛逆期是2到3歲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了。第二個是10到12歲,也就是青春期出現的叛逆期,孩子的自我意識變得更加強烈。

孩子越來越意識到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思想和認知,有選擇的權利。所以心理發展角度來說,孩子出現了叛逆期其實是一件好事,這是心理成長的重要標誌,說明他們的心理發展比較健康。

02、第一個叛逆期對孩子的影響

現在越來越多父母意識到,孩子的青春叛逆期(10到12歲的那個)到來時,意味著他們有反抗能力了,往往身材也跟父母不相上下了。所以很多父母不敢再強硬地管束孩子,至少不敢打了,有時候想管也管不住,只好作罷。

可是對於孩子2到3歲這個“叛逆期”,很多父母會忽視,認為“這麼小的孩子懂什麼”、“孩子這麼小能記住什麼”,繼續強加管束,忽視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感受。

孩子這時也沒多大反抗能力,表達能力又不好,父母一施壓,沒有人引導他們及時釋放負性情緒,就很容易形成疊加性心理創傷。

比如,我們接診過的患者劉可,她在1歲左右跟著媽媽坐火車,座位對面有一位小男孩。劉可媽媽讓她與男孩說說話、一起玩,但她不願意。

媽媽非常生氣,可能覺得很失禮、沒面子,馬上拉長了臉。媽媽的表情讓劉可非常害怕,“我感覺她要打我”。

類似的事件在劉可幼兒時發生過多次,媽媽不經意的行為對她造成了疊加性心理創傷,後來她跟媽媽交流時就忍不住害怕,在學校被欺負也不願跟父母說。

顯然,劉可那時已經有自主意識了,她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願總是按照大人說的去做,但她母親忽視了,孩子“不聽話”她就生氣、黑臉,對女兒造成了心理傷害。

除了劉可外,我們在深度催眠下發現,不少抑鬱症、雙相障礙患者在嬰幼兒時期都遭受過疊加性心理創傷,尤其是2到3歲的特別多。

因為他們進入了第一個叛逆期,與父母的矛盾增多,但父母沒有科學應對,對孩子的情緒、性格、抗壓能力、親子關係都造成了深遠的負面影響。當然,有的父母在孩子幼小時還會過度誇獎,導致孩子形成了病理性正性情緒體驗。

這是很多孩子長大後罹患精神心理障礙的重要原因,或者說其中一部分病根。所以,父母不能只知道青春叛逆期,也要意識到孩子第一叛逆期的出現,並學習科學的引導方式。

而且這個時期孩子還很小,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更多,心理上與父母更親密,又還沒有太多固化的行為和認知,所以父母正確的教育方式能起到很大的積極作用,以後孩子成長更順利,家長也更省心。

03、如果孩子沒有叛逆期,反而要警惕!

可有的父母說,我孩子好像沒有明顯的叛逆期啊!如果是這樣的話,有可能是父母掌握了科學的家庭教育方式,屬於理想的父母,懂得隨著孩子的成長而改變對待孩子的方式,親子之間依然融洽。

但更有可能是,因為父母強硬的批評、打壓,所以孩子在叛逆期時刻意隱藏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表面上順從父母,但心裡其實很壓抑。這會帶來3方面的心理隱患:

第1方面的隱患,孩子的自我意識非常薄弱,尤其是在第一個叛逆期被父母打壓後,第二個叛逆期的到來也比較遲緩,影響到心理健康。現在很多人說的“媽寶男”、“媽寶女”,幾乎做什麼都要依靠父母,沒有主見,甚至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這樣的人很難適應社會,也容易受到別人欺凌;

第2種隱患,孩子故意在父母前隱藏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想法,表現得很聽話,但父母不在身邊時,他們非常叛逆,有的在學校裡甚至是“小霸王”、“小太妹”,欺負弱小,把對父母的不滿和憤怒釋放到別人身上,甚至可能走上暴力犯罪的道路;

