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導語:兒時生活在鄉下野外的小夥伴們,一定經常去田地裡玩,有時候在靠近觀察植物時,我們可能會看見果子或者葉片周圍有白色的泡沫,呈現團狀,有好奇的小朋友就想一探究竟,然而,他們興高采烈摘下果子拿回家後,卻被父母痛斥,還把勝利果實扔了出去,其中到底存在什麼隱情呢?

在鄉下,一些老人會告誡孩子,這些類似口水的白色泡沫是蛇吐的口水,多出現在蛇莓的葉片上,這些被稱作蛇莓的植物生長較矮,傳言蛇從附近經過,這種就會生長出來,實際上並沒有科學依據,也和蛇毫無關係,這只是一種野生漿果罷了。

事實上,孩子們恐懼的並不是這些類似口水的泡沫,而是爬行動物蛇類,從小時候開始,我們時常會看一些科普書籍,看到裡面關於自然界各種動物的介紹,也會看到電視紀錄片動物世界裡面描繪的景象,一些蛇類是有毒的,很多人為此丟掉了性命。

因此,一些人對蛇形成了一種刻板印象,也有著來自骨子裡的恐懼,不僅是因為它有毒,更是因為它的外觀,會給人的心理和視覺帶來猛烈衝擊,讓人感覺很噁心和恐懼。這種恐懼,讓我們避而遠之和退避三舍,而對於未經世事的孩童來說,只要家長給予一定的言語刺激,就能讓他們乖乖聽話。

很多人都聽說蛇會流口水,因而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些白色密集泡沫就是蛇的口水,實際上恰恰相反,這些東西並不是蛇製造出來的,罪魁禍首另有其它——沫蟬

這是一類小昆蟲的統稱,大約有2000多種,即使是在它們成年後,體長也不過1公分,任何生物都有母性的光輝,為保護自己的後代,沫蟬形成了一種特殊的保護機制,在產卵過後,沫蟬的腹部末端的腺體會分泌一種黏液,成年蟲類排出的氣體會形成泡泡,也就是我們所看到的“蛇的口水”。

這種泡沫的主要成分也很簡單,主要是水、黏蛋白以及無機鹽等成分。泡沫位置的不同,也導致它保留時間的長短有所不同。如果蟲子將泡沫放在植物葉片上,保留的時間會很長,否則,將幼蟲取出後,就會乾燥,從而被搬運工螞蟻給吃掉。

不管這種泡沫是不是蛇吐出來的口水,家長讓孩子避而遠之總歸是對的。很多泡沫蟬都屬於害蟲,會導致農作物形成菱形斑點,從而枯黃,無法進行光合作用

那麼父母和老人說的究竟有沒有一定科學依據,蛇到底會不會吐口水呢?對於人類而言,吐口水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然而對於動物來說,需要很多肌肉群的配合才能完成這個動作。

首先,要將蛇自身的口水彙集起來,將液體聚於口腔正中的位置,口腔與舌頭此時就需要進行配合,從而形成一條狹窄的通道,進行口腔收縮,從而方便氣流集中從口腔吹出,最後一步就是呼吸肌的爆發性動作,將肺部的空氣高速排出,通過口腔部位形成狹管效應,將口水像子彈一樣送出去。

在有毒的蛇吐出汁液時,我們更應該注意避開要害處,比如眼睛,否則就會增加失明風險,造成短暫性失明。

正常情況下,無論是誰,看見那種白色泡沫,都會選擇下意識地遠離,因為從視覺上來看,也確實有一種噁心的感覺,何況還是不明液體,更不會選擇靠近,而且這種汁液也會對農作物和植物造成損害,蟲子吸食植物根莖的汁液後,植物也會迅速地枯萎,從而無法繼續生長。

雖然這些東西在我們童年留下了一定的陰影,但也伴隨著我們的成長,不僅是珍貴的記憶,也是我們增長自身知識的一個門檻和臺階,是從無知到充實自己的過程,讓我們靠近科學,走近生活,也讓樸實無華的生活更加豐滿。

總結:自然界還有很多我們沒有涉獵到的領域,同樣也存在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奧秘,這不僅需要我們仔細觀察,也需要與時俱進的科學技術,我們不能落後於時代,也不能落後於生物發展的速度,也許在不久之後,我們就能開發出保護農作物鏈狀機制,同時也能在不破壞生態平衡的情況下根治這些害蟲。

7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高三了,但是越來越控制不住自己在家玩手機了怎麼辦?