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接這一單,也是五一剛剛過的時候。

那天早上,剛剛把導師送去機場,依依惜別,大洋彼岸,下次相逢不知又是何時。以為老頭揮一揮衣袖,不會帶走一片雲彩。誰知道,剛通了關,短信鈴聲就響了起來。

“學到的知識要去運用!不要懶!今天可能就會有實戰!別慫!”老頭那張溝壑縱橫的臉躍然眼前,讓我不禁打了一個寒顫。都要上飛機了,還不忘遠程操控。

正猶豫今天要不要再休息一天,剛剛打算放飛自我,緊接著急促的電話鈴無情的打碎了最後的僥倖。老頭從不打妄語,該來的總是要來的。

由於長期本著開單隨緣,諮詢隨緣的不上進心理,讓老頭氣的牙癢癢。最終決定給我下劑猛藥,轉介過來一單臨終回溯。

我自幼膽小,雖然這種至尊VIP大單對很多諮詢師來說,可遇不可求,但那時候,我每個毛孔都散發著想拒絕的氣息。畢竟,人對於死亡有著天生的排斥。但是,想到老頭那種死亡凝視,最終還是決定活在當下比較現實。

不同於傳統的來訪者,這一單是個上門服務。

按約來到腫瘤醫院。劉爺爺在一個單間,窗外的柳絮飛舞,一陣風過,法國梧桐樹上的飛毛到處亂竄。讓原本就有些過敏的我,更是噴嚏連天。初次見面,就讓我好不尷尬。好在我是諮詢師,有著很多專業技術手段及時調整身心狀態。

劉爺爺躺在病床上,臉上佈滿了老年斑。深凹的顴骨上一雙憂慮又夾雜著疲憊的眼睛,上下打量著我,好像在說,這傢伙是不是靠譜?

“你坐,小陳,倒茶。”

我望向他嘴裡的小陳,已是白髮蒼蒼。“我這個老伴,都要死了,還不要人省心,麻煩你走一趟了。”陳阿姨小聲的絮叨著。顫巍巍的舉起開水瓶,要倒茶。

“你出去,要回避!”劉爺爺看阿姨倒完了茶,命令般的說道。

劉阿姨“哐當”一下放下水瓶,有點賭氣又有點受傷。頭也不回的離開了病房。

我走到劉爺爺旁邊,顯然,他對陳阿姨的表現有些不高興。

“小張,不針對你啊。她就這個德性。幾十年了,我都快死了,都不給我好過。”

“陳爺爺,有什麼我可以幫您嗎?”

“我不開心。看到這些人就討厭。除了我兒子,其他人都盼著我早點死!你知道我兒子為什麼不希望我死,因為我退休金高,他可以啃老!”爺爺陰鬱的說道。“我都肺癌晚期了,就想最後時光開開心心的。現在都煩死了!看到這些人就煩!”說著,爺爺劇烈的咳嗽起來。

安撫好他的情緒,我開始給他做催眠測試。

病房安靜的有些可怕,伴隨著音樂的進行,陳爺爺慢慢閉上了眼睛。

其實,我很不喜歡臨終回溯這個詞。卻又想不到一個更合適的詞去描述這項服務。他的服務對象一般是確診重大疾病,進入生命倒計時的人群。但是這類人群必須具備有自主意識,能夠溝通交流,身體狀態越好的時候進行干預效果肯定比最後時候好,能夠很大程度的提升最後的生存質量。這也是這項業務自展開以來一直火爆的原因。

但可惜的是,很多人誤認為臨終回溯是在彌留階段進行,耽誤了大把時光,也影響了最終效果。其實在人確診大病到最後死亡慢的有好幾年,快的也有幾周時間。這段時間,及時心理介入,對改善生存質量真的很有幫助。

通過對陳爺爺近四個小時的心理干預和回溯。幫助陳爺爺修復了認知上的創傷。誰也沒有想到,陳爺爺對家人指責抱怨的背後隱藏的是深深的自責。

陳爺爺早年參加國防建設,因為保密需要,離開家整整四年。在這四年中,他們的一個孩子高燒延誤治療,最後離世。他的岳母因為受不了打擊,精神恍惚,出了事故,長時間癱瘓。妻子一個人承受著生活的重擔。雖然四年後,他回來了,工作生活也迴歸了正常。但是夫妻關係再也回不到從前。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家庭又回到了表明的平靜,但內裡卻暗潮洶湧。一邊是事業,一邊是家庭,陳爺爺既無奈又內疚,久而久之,在互相試探底線後竟不知道如何交流,最終用男人的強勢和暴躁掩藏了自己一顆極度渴望溫暖的內心。

好在,經過回溯,陳爺爺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主動的與劉阿姨進行了和解。當他們二人抱頭痛哭的時候,他們的兒子,小陳站在病房門口,久久沒有進來。

返程,陳爺爺非要讓小陳送我。通過一路的交流,我發現,和我的判斷一致,小陳,確切的說是小陳總,是個年輕有為事業有成的IT精英。絕不是爸爸嘴裡的啃老一族。小陳總也說,一輩子,一毛錢沒看到老爺子的,背了一輩子惦記他錢財的黑鍋。三言兩語談笑間,卻能深刻感受到兒子對父親的愛。只是曾經,這份愛一直被錯誤接收,真的可惜。

九個月以後的某個日落。收到一條短信。

“張老師,我爸爸於今天傍晚4點47分離開我們了。非常的安詳。他聽從了你的建議,與我進行了一次深談。這次深談,讓我理解了爸爸這些年的作為和當初的選擇。這次深談,也給了我前行的力量。爸爸說,在那次回溯催眠中,他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畫面。雖然最終他並沒有告訴我,那些畫面是什麼,但是最後他在我們的愛中平靜又安詳的離開,我想一定是幸福的畫面吧。彌留之際,爸爸特別交代我向您告別,感謝您做了這麼有意義的事情。希望您繼續做下去。祝好!”

霞光在我的眼前突然變的模糊。

我打開手機,“老頭,我的第一單臨終回溯徹底結束了。”

幾乎第一時間,手機傳來一條訊息:“別人的故事,自己的人生,星辰大海,勇往直前。”

-----------------------------------------------------------------------------------

諮詢師感悟:臨終回溯是一種尊嚴療法。目前在我國開展還不普遍。選取這個案例分享,不僅是因為這是我第一個臨終回溯的諮詢,印象深刻。更因為在當今中國,大病患者是龐大的心理問題高發人群,但是更多時候我們關注軀體疾病的治療而忽視了這部分人群的心理健康。及時的心理介入不僅可以幫助他們提升生命晚期的生存質量,同時,在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下,可以更坦然的面對未知和死亡,心理諮詢師用專業的方法幫助他們梳理一生,實現回憶,告別與饋贈。在日常的諮詢中,我們可喜的看到,選擇大病中晚期心理干預的人群越來越多,也可喜於人們觀念的變化。

7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2 萬美元對 BTC 的“極端需求”創造了新的支撐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