第3種隱患,孩子長期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看起來懂事、乖巧,但心裡其實很痛苦,如果強烈的負性情緒不斷累積,就很容易罹患抑鬱症,而且是“微笑型抑鬱症”,可能連父母都發現不了。當他們痛苦到一定程度時,可能會突然偷偷自殺,釀成悲劇。

04、正常叛逆期與創傷被激活的區別

是不是隻要孩子跟父母對著幹,就是叛逆期?並不是這樣。父母要學會區分正常的叛逆期和孩子的激越狀態。

什麼是激越狀態?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指責、批評、打罵、說話不算數,對孩子造成了疊加性心理創傷的話,當父母的言行舉止激活了孩子的心理創傷,孩子往往會非常激動,對父母破口大罵,甚至砸人毀物。

這就是激越狀態。父母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叛逆,以為孩子長大就好了。這會導致父母錯失修復孩子的心理創傷,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機會,孩子以後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甚至精神障礙。

以第二個叛逆期為例,那麼該怎麼區分孩子是正常的叛逆期,還是創傷被激活後的激越狀態?

1.看出現的時間:正常的叛逆期出現在10-12歲,但現在互聯網時代,孩子接觸的信息很多,叛逆期提前一兩年出現很正常。但如果提前3年以上出現,或者明顯延遲出現,那就要小心了,這很可能不是叛逆期;

2. 看持續的時間:如果孩子的“叛逆”表現持續時間很長,比如15歲、甚至20歲了還經常跟父母對著幹,有的心理學學者認為這是叛逆期延遲,其實不是,而是孩子的心理創傷不斷被激活,甚至不斷增加;

此外,還要看孩子每一次發作的持續時間。如果是正常叛逆期,孩子跟父母的衝突和慪氣一般不會超過一週,最多幾天,甚至幾個小時就好了。那如果超過1周甚至更久,就往往不是叛逆期,而是激越狀態;

3. 看情緒和行為的異常程度。正常的叛逆期出現時,孩子仍然是有理性的,行為不會走極端。如果孩子在家砸東西、打人、歇斯底里地大吼大叫,那基本可以確定這是激越狀態。

4.看社會功能是否受損:如果孩子出現嚴重的學習障礙,學習成績大幅下滑,甚至沒法上學,就不是叛逆期。

05、叛逆期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哪些危害?

很多父母發現孩子叛逆時,認為“不打不成器”,“不能反了天了”,用強硬手段進行打壓,要求孩子聽話。其實這會對孩子造成疊加性心理創傷,以後出現情緒障礙的風險驟然增大。

我們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很多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強迫症青少年,他們的心理問題最早出現在幼兒時期,主要就是父母的不當教育方式留下了病根。

而且,因為父母的簡單粗暴教育,這些孩子內心壓抑,容易逐漸出現人格改變,變得敏感多疑、膽小怕事、追求完美,形成討好型人格、偏執型人格或者強迫性人格。他們容易跟老師、同學發生衝突,或者被人欺負,人際關係出現問題。如果遭受到嚴重校園暴力的話,還可能罹患創傷後應激障礙,或者複雜性的創傷後應激障礙;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順利渡過叛逆期?簡單一句話:爭取成為孩子理想中的父母。

1. 父母要掌握高效的科學精神心理學知識,武裝自己的大腦;

2. 父母要與時俱進,隨著孩子的成長,不斷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和想法等;

3. 父母利用良性溝通三部曲:共情、傾聽、積極引導,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父母之間的關係也要保持和諧,孩子生活在溫馨的家庭氛圍,心身才會更健康;

4. 父母要從小教會孩子作出選擇:父母跟孩子一起分析不同選擇的利弊,當最壞的結果仍然在父母的承受範圍內的話,最好把最終決定權交給孩子,並引導他學會承擔相應的責任和後果,而不是強迫孩子去做。這樣孩子會變得更理性,避免遇到挫折就情緒化,並把責任都歸咎於別人。

參考文獻:

1、沈漁邨精神病學第6版,主編陸林

2、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編著

9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回顧大爺相親,聽見大媽要求感覺太過分:現在幹不了了就想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